![]()
|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路径研究
作 者:牛京京
(天津天狮学院,天津 301700)
大
中
小
摘 要: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其思想精辟、内涵丰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奋斗的理想信念和光辉历程。理想信念教育能够为大学生指引未来的方向,有利于其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实现个人理想价值。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和网络新媒体途径着手,探索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路径
2021年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伟大革命事业的精神动力,也是全党全社会继往开来、砥砺奋斗的精神力量。高校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阵地,应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将之融入到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之中,培养一批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大学生,引导其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贡献力量。
一、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
任何一种精神的形成都有着其深刻的根源,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为民族复兴大业艰苦卓绝、奋斗百年的创业史。习近平总书记仅用短短32个字便将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凝练,其内涵丰富、意义深远。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使命的初心和使命的集中体现,其内涵层层递进,对于大学理想信念教育和人生未来发展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政治信仰和崇高的理想信念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在革命的各个时期,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内在动力。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和腥风血雨的革命之期,特殊的时代背景决定了其要承担民族复兴大任的使命。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以民族复兴为使命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所在。"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顽强的革命意志的特征,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性和斗争性的本色。 面对不同时期的种种困难和挑战,我们党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在斗争中诞生而后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在困境和风险挑战中毅然崛起,凭借这种顽强的意志,冲破重重障碍,增强斗争本领,以奋斗赢取征程,推动中华民族复兴大业。"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无论面对何种境况,都竭尽全力拼搏,始终不渝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守人民立场的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我们党之所以能一路披荆斩棘取得胜利,靠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忠诚和党依靠人民、不负人民的默契以及党与人民紧紧相连的血脉。这同样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事业永葆生命力的坚实保障。
高校应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学生为本,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基本任务,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教导大学生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力量,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把个人理想与家国梦想结合起来,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之中。
二、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加强自身建设的精神之源,它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为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学生思想价值引领和培育时代新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伟大建党精神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一方面,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先进的理论思想,凝结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品质,将之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能够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为大学生提供正确的理想价值引领,进而指引大学生夯实基础文化知识,提高思想水平、道德修养和实践能力,成长为吃苦耐劳、砥砺奋斗的时代新人。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中,无数革命先烈为民族利益前仆后继、舍生忘死,这些英勇事迹是伟大建党精神鲜活的育人资源。这些资源能够为高校课堂教学提供真实案例,对大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增强其对革命精神的认同,坚定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激励大学生继承先辈精神,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不懈奋斗。
三、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伟大建党精神的融入能够注入优秀的育人资源,推进理想信念教育的深入,构建多方位协同育人体系。
(一) 融入课堂教学,牢育人之基
课堂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直接渠道,也是高校育人的重要阵地。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主渠道,其他专业课程是重要补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深入理解教材要义,增强大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与认同;专业课程教师应结合专业特色,深入挖掘与本专业相关的伟大建党精神的育人元素,将之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于潜移默化中教育熏陶学生,牢固育人基础。
(二) 融入实践活动,升育人之效
社会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接触、了解社会的重要渠道。高校可通过革命旧址遗迹、红色研学活动及社会志愿服务等途径,增强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的领悟。比如,高校依托当地革命旧址,合理规划红色研学活动,组织学生参观走访基地,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故事,唤起爱国之心;或者利用假期时间,深入基层开展红色资源为主题的宣讲活动,讲好党的故事,发挥专业特色为人民服务,增强伟大建党精神的影响力,提升育人实效。
(三)融入网络新媒体,拓育人之径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也应紧跟时代潮流,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的优势,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网上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学校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社交平台,宣传党史知识和历史故事、优秀红色影视作品等,进一步对伟大建党精神进行解读,于无形中增进宣传,拓宽伟大建党精神的途径,扩大其传播力。
四、结语
伟大建党精神蕴含丰富的理论和实践育人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新时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应与时俱进,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日常教育之中,引导学生坚定政治立场,从伟大建党精神之中汲取力量,实现个人理想价值,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王婉菲.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西安:西安石油大学,2023.
[2]赵涛.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23.
[3]吕文文.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23.
作者简介:
牛京京(1991-),女,汉族,河南安阳人,天津天狮学院助理政工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