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依托至善文化 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策略
作 者:江幼华
(重庆两江新区金山云翠小学校,重庆 401122)
大
中
小
摘 要:在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道路上,我们不难发现,文化的力量是无形的,却又是深远且持久的。其中,"至善"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以其深厚的内涵和博大的胸怀,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育人智慧和策略。"至善"一词,源自儒家经典《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至善"不仅仅指追求道德上的完善,更涵盖了人格、智慧、情感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家校社协同;教育;育人;"至善"文化
前言
家校社协同育人,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它强调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在育人过程中的相互协作和共同参与,旨在为学生营造一个全面、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在这个过程中,"至善"文化可以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通过弘扬"至善"精神,可以引导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人士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共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支持。
一、至善引领,家校共融
"至善"文化倡导追求卓越的价值观,这一理念在我们家校共融的实践中得到了深入的贯彻与体现。为了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学校不仅建立了公众号平台,还精心打造了"家长学校"功能模块,使之成为家长获取教育资讯、参与家校共学、共进的宝贵平台,引导家长形成科学的育人观念,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例如,家长开放日是家校沟通的重要桥梁,也是我们展示学校教育成果、深化家校了解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在家长开放日这一天,我们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活动,让家长更直观地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我们特别邀请了教育专家进校,为家长们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培训。专家围绕"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等主题,为家长们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指导。家长们纷纷表示,通过专家的讲解和案例分析,他们更加了解了孩子的成长需求和教育方法,也更加明确了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和责任。除了专家培训外,我们还安排了家长参观课堂、与任课教师交流等环节。家长们可以亲自走进课堂,观察孩子的学习状态,与任课教师面对面交流,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和表现。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信任和支持,也促进了家校之间的紧密合作。
二、家校社协同,共筑成长摇篮
在"至善"文化的引领下,金山云翠小学不仅致力于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的教育格局,更积极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模式。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深化家校合作,拓宽教育渠道,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例如,在家长学校中,我们精心策划并定期组织家庭教育讲座,致力于打造一个家长学习、交流和成长的平台。这些讲座的举办不仅吸引了众多教育专家和优秀家长代表的积极参与,更成为了家长们分享教育经验和智慧的宝贵机会。讲座内容涵盖了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和关键领域,从心理健康到学习方法,再到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力求为家长们提供全面而深入的教育指导。专家们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用的方法,向家长们传授了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沟通、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等宝贵经验。家长们纷纷表示,这些讲座不仅让他们学到了实用的教育方法和技巧,更让他们对孩子的成长规律和需求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除了讲座之外,我们还建立了家长学习社群,为家长们提供了一个线上线下的交流分享空间。在社群中,家长们可以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教育心得和困惑,也可以向其他家长和教育专家寻求帮助和建议。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家长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让他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和提升。我们还定期组织家长沙龙、亲子阅读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家长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交流。通过这些活动,我们成功地搭建起了一个家校共育的桥梁,促进了家校之间的紧密合作和共同进步。
三、策略创新,实践探索
"至善"文化倡导追求完善与和谐,这种理念在家校社协同育人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三者之间的紧密合作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能力和素质至关重要。因此,需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创新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以"至善"文化为引领的家校社协同育人理念。这一理念强调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要共同承担责任,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例如,结合学校公众号平台植入的"家庭教育咨询室"实践举措,为家长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个性化的咨询服务。比如,定期在公众号上发布家庭教育指导文章,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通过"家庭教育咨询室"为家长提供面对面的咨询服务,解答他们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这些举措不仅增强了家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也为家长提供了更专业、更系统的家庭教育支持。学校还积极探索社区参与协同育人的新路径。与社区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结束语
总之,在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策略创新的道路上,依托"至善"文化,不断挖掘其深厚的内涵,为教育实践注入新的活力。经过一系列的实践与探索,我们见证了家校社三方合作的巨大潜力和显著成果。只要我们秉持"至善"文化的理念,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家校社之间的紧密合作,就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和谐、更加美好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玥,胡少明.场域视域下家校社协同育人中的"真实教育"[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4,40(05):1-4.DOI:10.16165/j.cnki.22-1096/g4.2024.05.001.
[2]郭仕红.同心同向同行:家校育人的应然选择--学校家校协同育人的校本化实践[J].教育界.2024,(12):146-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