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作 者:王敏丽1 邵 正2 (1、蒙城县逍遥路小学,安徽 亳州 233500 ; 2、蒙城县唐庙初级中学,安徽 亳州 233500)

 摘   要:近几年来,由于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注重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教育。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既要加强对学生的基础训练,又要培养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进而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基于此,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展开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学生发展
引言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我国进入了一个由"知识型"向"素质型"过渡的新时期。小学数学是学生打开数学之门的关键,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注重的不仅是让学生对数学的基础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促进他们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对学生的数学素质进行培养时,教师要从小学数学的基本特征出发,运用先进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小学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为其培养核心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创新训练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算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数字和符号的简单拼凑,更是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反应速度以及观察力的综合体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运算能力的培养。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采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潜能。比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指导学生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这既可以加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也可以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计算技能,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1]。
以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加与减"为例,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加减口算测验,考查学生对加减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了解学生的参与程度及学习动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教具或多媒体的形式来演示加减法的算理,并用具体的实例来解释加减法的步骤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还要注意加减法中的进位、错位等问题,从而使学生对计算的方法有更深的了解和掌握。然后,教师将全班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准备6道算式,每个小组中选6个人参加。每组第一名学生回答完第一个问题,然后再由下一个学生回答下一个问题,最终,那个小组回答的速度最快,回答正确率最高就是获胜组。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又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组织数学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些内容比较抽象,比较难懂,这对学生的数学知识的理解有很大的影响,而且这对他们的核心素养的形成十分不利。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在教学中开展适当的练习,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地参加数学实践,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困难,又可以使他们在适宜的情境当中体验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氛围中,构帮助学生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进而提升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2]。
比如,在教学"认识小数"一课时,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较为抽象,部分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学生对小数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实践活动,降低教学难度,使学生对小数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统计一周内的温度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讨论,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数学教学,不仅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可视化,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对小数有更深地了解,从而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创设生动情境,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在新时期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数学知识,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引入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营造一种生动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猜想和对新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增强他们的思维与探索能力,深化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认识。这样,通过观察、猜想、动手、探究和证明等过程,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例如,教师教学"方向与位置"时,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创造生动的教学环境,使学习变得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例如,当涉及到方位和位置时,教师可以构建一个虚拟的军事演习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体验战场上的布局、兵种之间的协作以及地形对作战行动的影响。随着问题的深入探讨,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这样的探究式学习,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而且也能提高对知识内在联系的理解。
四、利用学生的思考特点,融合数学建模思想
在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中,数学模型是最关键的一环,因此,教师要增强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有效克服传统教学方式中的许多不利因素,突破固定的知识输入结构。从模式推断的观点来看,学生在初期的推理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理解上的难度而出现不全面的结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思维入手,在课堂教学中构建思维学习小组,利用小组学习来促进学生的沟通,发展学生的沟通方式、思维方式。例如,在引导学生解题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归纳法,直接法,列式比较法等。在此基础上,通过适当的分析,创建抽象的数学公式,最终集成为数学模型。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有更清晰的思路,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工作者肩负着更加艰巨的任务,必须将核心素养作为教育的核心,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感受学习数学带来的挑战与成就感,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俊峰.数学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低年级的课堂教学研究 [J].文理导航(下旬).2024(06):55-57.
[2]程吉慧.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J].山东教育.2024(13):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