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技工院校统编历史教材教学模式探究
作 者:孙 宇
(安徽理工技师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技工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技能人才需求的日益增长,技工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历史教育作为技工院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使命,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人文素养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技工院校;历史教材;教学模式
前言
在技工院校历史教育的教学实践中,传统的历史教材和教学模式往往存在内容陈旧、方法单一、缺乏实践性和创新性等问题,难以适应新时代技工教育的发展需求。因此,对技工院校统编历史教材教学模式进行探究,不仅有助于推动历史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更对提升技工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更新教学理念,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在技工院校的历史教学中,更新教学理念、强化学生主体地位是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这一理念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需要认识到,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具有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能力的个体。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应当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积极参与和互动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式,从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1]。
例如,在教授"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形成"这一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首先播放了一段关于史前文明的纪录片,展示了古人的生活场景和文明发展的脉络。学生们被这种直观、生动的展示方式所吸引,纷纷表示对中华文明的起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接下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围绕一个与"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形成"相关的主题进行讨论。比如,一个小组讨论了农业革命对私有制产生和私有观念加强的影响,另一个小组则探讨了私有制如何推动国家形成。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组织了一次角色扮演活动。学生们自愿选择扮演古代君王、官员、士人、农民等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并模拟当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交往。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们亲身体验了古代社会的运作方式和人际关系,加深了对历史的理解。在课堂的最后阶段,教师设计了一系列互动问答环节。我提出问题,学生们积极回答,并在回答过程中相互补充、讨论。这种互动问答的方式不仅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成果,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性
在技工院校的历史教学中,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创新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手段。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等,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互动性。同时,还可以采用项目式学习、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教学方法还需要我们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特点。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选择和意愿,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最后,创新教学方法还需要我们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效果[2]。
例如,在教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这一内容时,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面。通过展示三国时期的战争场景、两晋时期的文化繁荣以及南北朝时期的科技发展等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们感受那个时代的独特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接着,教师设计了一个互动问答环节。提出了一系列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相关的问题,如"你知道造纸术是如何在东汉时期得到改进的吗?""王羲之的书法有何独特之处?"等。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积极参与讨论。这种互动问答的方式不仅检验了学生们的学习成果,还激发了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然后,组织了一次小组探究活动。教师将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研究。比如,有的小组选择了"造纸术的发展对文化传播的影响",有的小组选择了"佛教文化在南北朝时期的传播与融合"等。学生们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整理报告等过程,不仅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最后,教师安排了一次成果展示活动。每个小组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PPT、海报、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示,并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这种成果展示的方式不仅让学生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才华,还促进了他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了班级凝聚力。通过采用这种创新教学方法,学生们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这一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不仅掌握了相关历史知识,还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技工院校统编历史教材教学模式的探究中,教师始终坚持以创新教学方法为核心,致力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通过引入信息技术手段、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特点、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等多方面的努力,不断推动着历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占江.奋力开创技工院校高质量特色发展新局面[J].中国培训.2024,(03):38-39.
[2]汤铎原.历史制度主义视野下我国技工教育演进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4,45(06):25-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