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 者:金桂铭
(德州天衢新区东七小学,山东 德州 253000)
大
中
小
摘 要:小学语文是展开小学阶段教育教学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科目,同时小学语文也是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有效的奠定自身文学功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在这一阶段有效的针对于语文进行学习,对于学生的未来一生的发展来说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展开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充分的使用读写结合的教育教学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育教学
引言
经研究,对于学生的教育教学来说,小学阶段是帮助学生培养出良好学习习惯以及行为习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目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德育教学已然成为了研究的重点,在展开各个科目的教学过程当中充分的融入德育教育,不断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是非常重要的。而小学语文教学本身对于学生的情操的培养以及思维能力的锻炼就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下,以读写结合作为研究的重点,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充分的研究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加强语文学习过程当中的效率。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使用读写结合的方法的重要意义
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来说,阅读包括写作这两种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这两种能力在进行提升时本身就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小学生如果本身的阅读能力比较强,那么就会使其在进行阅读的时候为日后的写作积累出非常优秀的素材,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们针对于自己阅读到的文章进行深入的剖析,学习文章中存在的一些修辞手法包括写作风格。在阅读文章的过程当中所积累下来的不同的知识都会成为日后学生在进行写作时的重要基础,而拥有了这些基础之后,学生在进行写作的过程当中也会变得更加的轻松,所以也会在无形当中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因此对于小学的语文教育教学来说,读写其实是不分家的一种关系,读写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发展来说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展开教学时选择利用读写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针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相应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能够针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结构进行优化的,并且也能够改变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着的偏重阅读,而忽视了写作的问题,有利于帮助学生做到平衡发展。
二、 小学语文教学中展开读写结合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本身在展开读写结合教学时缺乏着相应的经验
现如今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已然成为了各科教育在展开过程当中的重要研究内容,素质教育简单来说其实指的就是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教育教学存在着的一些弊端,而提出的一种更加具有着针对性的政策[1]。在素质教育的条件下,强调的是教师必须要不断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自主能力,但是如何去培养则考验的是教师的经验包括本身的授课能力,因为在这方面是没有制定详细的教案的,所依靠的是每一位教师针对于教学的思考。而如何在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能够拥有比较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之上平衡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成为了教师在展开教学时的重点。如果这时教师本身存在着教育教学能力不够成熟的现象,那么必然就会导致在展开课堂教学时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的整体度量把握不够精准,致使最终的课堂出现偏离主题的问题,甚至可能会影响到整个课堂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小学语文读写教学在展开过程当中过于生硬
依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展开学习的过程当中学习兴趣对于他们的最终学习效果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在展开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所选择的题材对于最终的学生的学习质量也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而对于语文作文学习来说,无论是场景还是人物的细腻描写都是整体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需要学生具备着非常充分的联想能力,但是在展开实际教学时教师一般想要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时都会直接选择类似题材的阅读材料,让学生直接进行阅读,并且展开照本宣科的练习,非常生硬的直接以题目作为研究的主题[2]。而这种教学模式的展开很明显是非常生硬的,因为语文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感性的科目,让学生直接阅读,并且对于整体的描写模式照搬照抄的学习是很难真正的激发出他们的自身感受的,也会使所学到的内容一直留于表面。
三、 小学语文展开读写结合教学应用的相关策略
(一)有效的增强读写结合的意识,并且将其融入到日常的教学环节当中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应用读写结合的教育教学方式的时候,不仅需要把这二者进行相应的结合,也需要平衡好这二者之间的主次关系,找出教学过程当中的侧重点。读写结合不应该只放置于阅读课堂当中,更是要不断的将其渗透在语文的日常教学里面,注重培养学生针对于某些文字所产生的瞬间感悟的记录。例如在针对于《麻雀》这一文章进行学习时(如下图一所示),其中针对于形象描写包括动作描写方面的研究是非常的细腻的,以及老麻雀的勇气包括猎狗的缓慢后退,也是非常耐人寻味的描写,这就意味着勇气其实不仅存在于我们的人类社会当中,更是存在于所有自然界生灵当中[3]。
图一:课文《麻雀》
在进行授课时,教师不仅需要按照教育教学目标教会学生针对于整个文章的思路进行梳理,同时掌握一些比较生疏的字词,更是要让学生能够真正的读懂文章当中所蕴含的精神品质,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就完全可以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入手,让学生再一次针对于这一篇文章进行阅读,并且以老麻雀在面对猎狗时仍然选择了以卵击石的勇气,这表达的不仅是克服困难的勇气,同样也是对待孩子的爱意,那么同学们在生活当中是否存在着让大家感觉到有关于爱意的事情为题目来让学生写一篇小短文作为课后作业。
比方说在每天放学的时候,可以随处可见家长在学校外等待孩子,教师也可以以这一现象直接拟定主题,让学生在放学之后在校门口仔细的观察随机某一位家长在等待时的神色,并且记录下家长将孩子接走的所有过程,要求描写的越细致越好,这样学生在描写的过程当中就能够充分的针对于自己已经阅读的《麻雀》这一文章进行深入的理解,这种把课堂教学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的读写结合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做到就近取材,同时有效的落实学生的观察能力包括语文素养,从生活出发来记录一点一滴,是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读写结合这一学习方式的首要原则[4]。
(二)以读促写,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展开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通过有效的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对于文学知识进行有效的积累,使学生在进行写作时不会出现无话可说或者是文章空洞乏味的现象,利用读写结合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充分的积累语文素材。教师在展开语文授课时,首先必须要让学生对于自己即将阅读的内容产生一个全方位的认知,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清在进行阅读过程当中整体文本所展现出来的具体故事逻辑,包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让学生能够对于原有的故事产生一个初步的认知。在展开读写结合时,绝对不能够让学生读完文本之后自行发挥,因为小学年龄阶段的学生并不具备着这方面的能力,这种随意发挥甚至可能会影响他们对于文本的综合了解,甚至有时会导致文字积累偏差。所以在学生阅读完毕之后,教师可以对于整个阅读材料进行多角度的提问,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充分的发散自己的思维,甚至是锻炼他们的逆向思维能力。
在阅读文本的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通过针对于思维的激发就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灵活的运用自己阅读过的文章,而不是照本宣科的生拉硬套。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教师在对于小学语文这一科目进行授课时展开读写教育的过程当中,所阅读的内容基本上都是课本的教材,虽然说课本教材本身的内容质量非常高,但是也难免存在着过于单一的问题,没有办法真正的满足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好奇心。所以教师也必须要引导学生在课下展开更加趋向于多元化的阅读,不断的提升学生的阅读量来有效的培养学生看待问题过程当中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能够针对于语文学习产生更加宏观的认知,从而不断的提升他们的学习能[[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承担着重要的启蒙作用,而将读写结合充分的使用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做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然而依据目前的情况来看,读写结合的应用还不够完善,所以小学教师必须要不断的针对于这一教学方式进行尝试,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于倩倩. 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小学阅读指南,2023(33):26-28.
[2]王丹. 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 考试周刊,2023(24):68-71.
[3]吴妍娟.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华夏教师,2023(6):73-75. DOI:10.3969/j.issn.2095-3267.2023.06.025.
[4]陈梅香. 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情感读本,2024(9):81-83.
[5]刘金禄. 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中的实践应用[J]. 科普童话,2024(13):118-120. DOI:10.3969/j.issn.1673-9442.2024.13.0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