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培养中学生音乐教学情感的方法研究

培养中学生音乐教学情感的方法研究

作 者:曾瑜艳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孝姑高中 614400)

[摘   要]音乐是利用音符的发音来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音乐本身也是一种情感的艺术。在中学的音乐教学课堂当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利用合理而科学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领悟到音乐作品的真实情感,塑造他们的音乐素养。笔者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培养中学生音乐教学情感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广大的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学生;音乐教学;情感;方法;研究

一、情感在音乐中的地位和作用
任何形式的艺术都来自于生活,但却又高于生活。因为在生活中,有一部分感情用语言无法来表达,因此音乐就成为了表达感情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比如舒缓的音乐有助于促进人们心境逐渐的平和,强劲而有力的音乐能够使人们更加激动和兴奋。如果音乐作品缺少了情感,那么就是生硬而无趣的,甚至没有任何意义,或者说,音乐本身就是情感的载体。也因此,音乐是最能够表达人类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
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美存在于生活当中,对于美的发现,需要人对其进行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在音乐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更好的进行审美认识,通过审美认识让学生能够获得非常多的情感体验。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思维潜能,从而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培养中学生音乐教学情感的方法
 (一)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情感
每一首音乐作品都包含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在创作音乐作品的时候,作者也付出了非常多的心血。只有触动了灵魂,才能写出情感真挚的音乐作品。所以,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充分的挖掘音乐作品中的情感,指导学生了解每一个音、每一个词的含义,从而准确的把握创造者在创作过程中的真实心理感受。因为作品和作者所处的时代、作者自身的经历有非常大的关系。所以,教师应该在课下搜集一些关于音乐作品的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创作者的人生经历,在课间还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了解作品的含义,并且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
 (二)创设情境课堂
在音乐课堂中,情境设置也是非常重要的。要使学生充分的融入到音乐作品当中,就必须创设一定的情境,将学生的感官充分的调动起来。而且教师也要构建一个和谐民主的教学课堂,使学生在这个真实的氛围当中自由的表达自己情感。比如在学习乐曲《祖国颂》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放乐曲,让学生根据A段的音乐找一些类似的阅读材料来进行朗读。A段是描写的祖国的大地山河,B段是富有民族特色小调,放到B段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领唱、合唱。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很好的理解了曲子中所表达的情感,而且还能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三)在视觉上触动学生
中学的音乐教学除了要从听觉上让学生实现情感上的共鸣,也要在视觉上触动学生,这样才有利于中学生音乐情感的培养。首先,教师应该先让学生听音乐,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受音乐所带来的触动。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音乐,还可以播放一些视频和图画,从而真正的从视觉上触动学生。比如在聆听大草原之歌的时候,很多学生因为没到过草原,不会太理解这种情境。教师可以在播放音乐的时候,放一些关于大草原的景色图,或者播放一些视频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画面来感受草原的辽阔和雄伟,充分融入到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当中去。当学生的情感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相融合的时候,就能更加深刻的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感了。
(四)培养学生的兴趣
因为兴趣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必须充分的培养学生的兴趣。而且中学生正处于一个好奇心强的年龄,喜欢新鲜事物,对流行音乐非常的热爱。所以,教师应该在内容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一些优秀的、通俗的、较为流行的歌曲来引导学生,这对于培养他们的情感是有积极的意义的。此外,教师还要根据自己制定的上课主题,提出相应的要求,使学生分组分周来制定学习的计划,选择上课的内容。教师上课的时候还要根据学生的目标来实施教学,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音乐教学的进行。
(五)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和互动
在课堂上,为了培养学生的情感,教师不能只讲理论知识,也要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教学当中来,鼓励学生多多互动。比如,在学习《太行山上》这首曲子时,教师除了要让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以外,还要教唱。教唱的时候要注意节奏和旋律的变化,将作品情绪一步一步推向高潮。在教唱以后,还要让学生来进行指挥,学生在指挥的过程中,十分投入的跟随音乐,并进一步的体会到了作品在情绪和节奏当中的变化。如果有指挥的比较好的学生,教师还可以将他们请到讲台上给大家做示范,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音乐学习的效率。
(六)与其它的学科相结合
在初中二年级的《唱脸谱》当中,教师要在教唱的基础上,让学生们根据教师介绍的脸谱知识,分为几个小组画脸谱。在对脸谱进行绘画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也体会到了歌曲中蕴含的情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更加的热爱。或者在学习《故乡的亲人》这一首歌曲的时候,如果整堂课都播放和教唱这首歌曲,难免会使学生产生听觉疲劳,这是因为该首歌的曲调太过于抒情。因此教师可以在中间加入一个环节,即为学生们准备一些小乐器,让学生们为这首歌曲进行伴奏,这样不但消除了学生的疲劳感,而且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力。此外,在学生演奏的过程中,也培养了自身的审美精神。因此,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三、总结与体会
在中学的教育当中,音乐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陶冶情操。为了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教师必须充分的利用手段和方法,这样才能指导学生理解音乐中的情感,并且增加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