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幼儿园融合教育背景下家园共育的探索与实践
作 者:刘 丹
(江苏常州新区春江幼儿园百馨西苑园区,江苏 常州 213033)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幼儿园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园共育活动开展更加普及。在融合教育背景下,利用好各渠道资源,加强家园共育,促进家长发挥更加积极的教育引导作用,有利于小朋友心态的转变和能力的提升。开发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获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有利于幼儿园教育氛围的转变,更能促进家园共育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幼儿园;家长;共育;融合;健康
前言
家园共育模式,是指家长与幼儿园合力引导与教育幼儿,让幼儿的身心发展更加顺畅,促进幼儿各方面潜能的开发。幼儿园,不是幼儿教育的唯一责任主体,家长、社会在幼儿教育方面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利用家园共育模式创新幼儿园教育,促进融合教育目标的实现,给幼儿开拓个人成长空间,才能让后续的教育工作得以推进。
一、更新教育观念,引导家长配合
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之下,许多家庭内的父母、长辈都认为,对特殊幼儿来说,无法用普遍的家庭教育方式,认为教育是学校的责任。将家中的小朋友送到幼儿园,就完成了自己的义务,至于孩子们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成长,都是幼儿园与教师的责任,与自己无关,自己只负责孩子的生活起居即可。家长在幼儿教育工作中的参与度不足,便是家园共育的一大阻碍。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幼儿园管理者开始关注家园共育理念的落实,重视针对特殊幼儿教育模式的更新,但所收到的成效一般。家长不配合或者配合度不足,会使家园共育工作流于形式。只有幼儿教育工作者在融合教育背景下,全面学习家园共育理念与对应方法,做好相关宣传工作,激发家长参与幼儿教育的热情,才能让家园共育目标得以实现。
首先,从幼儿园来讲,应当主动改变幼儿教育模式。比如,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为了满足多动症幼儿的发育情况,应当适当地减少教室内的传统教学活动,平衡好室内与户外的教学量,给幼儿参与不同领域、不同形式实践活动的机会,保证多动症幼儿的活动需求,以此为家长融入幼儿教育提供更多的机会。其次,从家长来说,也应当意识到自己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不只是照顾生活之人,更是极具影响力的教育者。部分特殊幼儿发育较迟缓,学习和游戏方面都比普通幼儿稍微落后,家长要通过科学的教育手段耐心带领幼儿学习。在信息传播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家长要通过阅读图书、参与教育讲座、利用网络平台等方式加强自主学习,更新头脑中的育儿知识,了解特殊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培养家园共育的实际意识。从而在幼儿园教育阶段,主动与幼儿教师取得联系,了解自己应当参与的教育环境,在教师的指导下加强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互通,营造良好的幼儿成长环境。
二、构建高效平台,推动思维发展
高效的家园共育平台,能够让更多家长进行自我监督,找到正确的共育方法。在融合教育背景下,家长要照顾需要特殊引导的小朋友更是辛苦,也正是因为如此,幼儿们才更需要强有力的教育,需要家园共育模式。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很多教师提倡家长多给幼儿们讲一讲小故事,加强家庭生活中的亲子沟通。但家长疲于工作,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很少主动完成这样的课后任务。还有家长找不到资源,不知道哪些故事适合现阶段的小朋友。幼儿教师要了解不同情况幼儿的家庭教育现实情况,通过开拓微信群、QQ群等平台,将适合不同年龄段小朋友的故事文本、图片上发到群内,让每一位家长可以轻松获得家庭教育的资源。
有了现代化的家园共育平台,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家孩子的具体情况以及喜好,每天选择一个故事,讲给小朋友听。教师鼓励家长们将家庭教育的过程录制下来,上发到家园共育平台上,分享家庭教育成果。比如,有的视频中,发育迟缓的小朋友认真聆听,很有兴趣,这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极为有益。有些过于活泼的小朋友会耐心听故事,主动与父母交流,就故事中的情节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是发展语言能力的重要行为。
三、丰富活动形式,提高参与热情
在融合教育中,对家园共育的形式加以创新,不仅能够提高小朋友们的活动参与热情,还能让家长开拓教育思维。让家长们融入到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中,是推进家园共育最为普遍的方式。
比如,幼儿园可以针对幼儿具体情况,组织家庭游戏类活动。在适宜的季节,选择天气晴朗的一天,让家长与幼儿在园内一起做运气球的游戏。家长们负责吹气球,小朋友们要在第一时间将吹好的气球运送到规定的地方。对游戏进行限时,一定时间内运送气球最多的小朋友获胜,教师要给获胜的小朋友一定的精神与物质奖励,提高幼儿的游戏活动参与成就感。需要注意的是,游戏要将同类型的幼儿分组在一起比赛,如发育迟缓的幼儿之间相比赛,多动症幼儿之间互相比赛,以此来做到公平公正,避免出现多动症幼儿与迟缓幼儿比赛这种不公平的情况出现。在比赛中,要培养幼儿识别颜色的教学阶段,教师可以改变游戏规则,让小朋友们将不同颜色的气球运送到对应的筐子中。另外,幼儿园可以利用传统节日组织一些户外亲子活动,最常见的就是家庭郊游。在植树节,组织家长带领小朋友到附近的郊区一起游玩,并种下自己的家庭之树,度过快乐的植树节。用不同的方式,促进家长出现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产生影响,促进幼儿成为不同个性的人。除此之外,幼儿教师还开发文艺类的表演活动,满足幼儿的表演欲望。特殊教育对象虽然有一定缺陷,但小朋友天性不改,部分幼儿具有艺术天赋。调动相关的家长资源,让家长与小朋友一起参与文艺表演,促进小朋友们在蹦蹦跳跳之中解放天性,发展肢体协调能力,拥有更高的艺术理解力,加强艺术启蒙,是促进融合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
结语
综上所述,家园共育理念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的落实十分关键,更新教育理念,重视家长资源的利用,促进家长全面参与到幼儿教学活动之中,才能促进幼儿教育工作跟上融合教育发展的步伐。丰富幼儿园内的活动形式,构建更具现代化特征的教育平台,为当代小朋友营造更加积极的成长环境,才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翁盛. 学前融合教育家园合作的问题与对策[J]. 绥化学院学报,2023,43(4):4-7.
[2] 德吉曲珍. 特殊幼儿融合教育的管理研究[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4):401-402.
[3]王雨. 家园共育模式下的幼儿教育优化策略分析[J]. 科普童话,2023(45):119-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