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作 者:王 鹏
(单县龙王庙镇中心小学,山东 单县 274300)
大
中
小
摘 要:儿童的心理健康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家庭、学校、社会环境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构成要素。而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他们的家庭教育往往长期处于缺位状态,很多留守儿童都是跟着长辈生活,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儿童,不仅自觉性差,同时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这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基于此,本文从社会网络视角出发,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旨在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社会网络;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指的是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由其他长辈代为照顾的儿童群体。近年来,随着留守儿童群体数量的不断扩大,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也变得更加突出,常见内向、自卑、缺乏安全感、抗压能力弱等问题。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会对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和个体发展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同时,如果没有得到有效地干预,还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心理疾病。因此,以社会网络视角,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行探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网络视角下,完善的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是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在社会支持网络中,不仅要充分发挥出学校教育的作用,也要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支持的协同作用,从而共同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首先,学校应当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通过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让农村留守儿童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能够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巧,从而为自身的身心健康提供更好的心理环境。其次,家庭教育是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长应当尽可能与儿童保持联系,不仅要关注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提供适当的情感支持。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和沟通,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并采取针对性的情感支持策略,以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此外,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应当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各界都应当对这一问题重视起来,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从而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一个更加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能够有效发挥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同作用,共同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积极的环境,这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社会网络视角下,基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特殊性和普遍性,为了有效应对和干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一方面,利用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等方式,向留守儿童传递心理健康知识,不断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认知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采用多元化的主题活动,如情绪绘画比赛、心理健康征文比赛等,丰富儿童精神生活的同时,让他们潜移默化地了解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其次,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不同,表现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会存在差异,比如有的留守儿童是父亲在外打工,跟着母亲生活,有的留守儿童父母都不在身边,跟着祖辈生活,也有的留守儿童是父母离异,父母都已经有了各自的家庭。针对这些不同的情况,应当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档案,记录他们的基本信息、心理健康状态、出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干预措施等,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此外,还应当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专门的心理咨询服务,倾听他们的问题和困扰,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心理问题进一步发展为心理疾病。通过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形成引导作用,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提升农村留守儿童自我调节能力
社会网络视角下,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我调节能力也是培养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帮助留守儿童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升抗压能力,进而有效规避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首先,要注重培养留守儿童的积极心态。通过课堂教学、多样化的活动,引导留守儿童学会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不气馁,不退缩,进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同时,引导儿童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这样才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情感诉求,进而采取针对性的引导措施。其次,要引导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留守儿童长期处于孤独、压抑的状态下,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是非常不利的。教师应当进行积极的引导,让留守儿童与周边的同学、朋友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不仅能够培养留守儿童的社交能力,改善他们的心理状态,同时也有助于强化情感支持,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创造良好的环境。此外,要引导留守儿童进行自我调节,学会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调整心态,提升自我调节能力。例如,当情绪波动时,可以通过深呼吸或者冥想等方式,让自己冷静下来。通过提升农村留守儿童自我调节能力,有助于让他们保持积极的心态,实现心理健康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网络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应当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关注,同时也要受到家庭和全社会的关注,形成完整的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共同为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要通过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认知水平,家庭要关注留守儿童问题,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社会要为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构建一个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体系,保障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邵世龙.生命关怀视角下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积极心理支持研究[J].华人时刊(校长),2023(11):46-47.
[2]农珊珊,陈新颖.积极心理学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23(32):1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