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关于初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思考

关于初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思考

作 者:斯 琴 (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第二中学,青海 德令哈 817000)

 摘   要:探究式教学模式,是教育改革过程中倡导的全新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活动,能够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思考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方法,开发学生的地理潜能,有助于地理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关键词:地理;探究;主体;学生;活动
前言
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让各学科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传播学科知识,同时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利用探究式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地理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去,深入分析地理现象,才能促进学生思维更加创新、开放。
一、突出主体地位,设计探究活动
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使地理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求,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才能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式教学,要求教学过程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在讲解不同的知识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现有学科基础,对教学内容和活动进行合理整合。
像在讲解认识亚洲的“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读图、绘图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亚洲的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让教学内容的展示顺序符合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也突出地理学习的重难点。在课堂结束时,引导学生利用绘图的方式将自己所学的关于亚洲位置、范围的知识表现出来。在课堂的读图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刚刚开始学习地理时所掌握的地图三要素,明确看到一幅地理图像应当先读什么。再引导学生根据地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观察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等。这一读图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用有效的教学设计,将探究式学习活动化于无形,让学生无压力的参与其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还能让学生加深对本节课课堂内容的理解深度。在课堂结束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图。在绘图之前,先说一说自己在本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亚洲的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有哪些具体特征。在描述之后,引导学生绘制亚洲的相关地理图像,促进学生能学会、能表达、能应用,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利用地理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尊重个体差异,加强探究讨论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搭建开放的课堂探究讨论空间,有利于学生多项能力的共同发展。在提倡创新、多元教学的今天,教师要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了解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性格特征、学习需求等多方面的差异。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培养全体学生的探究能力。
像在引导学生认知地区,讲解“东南亚——两州两洋的十字路口”这一节内容时,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组成部分与地理位置,认识到其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了解东南亚地区的气候,并明确气候条件对其农业生产的影响,知晓东南亚地区的河流与其城市分布之间的关系,了解东南亚因地制宜的旅游行业。在学习的过程中,分析原因、总结规律、判断信息、分析多方影响是重要目标,也是必经过程。利用探究式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教师可以将关于东南亚的资料整合在一起,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东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农业生产特征、河流与城市分布特征和旅游业发展特征。通过小组内不同水平同学的分析与整理,共同完成对东南亚的全面认知。在同一个小组内,学生的地理学习优势和弱项不同。通过小组的共同合作和讨论交流,学生能够认知他们所持有的不同观点,了解其他同学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学习正确处理地理信息。在探究的过程中找到更为灵活的思路,建立地理学习的信心。
三、加强实践探究,创设探究情境
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理念。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存在机械化讲解等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学生需要通过地理课堂学习识记学科知识,也需要主动思考,将知识点串联在一起。考虑到地理学科的实践性和人文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地理学习的时间去了解祖国的山川河流,了解人工和社会各行各业。明白社会为何这样运转,怎样能变得更好。教师可以开拓更为广阔的教学空间,引导学生实地考察。如若条件有限,便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视频和图片资源,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让学生结合个人对相关问题的理解,有针对性地探究地理知识。
比如在学习亚洲的人口和经济发展这一节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亚洲的人口分布。借此切入点,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所在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其所在地区的人口分布图,让学生借助自己对所在区域的经济、地理位置等自然、人文条件的了解,引导学生探究人口分布的主要影响要素。将这样的要素置于亚洲的人口分布特征之中,通过对比,看一看是否有相似之处。以小见大,以大见小,促进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灵活的地理学习思维。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多提供实践探究的机会,鼓励学生将地理学习和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其探究习惯的养成。
结语
综上所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探究式活动,打破学生的传统学习模式,感受地理学科的魅力,建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才能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目标。探究式教学方法对地理教学的创新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加强教学内容和活动的合理设计,尊重学生的差异,给予学生更广阔的地理学习空间,才能让学生和学科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王从卉.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 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22(7):41-42.
[2]吴燕妮. 浅析初中地理的探究式教学策略[J].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2022(2):120-121. 
[3]董芸. 例谈探究式学习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开展[J]. 新课程研究(中旬-单),2021(1):79-80. 
[4]姚晓侠.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2021(27):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