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语文趣味课堂的构建策略
作 者:许文静
(合肥市安庆路第三小学灵溪校区,安徽 合肥 230001)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语言文字方面的教育工作地位不断提高。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学科,是引导小学生了解汉字和汉语言文化的重要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利用趣味化的教学活动,彰显汉语言的精髓和魅力,提高当代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引导学生发展个人良好品质,有助于语文学科发挥育人作用,达成全面化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语文;快乐;趣味;课堂;质量
前言
趣味性,应当是各学科教学活动的重要特性。趣味化的教学活动,能够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求,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科知识,加强学科探索。讲究寓教于乐,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开发更多有意思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轻松、自在地掌握知识,体验语文学习,才能优化其语文学习过程,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利用生活化教学,融合生活与语文内容
生活,是语文知识的重要来源。生活性,也是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重要特性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积极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让小学语文课堂内容和形式都贴近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联想生活现象,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生活化的教学活动,立足于小学生的个人生活体验,在语文课堂中,学生能够接触他们熟悉的生活化元素,语文知识也会更加亲近,记忆起来更加容易。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挖掘语文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通过生活化教学内容的融合,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文学作品的魅力。
比如在讲解汉字时,教师可以引入象形字,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来源。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象形字的发展历程,让学生透过生活场景,感受汉字的记录意义和表达意义,能够转变其汉字学习的心态。又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故宫博物院》这篇文章,教师可以利用个人去故宫博物院游玩的照片作为课堂引入。让学生发现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写作对象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是他们可感、可观的,提高学生对阅读文章的探究意愿,使阅读过程更具有针对性。
二、利用游戏化教学,更加轻松完成教学目标
游戏活动,是趣味化活动的重要代表。在开展趣味化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与教学目标相符的游戏活动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完成学习任务。游戏活动的设置,应当与教学内容的类型和课堂教学目标相符。小学生虽热爱游戏,但与语文学习无关的游戏是不应当出现在语文课堂中的。因此,在教学设计环节,教师要深入思考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主题与目标,制定合理的游戏内容和游戏规则。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引导小学生自然而然地完成语文学习目标。
像在引导小学生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们融入到情境之中。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有感情地说出对应的台词,感受狼牙山五壮士的壮烈之举,深入体会作者想要传达的精神。这样的游戏活动能够深化教学主题,促进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让其语文学习过程既有趣又高效。像在学习《京剧趣谈》这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国粹——京剧。对于很多小学生来说,京剧是无趣的,他们对京剧也知之甚少。在这样的教学前提之下,教师可以组织一次京剧常识比赛。将这样的比赛任务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小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京剧常识。在课堂中以抢答的方式参与竞赛,获得对应的积分,获胜者可以获得教师设置的精神和物质奖励。用这样的游戏活动,让了解京剧这一原本枯燥无趣的学习过程,变得有动力,有目标,有助于小学生个人语文学习热情的大幅度提升。
三、利用实践化教学,更好地体验语文知识点
让小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不再端坐在自己的课桌前,以不同的方式接触语文学科内容,有利于其学习自由度的提高。在组织趣味化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刻体验语文知识,感受知识获取的整个过程。促进小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新的学习技能。提高语文教学活动的实践性,需要教师开展不同类型的课堂活动。鼓励学生以个人为单位或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实践活动,具有明显的参与意识和丰富的参与经验,才能深入理解语文学科知识,强化个人对学科知识的理解。
像在学习口语交际模块——“意见不同怎么办?”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预设几个不同的情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出教师所给资料中描述的情景,并进行个性化的后续表演。以表演的形式,传达在不同情景下拥有不同意见的处理方案,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锻炼口语交际技能,培养其交际信心。又如在讲解《竹节人》这一课时,制作竹节人可以成为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亮点。《竹节人》这篇文章是一篇29个自然段的散文,作者以回忆性的方式对做竹节人、斗竹节人的具体过程与感受进行描写,表达着个人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正处于童年时期的小学生,对竹节人这样的玩具并不熟悉。引导学生以阅读为前提,了解何为竹节人、如何制作竹节人、如何斗竹节人。让学生动起手来自主制作竹节人,并开展斗竹节人比赛,真真正正地体会传统玩具给当代人带来的乐趣。改变小学生的传统知识学习观念,有利于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立体化,更能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更多的传统知识拓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组织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关注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快乐的教学活动,完成素质教育的目标。以趣味化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高效传达学科知识,提高语文课堂的开放性和和谐性,使之具有现代化和创新性特征。
参考文献
[1]杨永斌. 开展趣味教学,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 学周刊,2022,19(19):148-150.
[2]付甜毓. 开展趣味教学打造小学语文精彩课堂[J]. 科普童话·原创,2022(11):102-104.
[3]祁艳云. 关于增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几点思考[J]. 学周刊,2022,5(5):149-150.
[4]姚霄. 浅析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J]. 课堂内外(小学教研),2022(9):34-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