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中医饮食文化改善幼儿菜谱初探

中医饮食文化改善幼儿菜谱初探

作 者:徐峰艳 (上海市浦东新区海星幼儿园,上海 浦东 201209)

 

 
摘   要:幼儿是在发展中的人,身体的各个器官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养护幼儿,无外乎从衣、食、住、行、情五个方面入手,其中饮食最应注重,需因“时”制宜地进行饮食上的配合,即顺应四季的变化,顺时养生,天人合一,使人体内外环境和谐统一,是幼儿茁壮成长的关键。
一、以问题为导向,切入中医饮食文化
(一)关注幼儿需求,提升幼儿体质
为了研究发展中医饮食文化在实际运用中的作用,我们进行了思考。
1.如何减少患病率、提升体质?
2.如何聚焦食物功效和保健作用?
3.如何将膳食推广、家园共育?
(二)根据幼儿体质特点,切入中医饮食文化
家长们对幼儿这个年龄层体质是有一定了解的,大致是知道他们抗病性弱于成年人,生长迅速,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但是深究就不知道了。但在我们的中医学对幼儿的体质状态有具体的描述,我们所借助的中医饮食文化就是根据幼儿体质特点来进行归纳总结的,从这里我们可以回答前两个问题,针对前两个问题以中医学角度做出了一个科学解释:
1.幼儿体质特点
幼儿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处于不断发育的过程中,其机体组织比较柔嫩,发育不够成熟,机能不够完善,机体易受损伤,易感染疾病。此期幼儿的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2.中医饮食文化谈食物功效与保健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而“医源于食”、“药食同源”,使得中医饮食文化理应是这一文化的基础和源头。
中医饮食文化中的两元素:中医饮食文化讲究天人合一,人生长在天地之间,需要自然赋予的食物,不同的季节食用不同的食物。中医膳食又是以食物的四性五味作为基本原则,调节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
如果能结合中医饮食文化的两元素(四季特点及食物的四性五味)、小儿体质的特点、营养的需要,以及合理的饮食结构来制订食谱,调理小儿身体,则可以提高抗病能力,增进身体健康,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指南》菜谱的制定考虑的是营养均衡,且各种营养素需符合学龄前儿童每日平衡膳食的量。将中医饮食文化的两元素渗透进入菜谱,菜谱的制定不仅仅考虑食物的营养成分,还要考虑食物的季节性及食物药用价值也就是当季食物的性能功效,双管齐下才能更发挥食物更大的食用价值,增进幼儿的体质。
二、化需求为目标,渗透中医饮食文化
针对第三个问题,膳食的推广与家园共育,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多种方法结合,进行中医饮食文化夯实推广
1.管理制度渐推进
关于营养员的要求
(1)按照食材的分类进行科学烹饪
素菜的烹饪:多采用急火快炒的烹调方法,大火短时间出锅,尤其是绿叶菜,快炒的方式更容易保持维生素。
荤菜的烹饪:多采用炖、蒸等烹调方法,这些烹调方法对于蛋白质的保存是较好的。一般不采用煎炸。
谷物的烹饪:多采用蒸煮的烹调方法,减少淘洗次数,热水煮饭。
(2)按照幼儿的年龄进行适宜切配
2-3岁幼儿的食物应切成细丝、小片、小丁,去骨去刺煮软,硬果类食物如豆类、花生应磨碎。3- -6岁幼儿的食物可以切成较大块,从去骨去刺过渡到带较大的骨或刺。
关于保健员的要求
(1)保健员每周五按照菜谱的操作流程制定下周周菜谱,跟营养员协商菜谱的可操作性。
(2)四季养生粥注重食物配比,按照其配比和幼儿人数订量,需两名保健共同核对订菜的量。
(3)保健员在菜谱下注明今天食材其相克食物,便于家长在家中膳食避免这些食材,做好家园共育促健康的理念。
(4)保健员跟进幼儿的进食情况,总结幼儿不喜欢吃的食物,下周的食谱中尽量不订或少订,如应脾胃功能差的情况,可多开点健脾和胃的当季食材。
2.品菜陪餐求改进
(1)大厨陪餐制,寻问题求改进
在根据菜谱制作菜肴的时候,我们发现,大厨得到幼儿对菜肴的评价的信息不够及时。所以,我们重新修订了《海星幼儿园陪餐制度》,明确将大厨作为陪餐人员,便于大厨第一时间了解小朋友对中医元素菜肴的接受程度、需要改进的方面。
(2)开展“小小品菜师”活动,我的菜我做主
“小小品菜师”活动主要是随机邀请15名左右平时比较挑食的孩子进行试吃、评价,助推菜肴配方改进。从中我们知道,我们要学会思考,不仅要从专业角度提供适宜的膳食搭配,同时要站在幼儿的角度,了解孩子的喜好、满足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选择,不断改变烹饪方式,让幼儿园膳食真正成为孩子们喜爱的食品。
3.多样宣教齐上阵
(1)发放家长调查问卷,了解关于中医饮食文化的家长知晓度
问卷名称:《关于“中医饮食文化”知晓度的家长调查问卷》
问卷目的:为了了解家长对中医饮食文化的认知度、实践度,从而有的放矢的宣传和跟进。
问卷信息梳理:
我们整理出来,家长对中医饮食文化的认知30.69%,实践度为12.69%。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得到如下信息。
信息1:家长对中医饮食文化的知识了解不够。
信息2:家长烹饪食物大都不考虑实践中医饮食知识。
分析跟进策略:
策略1:将中医饮食文化的概念传播,推进家长对中医饮食文化更为系统的认识,增强家长将对中医饮食文化运用到幼儿膳食中的能力。
策略2:为家长提供更加直观的幼儿饮食的搭配,供家长借鉴和参考。搭建平台,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饮食活动,带给他们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2)制作多种形式海报,帮助家长了解中医饮食文化
①保健宣传式,助推家庭膳食搭配的科学性:介绍季节特点、饮食原则、适合这个季节幼儿园食用的菜,推荐家庭中可以搭配的季节饮食。家长对不同季节的饮食原则有了新的认识,帮助他们结合幼儿园的饮食,有针对性地在家对幼儿膳食进行搭配。
②师生合作式,促进幼儿对食材的认知了解:通过食材的主题,引出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帮助幼儿收集关于食物的有用信息,呈现对食物营养价值的探究和幼儿从中的发现。老师通过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组织幼儿通过调查、观察、品尝、体验等,渗透中医饮食文化,让幼儿感知中医元素食物对身体的作用。
③亲子共育式,促进家长对孩子的个体认知:亲子共同参与设计海报,家长通过保健室的指导,针对自己孩子的身体状况,分析幼儿体质,展示幼儿在家中食物的选择,通过一个季节有针对性的饮食,描述身体状况方面的改善和变化。通过一个个案例的展示,宣传中医饮食文化对幼儿健康的积极作用。
(3)聆听中医讲座,获得专业中医饮食知识
①医生专家谈养生:为了让家长了解中国饮食文化,注重养生育儿,培养幼儿的“健商”, 我们特邀中医科主任为我园幼儿家长开展《幼儿四季饮食养生》家长讲座。提醒家长关注幼儿各个季节饮食的不同需求,做到小儿未病预防。
②保健沙龙面对面:
保健老师“上工治未病”本着这个理念,邀请体弱儿家长来参加保健沙龙活动,目的是为了对这些容易患病的幼儿家长,有针对性地开展膳食指导,预防为先,做上上工。
保健老师通过介绍幼儿最近在园的膳食种类,包括我们在配餐时的一些原则和理念,指导家长在能够更好对幼儿在家的膳食作出搭配。家长也提出一些困惑的问题,比如孩子挑食、吃饭习惯不好等问题,保健老师一一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并提供相应的指导。
(二)增强家园共育,助力幼儿饮食健康效果增强
1.教学活动形式多,中医文化我知道
(1)师幼探索,渗透资源——拓展领域课程,加深对饮食文化的认识
在日常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为了让幼儿感受饮食文化与自身的联系,我园开展了一系列的领域式课程活动,在不同的领域中渗透中医饮食文化的元素,既满足了幼儿认知的需求,也丰富了园本课程建设。
(2)家园合力,整合资源——形成有效保障,丰富对饮食文化的经验
在幼儿园开展一系列研究的同时,家长的参与也成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部分,家长走进园本课程、参与课程实施过程,让课程资源得到了整合,这对幼儿知识经验的积累,对“饮食文化”这一主题的深入开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大厨课堂真精彩,食材搭配跟我做
“大厨微课堂”以季节为节点,每个季节开展一个系列的活动,旨在进一步提升家长对中医饮食文化的知晓度,提高家长烹饪健康饮食的能力,共分为三个系列活动。
(1)当季食材我推荐: 食堂的大厨,从食物四性五味的角度推荐当季食材,各班老师通过大厨推荐,通过“家园之窗”让家长了解适合当季食用的食材有哪些,孩子在幼儿园会吃些什么。
(2)现场演绎“舌尖上的四季”:“舌尖上的四季”为主题,让大厨每个季节向家长展示2个当季养生菜,当场介绍其功效,指导烹饪方法,让家长品尝现场美味,这便是烹饪艺术与科学养生的结合。
(3)家庭厨房把菜试,家园互动零距离
为进一步加强中医饮食文化在家庭膳食中的融入,促进烹饪水平提高,改善家庭饮食的质量,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我园后勤组不断思考,将园内膳食的理念在家庭中进行推广:
①园内——后勤甄选,推荐食材
保健室根据季节特点,每一季选择2-3种幼儿在这个季节适宜食用的食材,由班级老师通过网络推荐给家长。
②家庭——实践操作,制作菜肴
家长根据幼儿园推荐的食材,选择一种感兴趣的食材,用不同的方式尝试烹饪,最后家长和幼儿一起品尝菜肴,并将烹饪的过程通过照片、文字、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
三、以成效见真章,推进中医饮食文化
(一)幼儿接受度——循序渐进
根据幼儿体质需求,我们进行了饮食调整后,在食物少量多次增加一些幼儿喜好度较低的食材,如山药、百合、萝卜等食物。通过和幼儿交流、游戏,和其他教学活动后,幼儿明显不抵触这些食材,现在中医饮食文化已经融入了我园菜谱,成为了日常饮食。
(二)家长实施成果——渐入佳境
对于中医饮食文化有一定了解的家长首先会和幼儿园老师了解沟通,根据幼儿平时在园区饮食情况,针对自家孩子体质情况进行相应的饮食调整。
平常在家庭饮食中很多家长开始顺应四时安排幼儿饮食。四时饮食养生,即按照一年四季的变化规律和特点,合理安排饮食,保证机体的营养,使人体各部分的机能正常运转,气血充实,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强健体魄的目的。
凭借中医饮食文化知识,很多家长反馈孩子比之以往,换季感冒或者得其他疾病的频率明显降低。
(三)幼儿园实施成效——硕果累累
根据2023年11月保健室反馈情况,幼儿患病率明显比以往降低几个百分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那么中医饮食文化是确切有效的,我们决定进一步对中医四季饮食文化进行研究,并归纳和总结了一系列适合幼儿在各个季节食用的的蔬菜、荤菜、水果等,并通过不同的烹饪手段和不同的排列组合,做出不同的菜肴,编制不同的食谱,以此来达到保障幼儿膳食营养的同时,让幼儿喜爱幼儿园的食物这样一个目的,期待我们的努力能为幼儿的健康添砖加瓦。
由衷希望大家了解幼儿用中医饮食文化后,能实际运用在生活中,和我们一起保障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莫丹. 幼儿园膳食管理探究[J]. 基础教育研究,2021(4):99-100. DOI
[2]杨娟. 加强膳食管理提高营养效力[J]. 早期教育(教师版),2016(4):34-35.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