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基于学习进阶助推大班建构能力的策略研究——以卡普乐积木搭建为例

基于学习进阶助推大班建构能力的策略研究——以卡普乐积木搭建为例

作 者:李 楠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爱弥儿幼儿园,浙江 绍兴 312300)

 

 
摘   要:教育部印发《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指出尊重幼儿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注重幼儿发展的整体性和连续性,要“重过程轻结果”。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基于建构游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运用“学习进阶”这一理论运用于幼儿建构游戏的组织与实施来改善问题,助推幼儿能力发展。
关键词:大班 学习进阶 建构游戏 
一、学习进阶概念界定
学习进阶也称学习进程,关于“什么是学习进阶”在教育界并没有统一标准答案,不同学者以不同视角对此概念做出不同释义,但是他们都共同强调了“循序渐进”这层含义。基于对建构游戏内在思维逻辑发展的思考,本研究中的“学习进阶”主要指幼儿在建构游戏中,对搭建主题的理解由浅入深,建构技能由简单到复杂,艺术审美、社会交往、语言表达、创新水平由低到高,科学思维逐步精细化的发展。
二、建构游戏实施中的问题
教师在游戏指导时采用一定的方法来帮助幼儿游戏,但是提供支持策略单一、针对性不强,局限在口头鼓励与材料支持上,有时也会进行经验的灌输,缺少孩子的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使得后期的调整无法真正落实,游戏也无法持续推进。
三、基于学习进阶的建构游戏策略梳理
针对以上分析,基于进阶理论,结合大班卡普勒积木的建构游戏开展过程,进行游戏的实践及策略的探索,以助推大班幼儿建构能力不断发展。
(一)图片支架,引入新经验
大班学期初,我们提供了卡普勒积木这一新建构材料,在探究过程中,为更好地支持幼儿学习,我们提供建构作品的图片,丰富幼儿对新材料认识。
区域游戏时,孩子们对于卡普勒积木进行首次的尝试,可是撘出来的作品是散乱的。孩子们纷纷提出,这房子还没有用乐高搭的高,经过一周的练习,孩子们的作品却依然如此。“怎么一直搭不高啊!”“这也太难了……”孩子们产生了畏难情绪,但又不知道该怎么样解决问题。于是我们提供图片支架,丰富幼儿的经验。
(二)规则制定,社会性参与
根据游戏的开展以及孩子们的需要,及时通过谈话、表征梳理等方式与幼儿共同制定游戏规则,让游戏更加“有序”。
有了图片的支持,孩子们的作品开始越来越高了。可是新的问题也出现了——“为什么总是会倒掉?”。于是在区域游戏后我们进行了谈话。
欣欣:搭得太近了,我走过去就碰倒了。
汤圆:太窄了,要大一点才不会碰到。
霖霖:歪歪扭扭的,才容易倒掉。
建议不断产生,我们的建构区和建构游戏发生了新的变化。首先,我们制定了新规则。孩子们提出了更换场地、分开、轻轻走过去等方法。基于孩子们提出的建构水平还不够厉害,我们提供了更多建构图片,引导孩子了解更多稳定的结构,在游戏中鼓励孩子进行模仿,进一步提升建构技能。
(三)竞争游戏,经验的整合
大班幼儿喜欢有挑战性、竞争性的活动,但是对于失败的经验较零散,也不能自主进行经验的整合与梳理,往往引起对游戏的倦怠。结合年龄特点设置竞争性游戏,并通过集体智慧帮助孩子一起梳理经验。
提供更多稳定结构的图示后,孩子们在模仿中建构出了更多的造型。但是随着建构难度的增加,不稳定仍是最大的问题,而且随着失败次数的增加,进行建构的孩子越来越少了。于是一场稳定大挑战开始了,孩子们也发现了稳定的秘诀。
浩浩:短边搭高稳一点,竖起来就很容易倒。
妙妙:每一层都要对整齐,间隔都要一样。
汤圆:两边要均匀
小宝:整个房子要上面下面一样大,或者下面大,上面小。
随着建构经验不断深入人心,孩子们的建构越来越稳定了。
(四)自主设计,发挥创造性
孩子们的建构技能达到一定水平,建构内容不再局限于图纸上的造型,需要孩子们发挥创造进行设计。结合“走进小学”的主题,请孩子们运用已有经验自主设计、搭建小学,引导孩子从按图搭建走向创造设计。
(五)问题追踪,经验的迁移
大班幼儿需要具备表现建筑细节的能力。通过一系列开放性问题及图片支架,帮助幼儿将原有的生活经验、建构经验进行迁移,进行更加丰富细节表现,让建构更加具有象征性,更加逼真。
在搭建小学过程中,如何搭建“塔”引发孩子的思考“塔的边上都是尖角,翘起来的要怎么搭?”于是我搜集塔的实际图片进行提问:“那我们之前搭过的什么和它有点像?”问题引发孩子们经验回顾,尖屋顶的尖角很像。于是孩子们运用了尖屋顶的经验,搭建了塔的尖角。有了这样的方式,在往上搭的时候,孩子们也能主动运用搭楼梯的经验。
(六)丰富经验,引发新探索
建构作品需要成为幼儿二次游戏的材料。通过视频欣赏及设计搭建,让幼儿了解小球滚落轨道等形式,引发新的探索,将单纯的建构活动引导为为游戏准备而进行的建构活动。
四、基于学习进阶助推建构游戏的实践与感悟
教师是幼儿游戏的合作者、助推者。在游戏实施的进行中都能为幼儿游戏提供有效帮助。游戏前,教师根据幼儿经验创设游戏情境、提供游戏材料。游戏中,教师观察幼儿表现,对于需要教师即时解决的问题提供开放性提问、同伴榜样、图片支架等的策略支持。游戏后,通过集体谈话、视频回顾、问题梳理、导图呈现等的方式助推幼儿游戏进一步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主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Science to School: Learning Science in Grades K-8[M].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07:113.
[3]刘恩山.如何在大单元结构中融入学习进阶:以生命科学领域内容为例[J].素质教育,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