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策略
作 者:甘 森
(安徽阜阳市第七高级中学,安徽 阜阳 236000)
大
中
小
摘 要: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全面普及的今天,教师要全面革新教学设计思路,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推进高中数学教育工作向前发展。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育人要求,是教育工作对当代一线教师提出的岗位要求。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引导学生于课堂中积累丰富的数学学科知识,并加大自主探索力度,将实践与理论结合在一起,才能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快速成长的阵地。 关键词:数学;素养;创新;课堂;活动
前言
所谓核心素养,是学生个人发展和融入社会的重要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在核心素养要求之下设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价值目标,用高效的数学教育活动,为学生之后的成人成材打下基础。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越发抽象,学习难度大。要在分解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多下功夫。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核心素养
在任何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都要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高中学生的思想相对成熟,他们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之下,有无限的潜能可开发。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主性,是创新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开展自主学习。在教学中灵活应用教学方法,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发挥好引导与帮助作用。允许学生开展更多的实践活动,将实践出真知的教育理念落实下去。
比如在讲解“数列概念”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将课本内容为基本内容,再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列例子。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阅读教材内容,结合教师所给的例子,对数列形成自己的认知。在自主阅读课本内容时,学生必定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深入分析每一个数列的特点和数列之间的相似之处,进而总结出数列的概念。如果学生遇到难处,教师可以给予针对性帮助。学生探索出一定的成果之后,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给数列一定合理的数学定义。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是数学知识、理论的探索者,而非先看到理论成果,再从现象中验证其正确性的被动学习者。在多次自主学习活动后,学生具有丰富的自主学习经验,在未来需要自主思考解决数学问题时,不会有畏难情绪。
二、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形成数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各个学科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丰富学生的知识,关注学生解题的正确率,还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在过去的数学教学工作中,大多数教师忽视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各项思维能力的形成。教学改革的推进,就是要用新理念和新方法,弥补传统教学活动的不足。数学学科教学中,最基本的思维能力培养对象就是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通过大量的课堂教学实验,让学生明确个人数学学习的方向和方法,将数学知识串联、并联在一起,才能形成系统的数学能力。
比如在讲解“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这一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空间向量基本定理、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的坐标表示这三节内容,并在章节结束时,阅读“向量概念的推广与应用”,丰富应用思维。在每一小节的教学内容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每堂课后利用思维导图总结一堂课的学习内容,但单元学习后,建立以单元为单位的思维导图,梳理自己的课堂所学。通过了解向量概念在各行各业实践活动中的应用,进一步丰富思维导图的细节,明确空间向量知识的应用领域。在越发丰富的思维导图绘制过程中,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也逐渐强大起来。从小节与小节之间的关联,发展到单元之间的联系,再将数学学科与社会生活紧密关联在一起,成为数学知识的高效掌握者。
三、关注学生个性想法,匹配学习情况
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学生的思维有不同特点,认知水平、行为能力也逐渐发展起来。在高中阶段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特征,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将个性化要素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参考,引导不同学习特点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有所发展。尊重、接受并顺应学生的个性化特征,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前做大量的教学调查。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并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模型,让不同的学生选择与之能力相匹配的学习任务、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比如在讲解“双曲线”这一节内容时,考虑到圆锥曲线方程这一章的内容难度较高,教师在教学调查时,要着重关注学生的抽象理解力、空间想象力、归纳力和计算能力。根据这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能力,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相关能力较弱的学生,要利用课堂时间理解基础的数学知识点,像了解双曲线的几何图形与简单的几何性质等。相关能力较强的学生,则要通过课堂学习,认识并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掌握双曲线的应用方法,攻克重难点问题。教师“不为难”学生,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在课堂内给予个性化安排,在课后布置个性化作业,让教学工作全方位服务于学生,才能促进高中学生数学学习情绪的积极化,在遇到学习困难时主动解决问题,逐渐发展个人核心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重在发散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在设计教学时,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尊重学生的差异与个性,将课堂还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开放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吴伟清. 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J]. 现代农村科技,2023(6):87.
[2]袁达飞.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探讨[J]. 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2023(46):19-20.
[3]冯丽莎. 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分析[J]. 课堂内外(高中版),2023(7):52-54.
[4]黄枫.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 新课程研究,2023(22):66-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