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

作 者:祁淑珍 (青海省德令哈市第三中学,青海 德令哈 817099)

 摘   要:信息技术,是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高效传播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有利于其在学习、生活和社会生产中发挥积极作用。研究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筛选、分析、处理和应用信息,激发其信息技术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信息学科素养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创新;意识;能力
前言
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给社会生活和生产带来了许多便利。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初中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前沿信息,感受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应用方式。通过学科知识的传递,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从学生个人成长需求出发,组织信息技术课堂内容开发创新教学手段,才能让学生在高效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信息技术应用意识。
一、激发学习兴趣,快速投入到教学当中
激发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是做好学科教学的重要前提。初中阶段,学生的社会认知逐渐丰富,信息技术产品的使用经历也更加多元化。要激发起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热情,教师要多多选择有意思的学习材料,提高教学过程的趣味性,让学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
像在学习“走进互联网”这一课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获取知识的同时,规避互联网缺点带来的误区。通过在互联网上的浏览,扩大自身的知识范围,做到利用互联网解决问题,处理信息。在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情况调查,了解学生平时是否上网,上网的时间有多久,上网的目的是浏览什么信息,有没有在网络上认识网友等。教师带领学生了解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了解网络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便利和作用,从而帮助学生利用网络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这样的实践性学习活动,能够让初中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动起来,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除了收获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和技能,还能丰富自己的沟通交流体验。
二、培养信息意识,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是创新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信息化社会,当代初中学生具有丰富的信息技术应用经历。在生活中,他们使用手机、电脑完成学习任务,进行生活娱乐。利用不同的信息技术产品玩游戏、做活动,进行课外拓展。但在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信息产品使用技能,往往出于本能。在信息技术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独立操作计算机设备,完成基本的操作。受到初中学生认知水平的影响,他们的操作行为缺乏信息意识,并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的本质和如此操作的原因。熟能生巧式的操作,并不是学生信息技术水平高的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就要启迪学生的信息思维,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让学生在明白原理的前提下进行信息技术操作,从而发展个人的学科素养。
举例来说,“认识计算机——计算机的前世今生”这节内容,讲述的是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史。要更好地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就要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和作用,认识到计算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应用,感受到计算机出现后带给人们的便利。很多学生在课程学习前,或多或少接触过计算机,通过在学习或生活中利用计算机体会到很多便利和快乐,但大多数学生对于计算机发展史只是一知半解,教师可以从古代结绳计数、算盘的方法讲起,直到1946年第一台数字计算机的诞生,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此外,还可以安排学生们开展小组讨论,列出计算机除计算外其他处理信息的作用,如制作动画、制作电影特效等。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反馈,明确课堂教学重点。用这样的方式组织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关注信息技术学科的基础知识,不再盲目探索。
三、丰富教学形式,多角度提升学习能力
对于教学形式加以丰富,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让课堂氛围更加积极化。做好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教师要关注学生多方面学习能力的发展。在初中阶段,大多数学生具有较强的个性,他们更关注自己的特立独行,忽视他人的感受。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很有必要。利用合作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关注他人,将自己与集体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其合作学习能力的形成,更能提高信息技术课堂学习效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开发具有合作意义的学习内容,并设计科学合理的合作任务。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学生划分成人数基本均等的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完成课堂任务。
像在讲解“数字媒体的编码与表达——挑战音视频处理”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探究性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课本和课外资源,利用网络平台搜集信息,理解音视频处理的基本原理、常用音视频格式,以及常用的音视频编辑软件。在小组内部,一起探究音视频处理工具的使用方法,像Windows Media Player、FormatFactory等,群策群力,共同编辑整合不同素材,对效果进行感受,从而更好地完成编辑方案。教师要视学情而定,发挥好教学引导作用,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进行个别指导和集体讲解。
结语
综上所述,转变个人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的培养。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为当代初中学生营造更加开放和谐多元的学习环境,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其学习兴趣,才能让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活动为学生的个人成长服务。
参考文献
[1]许丽招.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策略[J]. 读与写,2020,17(29):152.
[2]魏明霞.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探讨[J]. 新智慧,2020(14):15.
[3]段敬敏.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策略探究[J]. 教育信息化论坛,2023(4):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