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班级管理中学生心理疏导策略初探
作 者:冉 勇
(重庆市涪陵第二十中学校,重庆408000)
大
中
小
本文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素质教育研究所学生发展指导研究中心“十四五”生涯教育类自设课题 课题编号:ZGYFZZX2021XL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思潮日益丰富,使得当代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频繁出现。身心健康,是学生高效学习的重要前期。在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关注学生们的心理问题,适当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缓解压力,有效处理负面情绪。
关键词:心理;健康;高中;班主任;学生
前言
在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过程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内容越来越多元化。在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高中阶段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大,学生要完成多学科知识学习,又处于思维逐渐成熟的特殊成长时期,极易出现情绪或心理问题。有效的班级管理工作,能够为高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关注心理健康,做好心理疏导,是每一位班级管理者的职责。
一、做好逆反性问题的心理疏导
逆反心理,是学生群体中常见的不健康心理类型。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多样的,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与学生关系不佳,家长日常唠叨过重,家庭氛围不好,都会让高中学生逆反。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教师的地位,忽视了课堂民主。在讲解知识时,耐心不足,控制不了个人情绪,用较为刻薄的言语批评学生,未把握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的时机与场合,让班级管理结果缺少公平性,都会让高中学生心中产生想法。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不会针对自己心中的想法主动与家长、教师沟通,面对家长与教师的主动沟通,也有抵触情绪,甚至言语顶撞,做出较为过激的行为。逆反心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个人情绪与日常学习,只有保持理智、冷静,才能消灭学生的逆反之火。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要理性面对学生的失误,调节好学生的情感。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榜样型人物。在教学工作中做好表率,真诚对待学生,热爱教育工作,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用实际行动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信息,才能在无形中感染学生,降低学生逆反心理程度。除此之外,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对“尊重”的需求,保护每一位高中学生的自尊心,主动改变班级管理的方法。在学生管理中,教师要把握好批评学生的方式方法,不要冲动和感情用事,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面对性格相对内向的学生,教师要与学生单独沟通,不要当众批评学生,将沟通的重点放在如何改正个人不足上,而不是抓着学生的问题一直数落。面对较为冲动的学生,教师要先给学生时间冷静,冷静下来之后再处理,促进学生在冷静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杜绝正面冲突。
二、做好懒惰型问题的心理疏导
懒惰,是学生责任心、上进心不足的外在表现。在高中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率不足,拖延严重,完成任务时紧迫性不足等,都是其个人懒惰的具体表现形式。懒惰的学生做事拖拉,自主性不足,自制力不够,缺少学习兴趣和内在学习驱动力。
在针对这一类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发现学生懒惰的具体原因,做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一些学生认为自己头脑笨,无法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听不懂老师讲的知识点。教师要多与学生讨论他们的个人优缺点,引导学生建立学习信心,相信努力会有回报。另外,教师要让高中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具有强烈的内在驱动力。在日常学科教学、班会中,教师要多多传达学习对个人发展、社会建设、国家进步的意义,让学生找到参与学习的兴奋点,能够在课堂中专心致志,自主解决一些学习难题。引导学生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先建立可实现的小目标,在真正动起来,勤奋起来之后,建立长期目标,收获成功体验,不再懒惰。
三、做好嫉妒型问题的心理疏导
竞争,是学习与工作中都要面对的问题。在学习压力之下,一些高中学生无法正视学习中的竞争,易产生嫉妒心理。在竞争之中,为了获得荣誉或取得好名次,部分学生会对幸运者产生排斥、贬低的心理和行为,将他们视为“敌人”。这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心理,可以给学生力量,也可能走向歧途。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健康心理,让学生以积极的心理看待生活与学习中的竞争,将“不如他人”转变为个人进步的动力,以强激弱,才能让学生不断优化自己的学习行为,去努力、拼搏,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竞争与合作的真实意义。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存在。全面发展,才是个人发展的最终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身边的同学视为自己的对手,努力去超越。视为自己的伙伴,一起解决问题,请教他们,帮助他们。只有以善良、积极的心态面对周边的“竞争者”,才不至于心胸狭窄,目光短浅。陷入嫉妒,只会影响人际交往。参与健康的竞争,主动开展合作,才能让共同发展,全面发展。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给予自己积极心理暗示。相信自己,有利于个人发展目标的实现。一旦发现自己产生了嫉妒心理,就要用积极的方式暗示自己,“虽然目前他人比我强,但我通过努力,也一定能和他一样优秀,甚至超过他”。除了这种自我暗示,教师多给学生们提供一些缓解个人不良情绪的其它方法,像做一做运动,听一听音乐,在家庭中参与些许劳动等,使不良情绪有宣泄的出口。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心理问题较多,一些问题易发觉,好解决。一些问题较为隐蔽,不好解决。作为班级管理者,要不断学习心理疏导相关的专业知识,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用正确的方式化解学生们的心结,促进学生在健康、积极的氛围中学习与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昊. 高中班级管理中学生心理疏导策略初探[J]. 中外交流,2021,28(11):444.
[2]陈辉军. 高中生常见心理疏导方法探析[J]. 成才之路,2020(29):43-44.
[3]莫欢. 高中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疏导[J]. 师道·教研,2020(9):24.
[4]潘婷. 探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开展效果[J]. 科学咨询,2020(26):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