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

思维导图引导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

作 者:周春晓 (浙江省临海市桃渚镇中城小学,浙江 临海 317000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思维导图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借助开放的群文阅读氛围,引导学生利用起思维导图这一学习工具,发现阅读文章的内在逻辑,深化阅读主题,有利于降低小学生的阅读困难,促进学生更高效地吸收文章中的思想与精神。

关键词:阅读;群文;活动;思维导图;逻辑
前言
群文阅读,是具有创新意义的阅读教学手段。与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相比,学生在群文阅读活动中能够接触多篇文学作品,甚至接触一本书或几本书。在群文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通过对比,了解阅读文章的主题、表现形式和写作手法,丰富个人阅读技巧。加强思维导图在群文阅读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让小学生拥有多元化的阅读学习体验,有利于其阅读动力的充足。
一、借助思维导图,深化群文阅读主题
把握群文阅读的主题,深入理解阅读材料内容,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在组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发现群文的主题联系,使各篇文章的关系更清晰地呈现在小学生面前。小学生的阅读经验相对较少,教师要发挥阅读引导作用,特别在刚刚开展群文阅读活动之时,教师要引导小学生认知思维导图,了解思维导图的优势,从被动使用者逐渐成为主动使用者。
比如在引导学生阅读《我们奇妙的世界》《海底世界》《地平线》这三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群文阅读,将三篇文章的主题总结出来。教师在黑板或者课件上,利用三个圆圈,将属于各篇文章的主题置于圈中。再利用三圈的结合,在交汇之处,让学生发现三篇文章的共通之处。借助思维导图,让阅读文章的主题与内容分析变得简单。虽然三篇文章的写作对象不同,但三篇文章传递出的思想情感是相同的。在之前的阅读学习中,小学生一篇一篇地按照顺序学习阅读文章,从未想过将任何两篇文章联系在一起。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学生清晰地看到课本文章之间的关系,体会到它们同处于一个单元的理由,有利于小学生转变个人看待教材内容的方式。
二、利用思维导图,优化群文阅读效果
在群文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视野得以开拓,他们从阅读文章中了解到不同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小学阶段的阅读学习,重在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力,丰富其阅读技巧。要让小学生真正理解不同写作手法的优势,带领学生深入到阅读文章中,就要逐字逐句地分析和理解文章,从而感受到作者所使用的表现形式和写作手法的高明之处。在深入研究阅读文章时,教师可以鼓励小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将作者的创作逻辑表达出来,更加直观地发现不同写作手法的风格,对比丰富的表现形式,从群文阅读学习中获得丰富的学习成果。
在五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以父母之爱为主题的三篇文章,《慈母情深》《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示了父母对孩子的深情,用不同的写作手法向读者传达父母之爱。比如在《慈母情深》这篇文章中,作者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像“龟裂的手指”等,呈现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引得读者入境,使母亲无言之爱震撼每一位读者的心灵。而《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则用最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让读者直接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与上一篇母亲无言的爱相比,这篇文章中的父爱是热烈张扬的。综合两篇文章的写作角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既写了父爱,又写了母爱,让父爱与母爱的形式形成明显对比,突出了父母之爱的主题。在群文阅读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基于每一篇文章构建思维导图,将文章中表达父母之爱的词语、句子标注出来,分析其描写手法,完成精读任务。在利用思维导图分析群文内容和结构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经历了高效高质的阅读学习活动,还能收获大量的写作技巧,促进阅读课堂中读写结合,提升写作水平。
三、通过思维导图,明晰群文阅读脉络
把握阅读内容的脉络,形成自己的阅读成果,才能让阅读有所收获。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思维导图,降低学生的课外阅读压力,引导小学生接受整本书阅读任务。只有逐渐提高阅读篇幅,接受更长的文章,才能早日成为独立的书籍阅读者。在不同年级,教师要给小学生推荐不同难度的书籍,让小学生在课后阅读书籍时,尝试利用思维导图对阅读成果加以记录,促进阅读成果的形象化,给学生足够的阅读快乐感受。
比如在引导小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这本书时,鼓励小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完成思维导图式的读书笔记。准备一个专门的本子,利用思维导图对每一个童话故事进行记录或者复述。在完成整本书阅读任务后,学生获得了自己的童话故事整理素材,阅读成就感大幅度提高。又如在引导学生阅读《昆虫记》这本书时,教师可以让小学生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和顺序,绘制关于书籍的思维导图。在完成整本书阅读时,学生只要看自己的思维导图,就可以快速回想起书中的细节,涌出丰富的昆虫信息。让思维导图真正成为小学生的阅读学习工具,才是应用思维导图的真正意义所在。
结语
综上所述,将思维导图这一教学与学习工具和群文阅读学习模式结合在一起,能够大幅度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让群文阅读的优势全面发挥出来。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阅读学习需求和思维导图的特点,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形成清晰的阅读思路,提高个人阅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毛泽洲. 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 情感读本,2024(8):122-124.
[2]种媛媛. 借助思维导图开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思路[J]. 华夏教师,2023(25):63-65. 
[3]邓楠. 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 情感读本,2023(17):123-125.
[4]刘希忠. 小学语文思维导图在群文阅读中的探讨[J]. 教育艺术,202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