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创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思考
作 者:李萍林
(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第二中学,青海 德令哈 817009)
大
中
小
摘 要:构建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对学生学习目标的明确和学习成果的丰富具有积极作用。在全新的教育环境下,教师要关注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提高。结合全新的教学思想,大力改革教学活动,结合学生的需求组织教学,让初中物理课堂拥有更多活力。 关键词:物理;课堂;高效;学生;素养
前言
在新课程改革政策全面提出和落实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一线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认识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推翻传统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能力的成长,而非只重视成绩的提高,才能让教学工作更好地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探究构建高效初中物理课堂的方式,解决学生的物理学习问题,是一线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一、科学设置问题,引导主动思考
在初中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物理学科的世界,帮助学生打好物理基础。在基础阶段,如果学生的物理学习思维受到限制,便会影响其未来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在思维上多加引导,利用课堂问题的科学设置,让学生找准思考的切入点,有助于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豁然开朗,获得物理学科学习的成就感。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利用学生喜爱的方式设置具有针对性的课堂问题。借助问题,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物理学习水平和现存问题,学习新的物理知识的同时,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思维和学习方式。
像在学习“声现象”这一单元时,教师要先引导学生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声音,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一边演示实验,一边提出问题。为了让学生更加形象地感受到声音的产生和存在,教师引导学生一边发出“啊”的声音,一边将自己的手指放在自己的喉咙处,感受到手指的振动,让学生意识到声音的产生和振动之间的关系。再利用传统的物理实验,将发生的音叉与不发生的音叉,分别放入到透明的水槽中,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思考“物体在发生时和不发生时有什么差异?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点?”。让学生结合这样真实的现象和肉眼可见的实验,感受声音产生的必要条件,即振动。这样具有观察性、探究性和开放性的课堂问题,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物理现象的观察和问题的思考上,以此来摆脱传统的学习压力,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课堂学习。
二、开展小组合作,做好学习规划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之一。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参与到推导、归纳等各个环节之中。缺少交流,会影响学生的思考深度。自己的思维是具有限制性的,如果学生总是借助自己的力量完成学习任务,不与他人交流,其物理思维可能停留在浅表状态,缺乏对物理现象和知识的深度认知,这对其未来物理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是不利的。在初中阶段,教师要为学生未来的物理学习打好基础,做好规划。利用物理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在合作的过程中减少学习压力,获得丰富的学习思路。实验,是物理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合作,让学生熟悉实验流程,相互监督其实验操作过程,归纳物理知识,能够规范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并让实验学习成果更加科学。
像在讲解“串联与并联”这一电学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相关器材完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在实验之前,学生要完全掌握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路的识别、电路图及实物图的对应画法等知识。在基础知识学习完成之后,教师给学生设置几个不同的实验操作任务,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需求绘制电路图,并完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创设。在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要一起分析现实需求,确定物理操作的任务,再结合最终的目标设置电路图和实物图,完成电路的连接,通过试错,最终达成所需。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更能让学生换一种方式消化物理学科知识,获得完全不同的学习体验。发现他人的优势和自己的不足,在互通有无的过程中开放自己的物理学习态度。
三、创新学习情境,构建高效课堂
创设学习情境,是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热情的有效方式。学习情境,能够将物理知识化作形象之物,帮助学生减轻学习负担。与教师相比,学生更应当主动融入课堂中,成为现象的观察者和问题的思考者,形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考量初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与物理学习主题相关的情景,让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主动进行师生沟通和生生沟通,能够形成关于学习内容的深刻印象。
像在讲解“杠杆”这一节内容时,很多学生初次接触简单的机械模型,对杠杆模型和其应用有很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大量的杠杆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发现在初中阶段就能学习到的杠杆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普遍应用。只要掌握杠杆内容,便能理解更多的社会现象。在这一动力的驱使之下,学生会通过师生沟通,深入了解杠杆结构和杠杆原理,探究更多的应用可能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新的教育背景下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需要教师从个人教学业务水平出发,整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需求,在适当的时候开展创新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物理知识的探究中来,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个人学习目标,在更开放的氛围中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永录. 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J]. 科普童话,2023(40):94-96.
[2]刘晓聪.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 黑河教育,2022(9):26-27.
[3]马晓东. 浅析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 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6):23-25.
[4]栾建新.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J]. 新课程研究(上旬),2021(3):127-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