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大单元教学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究

大单元教学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究

作 者:江 霞 (丰都县实验小学,重庆 丰都 408299)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大单元教学理念的应用更加普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大单元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观念,促进小学生明确各部分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个人学习体验的优化。

关键词:数学;小学;大单元;课堂;内容
前言
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今天,教育部门大幅度提高了对各阶段教学工作的质量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从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发入手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才能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所发展。
一、提高课程设计整体性,确定教学方向
更新个人课程设计理念,优化数学课程设计逻辑和行为,是推进大单元教学理念的基础,更是难点。新教学观念的出现,对教师来说是一大挑战。教师要深入学习大单元教学理念的优势,思考其与学科教学的匹配性,从而确定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向。让大单元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地渗透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无疑要提高课程设计的整体性,从整体性角度出发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进行处理和加工,加强各教学要素的结合,从而促进高效数学课堂的成功构建。在日常教研工作中,学科小组教师要一起分析大单元课程知识,从不同的单元主题入手对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究。更要预设大单元教学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共同探讨有效的解决方法。
像在针对“时、分、秒”这一单元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明确单元内容的实际教育意义。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小学生们认识时间,明确时、分、秒的具体意义,对“1时=60分钟,1分钟等于60秒”有正确认知,能够换算时间单位,并理解生活中不同事件所需要的大概时间。做好课程内容分析,从整体角度去整合教材资源与课外教学资源,突破教材中的设计顺序,让课程设计更加符合各个班级的不同学情,才能促进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高效理解与吸收数学知识。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理解“时间”这一概念,再引出时间的单位、单位之间的关系,不同长度时间在生活中的意义,让学生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深入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提高课程内容模块性,发展学生思维
在小学阶段,数学教材中的知识是具有主题性和模块性的。数学学科知识来自生活中的不同领域,既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在大单元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提高课程内容的模块性。尊重各个单元的教学主题,从单元主题入手展开知识点,提高模块性,进行课外拓展,优化小学生接触到的数学知识。模块化的课程内容,有利于大单元数学教学活动效率的提高,还能让学生清晰地感知教学环节的推进,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只顾着按照教材呈现的方式,给学生讲解知识点,忽视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需求。也正是如此,一些小学生在学习完整个单元内容后,无法自主阐述学习过的内容,没有数学逻辑性。模块化的课程内容,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具象化,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具有逻辑性的数学学科知识网络。
像在讲解“四则运算”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理解力和重难点,将整个单元的内容分成不同的教学模块,像四则运算的概念和运算顺序、0的运算、运算定律、简便计算等。在讲解四则运算的概念和运算顺序时,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他们接下来会遇到的各种四则运算的形式,像只有加减法的,只有乘除法的,有三种及以上算法的,有括号的等,了解不同运算题目的运算规则。在基础运算技能学习模块结合之后,再以运算顺序为主引导学生做大量的计算练习,感受与应用运算顺序,让学生深入到四则运算学习活动中。逐步深入下去,不断接触新的模块,拓展个人关于四则运算的见识与理解,有利于小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数学学习逻辑,减轻学习压力,以积极的心态接受后续的学习任务。
三、提高课堂实施实践性,促进数学学习
提高教学活动的实践性,是丰富学生数学学习体验,同时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有效方式。在大单元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思考如何让实践成为课堂活动的一部分,如何让学生参与实践,习惯实践,乐于实践。只有建立数学知识应用意识,才能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获得不同的数学学习感受。
比如在讲解“折线统计图”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从大单元教学理念出发,综合学生之前的统计知识,读图技能,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个折线统计图绘制任务。教师在学生的理解范围内,寻找一个适用于折线统计图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要素,获取相关信息,在整理与分析信息的过程中,明确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向,并在小组内讨论,并动手绘制。每一次实践学习活动,都是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发挥个人数学学习优势的机会。教师要平衡好课时,端正教学态度,放平心态,相信学生的自主探究与综合实践能力。为学生搭建基于单元学习内容或多单元数学知识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让解决问题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目标之一,提高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从大单元教学理念出发分析学情,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融合,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形式,才能最终作用于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教师要通过个人专业能力的提高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程内容的模块性,加强实践活动的组织,让小学生以不同的形式接触与理解数学学科知识,改变个人对数学学科的印象,明确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黄亚男. 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研究[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8(19):59-61.
[2]刘冬梅.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新课程导学,2023(20):70-73.
[3]陈凌.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分析[J]. 考试周刊,2023(23):84-88.
[4]朱琳.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对策研究[J]. 考试周刊,2021(93):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