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基于教育现代化的城市精神 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的路径浅析

基于教育现代化的城市精神 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的路径浅析

作 者:1、酒婧优 2、卢军玲

 (1、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济源    459000  2、济源市第一幼儿园,河南  济源    459000)

 
本文系河南省济源市202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调研课题项目《基于教育现代化的城市精神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路径探究》课题立项号:2023—93
 
摘   要:现代化教育背景下的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园本课程构建所传递的精神与文化,对于幼儿品格塑造、素养提升具有长远意义。研究者借助高校理论者身份指导一线实践教研,探讨了如何将城市精神——愚公移山精神,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的路径。以挖掘城市精神内核并做幼儿教育目标转化为基石、借助主题活动、日常活动与特色活动为途径,形成一系列可操作性强的课程开发策略。
幼儿园的课程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载体,其现代化水平和传递的精神内核,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前教育的现代化的发展。[1]城市精神涵养着一座城市特有的品格,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心聚力。本文将济源市愚公移山城市精神融入到济源市第一幼儿园园本课程中,分析了愚公移山精神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并提出了具体的课程开发策略。希望从促进幼儿园园本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角度,以愚公精神滋养幼儿“根与魂”的发展,培养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团结合作的品质,形成富有地方文化的园本课程。
一、挖掘城市精神的教育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第一步,是厘清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建构适宜幼儿园教育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目标。[2]河南省济源市作为愚公移山故事的发祥地,将愚公移山“敢于担当、敢为人先、艰苦创业、众志成城”等精神融入城市发展,成为了当地的城市精神。为将城市精神转化为园本课程精神内核,我们需要进行教育目标转化与教育资源挖掘。首先,将成人化的成语表达转化为幼儿更易理解的“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团结合作”,再将其渗透入园本课程儿童发展目标中;其次,挖掘本地丰富的传说故事、文旅景点、时代人物等资源,充分融入到课程资源的利用中。
二、融入园本课程的路径与策略
(一)以主题活动为串联
主题活动作为当下幼儿园主要的课程开展模式,是幼儿系统了解新知识、新人物并进行深入挖掘的首要路径。因此,我们开发了6月“我是小愚公”、11月“愚公家乡情”两大全园性主题活动,从探索人物与故事-理解精神内核-挖掘身边愚公-立志成为愚公为思想主线,进行教学活动和游戏、区域活动等串联。
例如在“我是小愚公”的主题月中,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画面引导幼儿深入理解愚公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内涵;同时,结合多种活动形式,如手工制作、绘画、儿歌等,让幼儿亲身体验愚公移山的艰辛与喜悦;然后引导幼儿思考愚公为何能成功移山;继而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愚公精神的理解;最后激发幼儿立愚公志愿的决心,通过角色扮演、舞台剧与手偶剧等方式,对《愚公移山》进行儿童化解读,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坚持不懈、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多样化融入日常教育
精神的融入要坚持“幼儿为本”,在园本课程中以环境熏陶潜移默化、以多样化活动渗透浸润,通过开展过程性评价、日常行为评价和指导,夯实教育成效。
1.贯穿于一日生活中。教师将一日生活的许多细节与愚公精神相结合,以行为鼓励和行为规范方式培养幼儿“坚持不懈”的精神。例如,小班目标坚持吃饭不挑食;中班目标坚持阅读、每日打卡;大班目标坚持跳绳等。通过每天完成小目标,积少成多完成大目标的体验,让幼儿深刻感受到愚公移山般的成就体验。
2.凝结在户外运动中。以户外运动为媒介,借助体育运动的挑战性和竞争性,将愚公精神付诸于实践。例如,某次户外运动接力拉轮胎,男孩子由于体能好,团队接力遥遥领先。可很多小女孩因为拉不动轮胎急哭了,教师立刻介入,耐心地安抚并鼓励,先是教授拉技巧,再陪跑并加油。女孩子擦干眼泪,面对落后也咬牙坚持,最终在同伴的欢呼中,战胜自己顺利完成比赛。借助这一契机,孩子理解了什么叫“迎难而上、永不放弃”。
3.铺垫于游戏活动中。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的生活化、多样化是城市精神的全方位落脚点。例如,幼儿自己打造“愚公移山”班级舞台剧表演,从角色的分工、道具的准备、台词的编排、音乐的设计等入手并克服重重困难。教师积极引导幼儿想办法解决问题,最终靠幼儿坚强的意志完成一学期的排练,从长时间的坚持参与中切身体会愚公精神的所在。
4.渗透于环境熏陶中。生活中有诸多值得挖掘的教育事例。比如“我家乡的变化”活动,教师可以借助视频展示和新旧照片对比的方式,让孩子看一看“从过去到今天,家乡的生活、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并且融入愚公移山精神思考“新时期谁是家乡建设的愚公?小朋友如何为家乡做贡献呢?”由此,在潜移默化中将愚公精神融入环境观察。
(三)借特色活动做升华
城市精神的培养打破了传统教学资源的藩篱,利用城市文旅、社区资源等提供丰富的社会实践与家庭资源。例如,以愚公移山精神为主题的亲子运动会、去王屋山寻访愚公郊游活动、家庭小愚公习惯打卡、观访愚公移山精神博物馆等。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可以激发幼儿与家长参与,更将城市精神播种到更多人心中,又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全民化追求。
愚公移山精神作为城市精神的优秀代表,将其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既践行教育观念现代化、课程建设现代化理念,[3]又能探索出可行的园本课程建构路径,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斌,虞永平.守正与创新:指向中国式学前教育现代化的幼儿园课程改革[J].学前教育研究,2023(06):11-19.
[2]霍力岩,龙正渝,杜宝杰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幼儿教育的价值与路径[J].福建教育,2022(42):6-8.
[3]刘绍怀,高桂梅.中国式学前教育现代化:内涵、本质与实践进路[J/OL].思想战线,2024,(02):1-8[2024-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