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如何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浅谈如何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作 者:宋伟岸 (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水政水资源服务中心,河北 灵寿 050500)

 摘   要:水土流失已经给我国带来了很多危害,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切实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遵循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因势利导,以保护预防为主,使人类与自然资源、环境和谐共处,只有这样,我国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造福社会,服务人民。

关键词:维护水土;水土保持;重要措施;重要屏障;水土流失;生态安全
水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不可替代的基础资源。而土壤基本上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然而,由于人们的过度开采,出现了水土流失现象。
水土流失在我国的危害已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它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导致农业生产环境恶化,生态平衡失调,水灾旱灾频繁,而且影响各业生产的发展。破坏土地资源,蚕食农田,威胁群众生存,削弱地力,加剧干旱发展。其次,水土流失造成了江河、湖泊和水库的淤积,降低了水库发电、灌溉和防洪效益,增加了江河洪水威胁,降低了江河通航能力。近年,长江流域屡受洪涝威胁,与沿江湖泊萎缩有很大关系。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治理水土流失工作非常重视,提出: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和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那么,如何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呢?
一、水土保持是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重要措施
最近几年来,如何维护河流的健康生命,这个话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湖泊,都是有生命的,对于自然和社会系统的承载力都是有限的,只有在其承载力范围内,河湖的健康生命才能得以延续。如果河湖生命系统一旦出现危机,就会引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紊乱,打破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以河湖为依托的其他生物物种也就失去了生存的物质基础,河湖所经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乃至人类生命也将逐步衰竭。因此水土保持工作至关重要。 
(一)水土保持能够“截污纳垢”,减少水质污染
前面已经提到,水土流失导致的面源污染比工业的点源污染危害要严重得多,治理的难度也要大得多。水土保持通过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以工程保生物,营造乔、灌、草结合,针、阔混交的水土保持林,并通过大范围的生态自然修复,可以重建植被生态系统,水土保持林草措施通过其特有的防护作用,在蓄水、保土、保肥的同时,还拦截、过滤和吸收大量有害物质,从而减少进入水体的面源污染物,改善水体的质量,发挥保护水质的作用。
(二)水土保持能够从源头上控制泥沙下泄,抑制河床抬高
水土流失产生的大量泥沙,是造成湖库淤塞、河床抬高的直接原因。特别是有些开发建设项目产生的弃土、弃石、弃渣,乱倒、乱弃,在径流的冲刷下,一夜之间把整条河流塞得水泄不通。水土保持,通过工程措施的层层拦蓄和植被的覆盖保护,能够控制土壤侵蚀的发生发展,减少泥沙下泄,从而抑制河床的抬高,变河床抬高为河床下降。据观测研究,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后的土地比未采取措施的裸地年土壤冲刷量减少90%以上。
(三)水土保持能够削峰调流,减轻河道的破坏
山洪暴发、洪水泛滥是造成溃堤倒坝、河道破坏甚至改道的重要原因。山地植被覆盖率低、河床淤积抬高又是造成洪水暴涨暴落的根本原因。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能通过森林植被的林冠截留,枯枝落叶层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拦蓄,增加土壤入渗,减少地表径流,削减洪峰流量,延长汇流时间,从而抑制洪水的暴涨暴落。
 
  二、水土保持是防洪保安的重要屏障
  水土流失造成泥沙淤积、河床抬高,直接导致“小流量、高水位、多险情”现象的发生,加剧了防洪压力。
  三、水土保持是维系生态安全的主体措施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试想,如果生态安全不牢固,这就意味着大片土地将失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生态环境的破坏,也会造成工农业生产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这与经济危机所带来的损失并无二致。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安全与国防安全、经济安全同等重要,都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随着全球环境与资源危机的日益加剧,生态安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我国生态环境总体还比较脆弱,水土流失依然非常严重,土地沙化、荒漠化、石漠化问题突出,是威胁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
  四、解决对策
  (一)加大人力、物力、资金投入力度
重视水土保持工作,把各项工作切实做到实处。设立水土保持专项资金,使各项工程顺利高效地完成。
  (二)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引进一些水土保持的人才,以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三)突出重点,构建区域化治理、分类管理的新格局
  全面推行按项目区立项,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实现了人工治理和生态修复有机结合,各有侧重。工程建设全面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完善技术线路,调整措施体系;改革补助方式,进一步加大了治理投入,集中力度,加强治理;强化管理制度,确保工程建设更加符合时代要求,更加注重实效。
  (四)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重点工程管理,不断提高防治水平,省水利厅应将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全面安排部署水土保持工作。针对重点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对各地存在的问题绝不姑息,不迁就,要不断提高对工程建设管理的认识,切实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五)提升综合治理水平
  各地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基础,以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为着力点,大力推进治理水土流失的条件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
  (六)加强技术指导
  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指导,同时还要借鉴先进的、成功的经验。为了克服自身的不足,把水土保持工程实施好,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到各处去参观学习,通过参观工程现场,提高了专业素质。
(七)积极探索,生态修复逐步拓展
按照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政策法规为保障,因地制宜,通过封育保护、建设基本农田、发展农村能源和生态移民等措施,实现大面积的生态修复,探索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新道路。
  总之,中国人口众多,耕地和水资源不足。水土流失是中国首位的环境问题。水土保持是中国重要的环境和生态修复重建工程,是环境生态建设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