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中职美术教育与学生创造力培养

中职美术教育与学生创造力培养

作 者:韩延存 (舒城职业学校,安徽 舒城 231300)

 摘   要: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创新,它已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指标。中职学校是培育复合型人才的摇篮,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以此作为教学导向,美术教师需要对教学模式做出调整,进一步挖掘中职美术教育优势,将其视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主阵地。教师可以着眼于教学素材、教学环境、教学空间、教学评价、教学实践,逐步创新美术教育对策,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与创作中发展自身的创造力。本文将对此展开研究,阐述美术教育在学生创造力方面的培养优势,提出有效的培养对策,争取带给同行业者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中职美术教育;学生创造力;培养对策
引言
美术是中职学校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给学生提供了很多创作机会,主张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非常适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基于此,中职美术教师应勇担重任,将创造力培养与美术教学相结合,依托日常授课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开展艺术创作。为此,教师可以提供多元化教学素材,以此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充分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兴趣。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打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自由创造,促使其勇敢表达自己的艺术见解,让其在个性化教学空间中发展创造力。学生进行美术创作后,教师需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使学生感受到创造的乐趣与魅力,这是培养其创造力的关键举措。开展中职美术教育的同时,教师应该积极组织生活实践活动,将生活与美术教育衔接到一起,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汲取养料,不断提高自身的创造力。
一、中职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优势
目前,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已成为中职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中职的众多专业课程中,美术教育具有天然的培养优势。通过中职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力最合适不过,本文从四方面进行论述,阐述美术教学的培养优势。
其一,通过中职美术教育,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艺术之美,还能见识到多种多样的创意美术作品,在这些作品的启发下,学生自身的创作灵感会更充沛,这正是培养其创造力的有利因素,也是独属于美术教育的优势[1]。
其二,相比于中职学校的其他课程,美术课程对学生的约束力较小,其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享有更大的学习自由,他们能尽情发散自己的创造思维,创作出符合自己审美的美术作品。
其三,美术是一种非语言表达方式,主要是通过绘画、雕塑的形式,引导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情感、观点。中职美术教育鼓励学生独立创作,通过美术创作过程,学生可以彰显出自己的创作个性,从而更好地发展艺术创造力[2]。
其四,中职美术教育具有直观、可感的特点,这是其基本的学科特征,这些特征涉及情感体验、思维训练和艺术表现,与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密切相关。唯有做好美术基础教学,掌握扎实的美术知识与创作技巧,学生才能有目标地发展艺术创造力。
二、中职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对策
(一)提供多元化教学素材
美术教育中,教师需要提供多元化的教学素材,用多种多样的学习资源吸引中职学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创作欲。在多元化教学素材的支撑下,学生的美术创造思维将会更加开阔,这样不仅有利于创造力的养成,还能进一步提升中职美术的育人水平,使其教育成效不断增长。拓展中职美术教学素材时,教师可以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借助信息技术落实美术教育。例如,开展美术作品的鉴赏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一个虚拟的美术鉴赏情境,让学生在这一情境中欣赏国内外的名作,潜移默化中培养其创造力。除信息化教学之外,教师还可开展实地教学,带领学生去到美术馆、画廊、艺术展等场所,让学生观赏美术作品,引导其学习不同的创作技巧与艺术表现形式,由此促进其创造力的进步。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中职美术教学素材更丰富,学生可以接触到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这对其创造力发展大有裨益。
(二)打造开放式教学环境
创造力的养成需要一个开放的思维环境,这意味着,教师要重点打造开放式教学环境,不给学生的思维设限,让其针对某一主题自由展开想象与联想,这样才能快速培养其创造力。教师可以采用课堂互动、合作探索的方法,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艺术见解,在标新立异中培养中职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学生创作美术作品前,教师可以增设创作交流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美术创作思路,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使其在交流中迸发新的创作灵感。相比于学生个体的冥思苦想,创作交流活动的开放性更强,它能起到活跃学生思维的作用。在这一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可以毫无负担的表达创作观点,还可以受到同伴的创作启发,从多个角度进行美术作品创作,有益于其创造力的养成与发展。所以说,打造开放式教学环境很重要,这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性举措,亦是提升中职美术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处于开放式的创作环境,学生才能真正放飞创造性思维,从而逐步提高自身的艺术创造力[3]。
(三)开辟个性化教学空间
每名学生都是独立个体,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美术创作思路也会大相径庭。基于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开辟个性化教学空间,让其在自己的个性化空间内发展创造力。简单来说,个性化教学空间应建立在基础美术教育之上,开展基础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养成独特的创作个性,使美术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由此实现个人创造力的进阶。例如,完成基础授课之后,教师可以开展个性化的创作辅导,帮助学生梳理创作思路,鼓励其坚守自己的美术创作风格。结合学生的美术作品创作个性,为其定制相应的教学辅导方案,这样更有利于让学生坚持创作风格,其自身的创造力将会大幅度跃升。随着个性化教学空间的不断拓展,学生能够接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辅导,中职美术教育的针对性会更强,不仅能保障学生创造力的稳步提升,还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给予鼓励性教学评价
艺术创作永无止境,要想促进学生创造力的持续增长,教师需要让学生体验到创作乐趣,帮助其塑造艺术创作的信心。为此,教师应给予鼓励性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创造的愉悦感,引导学生总结创作经验,以期获得新一轮的艺术创作灵感,使其创造力在不断的创作中得以提升。例如,点评学生的美术作品时,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努力与付出,对其美术作品提出表扬。然后,委婉说一说还需改进的地方,不可打击学生的创造积极性,而是要与学生交流创作理念,引导学生思考此次创作中的薄弱之处,使其在作品点评中有所收获[4]。教师点评美术作品时,可以多使用“这个创作想法非常好!”、“这幅美术作品很有创造力。”等积极性点评用语,让学生体验成功,从而引发创造力的再度发展,为接下来的美术作品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给予鼓励性评价,学生可以在教师的赞叹声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份喜悦将逐步转化成再度创造的动力,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对其创造力的发展非常有益。
(五)开展生活化教学实践
培养学生创造力时,教师不能将学生限制在教室内,这样会影响其创造性思维的延伸。教师应将中职美术教育带入生活,将二者有效衔接到一起,让学生在更大的舞台上发展创造力。对此,教师可以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实践,借助有趣的美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意识。例如,课余时间,教师可以组织研学旅行,带领学生去学校周边的景点,让其在大自然中吸收创作灵感。随着美术学习环境的改变,学生的艺术创作动力将会更强劲,他们会迸发出很多具有新意的想法,这既对其创造力的养成有益,又能提升其美术创作水平,可使学生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竞赛活动,让其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竞赛,利用竞赛机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创造力。通过开展生活化的教学实践,中职美术教育与生活的联系越发密切,学生可以从生活中捕捉创作灵感,有利于其自主发展创造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创造力是当代学生的必备能力,其培养过程相对漫长而复杂。为了更好地培养中职学生的创造力,中职美术教师应该革新教育策略,运用多种教育手段,不断拓展美术学习素材、个性学习空间、切实满足学生的学习诉求。教师需进一步延伸教学平台,将美术教育与实际生活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艺术创造力,使中职美术的教育环境更开放,让学生亲身体会创作乐趣。
参考文献
[1]秦玉宇.中职美术设计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探究[J].电脑乐园, 2021(006):000.
[2]洪革.中职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分析[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2(2):4.
[3]潘春竹.探析中职美术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20, 000(012):P.1-1.
[4]何进柳.关于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