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作 者:周 斌
(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岔头学区寨南完小,河北 灵寿 050500)
大
中
小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小学英语;意志力;创设情境;求知欲;感染
一、创设英语学习的良好环境
要想学好一种语言,必须为其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但由于农村孩子所处的特殊环境,除了每周二、三课时的英语课,缺乏其他英语学习的机会,导致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缓慢。首先,学校和教师应尽一切努力为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环境,特别是对学生进行听力的训练。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从来没有听过英语的人怎么可能说好英语,可见,我们必须转变学生的“耳朵效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例如可以在晨读或午休时给学生听英语广播,内容可以是单词阅读,也可以是简单的口语交际,还可以是英文歌曲、歌谣等,这样不仅让学生在听力方面得到训练,激发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愿望,同时也使英语教师的水平有所提高,一举两得。其次,英语教师应尽量用英语讲课,熏陶学生的语感。教师的语言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为了强化小学生对英语的语感,教师必须尽可能地让英语的声音作用到学生的神经元上,从组织教学到解释词汇,从讲述课文到布置作业,让学生每一节课都在英语的氛围中浸染。当然,教师讲英语须视学生的知识层次而循序渐进,拾级而上,并要运用各种手段辅助讲解,如表情动作、实物挂图、引伸比喻等,使学生基本上能听懂或猜透老师所讲的内容,从而养成听英语的习惯。
二、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意志力
一般来说,刚开始学英语时,大多数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但随着词汇量的增多,对话的加深、加长,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逐渐减退,甚至把学习英语当作一种负担,久而久之,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
(一)创设情境,寓教于乐。
在教学中,针对小学生生性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教师可将形式多样的活动渗透在英语教学中,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始终在兴趣盎然中学习英语。但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要想熟练掌握英语,课后的复习巩固非常重要,比如可以让学生给家中常见或喜爱的事物用英语贴上标签。如TV(电视)、window(窗户)、door(门)等,同学之间互相比赛,看看谁的标签多。日积月累,既丰富了学生的词汇,也达到巩固、记忆单词的目的。
(二)激发求知欲,锻炼学生意志。
动作与思维密不可分,而小学生又喜欢动一动、试一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创设充分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融入其中。当然,表演的内容和角色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水平来确定难易,但一定要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表演的机会。此外,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穿插各种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由“要我学英语”变成“我要学英语”,可在班级开展单词、语音、答句等各种竞赛活动,比一比看谁的意志坚强,能够持之以恒。
(三)教师要用爱心去感染每一个学生。
只有爱学生的教师,才能毫无保留地将知识传播给学生;只有爱学生的教师,才会关心学生的需要和不足。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在人格上佩服你,你的课堂教学才会有说服力。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则需要用爱去营建,在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去关爱学生、感染学生,一个赞许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可能会使学生扬起生活的风帆,鼓起学习的勇气。
三、增加英语课堂表演活动的辐射面
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有部分学生明知道答案就是不敢举手;在英语对话表演中,有的学生很活跃,争先恐后地进行对话表演,而部分学生却相反,很少愿意起来表演对话。“五指伸出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人的能力各有不同,我们教师不应该局限于培养少数尖子生,而应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让每个学生在小学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英语基础好,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把有一定难度的练习让他们来解决,让这些学生的英语水平更上一层楼;对于表达能力低的学生,应对他们进行鼓励,把一些较简单的练习让他们来做,使这些学生有一种成就感,从而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四、课内方法指导,提升自学能力
(一)教会学生使用字典自学。
和语文学习一样,英语学习中字词的学习也是一个重点。而学会查字典则是小学生英语自学的基础,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自学手段。学会使用字典来解决生字词,不仅仅解决了句子篇章学习的障碍,而且培养学生养成随时查字典学习的自学习惯,也是他们提高自学能力的良好开端。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纸质词典决不能用电子词典替代,因为纸质词典独具的例词例句,单词用法示例是现在的电子词典所不具备的功能。查字典的意义不仅在于了解意思,更重要的是学会单词在句子中的使用,对于自学的学生来讲,这更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教会学生思考提问自学。
很多教育家都认为学习的过程往往就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过程,那么在这其中,大胆假设的前提就是学生必须先学会理性思考,进而才能大胆假设提出问题,最后通过小心求证进而解决问题,获得真知。我们的学生太习惯于接受知识,长此以往他们已经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不会提出问题,那么这样的学生是缺乏自学能力的,因为不善于发现问题也就不存在解决问题的必要。英语特级教师沈峰老师曾在讲座上说过,高年级的孩子都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去思考去学习,老师应该给他们足够的自主发展空间。只有当他们满脑子都是“为什么”时,他们的求知欲才会被有效激发,从而达到让学生自学的目的。也只有先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善于提问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