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渗透思政教育

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渗透思政教育

作 者:詹先明 (旬阳市第二初级中学,陕西 旬阳 725700)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学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思想觉悟。作为语文教师,要具有思政教育的自觉性,抓住每个教育契机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思政教育。使学生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初步形成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语文教师要以教材作为重点,挖掘教材的内涵和外延,促进学生掌握思政知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思政教育;语文课堂
当前,关于课堂教学中的思政教育,很多老师的教育理念存在一个误区,认为那是思政课的事。岂不知每一学科都承载着思政教育的义务,也具备思政教育的功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各学科要充分发挥学科的特点,将思政教育巧妙地与学科教学相融相通。尤其是语文学科在思政教育方面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语文老师更应该根据讲课内容寻找适宜的切入点,恰如其分的融基础知识和思想教育、处事能力为一体。在这过程中即提升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也实现了思政教育的育人价值。
一、立足于教材内容,挖掘思政教育要素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首先要从教学内容出发,在备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更要挖掘教材中含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文章如同一座矿藏,我们要充分地开发。最大限度地实现教材内容与思想政治完美融合。中学语文教材里有很多思想性比较强的文章,例如表达思念母亲,感悟生命的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表达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表达人间有大爱的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在教学时,教师首先鼓励学生细心品读文章,再次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文章,最后启发学生思考从这些文章里看到了什么样的人,他们身上闪耀着怎样的光芒,学了课文后自己明白了什么,懂得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等等。利用好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潜移默化地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地熏陶。
例如:在教学《黄河颂》时,我采用三读法展开阅读,一读时,教师播放一段黄河的视频,让学生直观领略黄河磅礴的气势和浑厚的气概,目睹它日夜不息默默养育着中华儿女;二读时,组织学生深情朗诵,直接感受黄河的源远流长、胸襟博大;三读时,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联系时代背景,深切领悟作品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同仇敌忾、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用丰富的词语描述黄河,鼓励学生讲讲学习完这篇课文有什么感受,进而激励学生以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水到渠成的让学生在学习文章过程中陶冶情操、美化情怀,从而达成思想政治教育。
二、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社会认知能力
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表达思想情感的主要方式。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写作的训练,重视写作训练的目的主要是检验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学会用语言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在布置作文题目时,可以根据教育的内容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有针对性的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将写作训练与思想政治紧密的连接起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注重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写作实际上就是运用所学的知识内容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写作过程中学会思考,通过写作找到宣泄思想、表达情感的机会,树立积极健康的思想。在此过程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三观,这是对学生渗透思想道德的良好机会。教师引导学生用新颖且富有想象力的方式拟定作文题目,开展作文写作。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以“目标”“价值”“合作”“宽容”“友善”“奉献”“孝顺”“谦卑”等话题的作文,引导学生探讨人生的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前提下来学会写作,同时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 
三、开展各种语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品格
语文知识的学习,除了在常规教学模式下学习,还要创新各种教学活动。例如学了《纪念白求恩》后,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主题为“讲好劳模故事,学习劳模精神”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努力让学生成长为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学了《邓稼先》后可以开展《学习工匠事迹,领略工匠风采》的交流会,以小组合作的模式开展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搜集资料,然后在小组内分享和交流,拓展视野。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领略大国工匠的高超技术。学生不仅在思维上得到锻炼,还培养了合作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
结束语
每个学科都应适当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但语文教学更适合思想政治教育,语文教学对激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良好条件,语文教材中含有文质优美的古今作品。其中描写了多种不同人物形象,表达了不同的愿望、思想和理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深刻认识这一点,根据学生的需要引导学生间接的洞察社会,领会做人的道理,教师要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更好的在语文课堂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这样既做好教育的工作,又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靳婉莹.答题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师范大学.2021.
[2]张静文.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预习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2022.
[3]任晓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J].河北师范大学.2021.
[4]王丽琳.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D].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