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情境群体交互活动背景下的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研究
作 者:周 芃
(江苏省南通市同和小学,江苏 南通 226000)
大
中
小
摘 要:新时期下的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一定要从激发学生全方位认知入手,在活学、活用情境群体交互活动背景中,不断调动学生的认知积极性。从理论与实践融合中,扩展学生现有思维模式,为其日后的进步和成长提供更支持 关键词:情境群体交互活动;核心素养;提升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已成为教育界的热点问题。现阶段的核心素养包括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从情境群体交互活动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提高。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更加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进行合作、交流和探究,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是需要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提升自己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一、学生德育现状
对于很多教师而言,学科教学都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教学模式体系构建,在他们多年的辛勤耕耘下已经打造出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教育体系,在事半功倍的角度全方位调动的学生的认知积极性与实践体验。然而在“立德树人”理念背景下的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过程中,作为学校的德育主任,则是要从引入各种有趣的情景群体交互活动为背景,对学生的德育理解与核心素养进行关注和提升,在破解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的同时,将德育效果发挥极致。此外,在现阶段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很多教师的授课方式以及引导模式都过于表面化,并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久而久之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对德育的深刻理解,难免会出现学生对德育课程缺乏兴趣、教师德育教学引导积极性不高、过于形式主义等问题的出现,直接制约学生的日后成长和进步[1]。
二、情境群体交互德育的实践
(一)实践的形式
1、师生互动
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被视为至关重要的一环,这些素养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学科技能和知识,还包括一系列非认知性的技能,如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以及学生自身的领导水平等。因此,许多学校的德育主任都开始结合所属学生实际,通过探索新的德育教育方法,全方位的培养学生内在核心素养。特别是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更是要从突破课堂内外的局限性,从发挥课堂上以及课下活动入手,积极与学生的德育行为举止当中,在有效的互动、交流为前提,俯下身子、走下讲堂,近距离的去了解学生们的思想状况,并对一些不正确的思维模式进行引导,帮助更多的学生都能够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中养成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在独立思考中得到成长[2]。
2、生生互动
这种互动方式主要是指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来促进彼此之间的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在德育课程的推进中,教师可以安排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团队项目等互动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轻松、愉悦的交流合作和分享中各抒己见,在全面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领导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通过“心灵驿站团辅活动建设”、“道德法律我知道”的主题演讲等方式还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会尊重他人、团结协作,全方位的提升其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
3、生与情境的互动
生与情境的互动是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或实际操作,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参与并从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特别是在德育教育中,教师可以设计模拟场景、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思考和行动,在有效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帮助其拥有更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二)实践的意义
1.对学生素养形成的促进
情境群体交互活动背景下的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要结合学生的德育认知实际,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可以在各种有主题的实际情境中进行相关德育认知体验学习和运用,并且从根本上不断激发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德育创新思维。例如,在“童心向党”的学习中,德育主任就可以带领学生参与到学生与社会的实践活动背景中,让学生们从各种相关的德育主题中寻找到与他们现有认知相匹配的知识体系,并且通过“今天我是党报小记者”的方式,让学生们借助手抄报的方式,向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宣传党有关教育、育人方面的最新理念,并且结合实际德育学习情况,在老师和德育主任的帮助在情境群体交互活动中,积极解决一些实际的社会问题,鼓励学生一定要将自己所学德育知识和各种技能发挥到极致,这种实践方式不仅能够更加全方位的激发学生内在体验,同时也能够在关注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同时,在发挥情境群体交互活动优势的同时,不断加深其对各种德育知识和学科知识的融合理解应用,为每一名学生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供更多帮助和支持。
2.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
在现代社会各个年龄段的学生都面临着各种竞争和压力,因此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广大教育工作者也要从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入手,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让他们都可以放下各种心理包袱,轻装上阵、在学习的战场上发挥自己最佳作用。此外,在实际的情境群体交互活动背景中,教师也要从“今天我是心理咨询师”的构建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在有趣的“心灵感应游戏”“图画看德育品行”等活动中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得到身心的放松和释放,真正的从看似繁重的学业中解脱出来。再比如,当学生在积极参与户外运动或团队合作活动时,教师也要从构建情境群体教育活动背景入手,从“通过抽签方式来模拟一场联合国登山比赛”,并且结合学生各自不同的心理压力来提出一些“难题”,鼓励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参与其中,并且从享受运动乐趣、释放压力、增强身心健康同时,来缓解各种压力,在有的放矢的实践活动中,从核心素养塑造的角度打造积极、向上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为其日后更加轻松面对挑战和困难提供支持。
3.对学生终身成长的涵养
实践活动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更是他们个人发展和成长的机会,因此在情境群体交互活动中,教师也要从激发学生终身习惯养成的角度,有针对性的拓宽学生视野、增长见识,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对各种突发问题的解决能力。例如,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时,他们就可以站在核心素养的角度,活学活用德育人认知对个人成长的力量和沉淀,通过自己的努力突破各种难题,这种经历也会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具备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三、情境群体交互活动的进一步思考
(一)活动的丰富性
这种活动形式能够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情境,从日常生活到实践研学,从个人发展到团队合作,从实际应用到理论探索,在这些多样化的情境群体交互活动中,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的问题和挑战,从而培养出更为全面的核心素养。例如在德育课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关于社区服务的情境让学生进行群体交互,探讨如何站在学生的角度,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区提供更多服务,在锻炼其问题解决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团队合作和核心素养等。
(二)活动的系列性
系列性的情境群体交互活动方式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各种新知识和学科技能,从不断地提升自身核心素养中,以团队的情景群体交互活动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全方位的提高。例如,在“德育小园地”的设计和diy过程中,教师就要鼓励学生从各种系列主题入手,结合历史、地理、美术等学科与德育认知进行融合,让学生在挑战中不断成长、最终实现一种系列性的认知提高。
(三)活动的递进性
在实际的情境群体交互活动背景下,广大德育教育工作者还要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入手,结合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目标进行系统研究,在更加灵活、多样的构建中激发学生内在潜能。例如在进行“纪律,牢记在我心中”的活动构建中,教师就要带领学生通过情景群体交互活动构建,以“廉洁的重要性”“纪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纪律在学习中的重要性”等不同板块中,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调动学生认知和参与积极性。
(四)活动的创新性
情境群体交互活动需要具备创新性,这种活动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改进。只有通过创新才能使活动保持其新鲜感和吸引力,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例如在进行研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提供各种虚拟场景,例如可以在“重温长征路”“渡河之战”等群体交互活动中得到更好的引导。
总结
情境群体交互活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在整体的活动设计和组织中,广大德育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兴趣和能力水平,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效果,在与时俱进的发展和创新中为学生拥有更好的核心素养提供无限可能。
参考文献
[1]明朋年.现代信息背景下提升初中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9(7):1-4.
[2]牛彦杰.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学生大课间活动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