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一日活动中提升幼儿倾听能力的策略
作 者:钱永梅
(安徽省阜阳市文峰幼儿园,安徽 阜阳 236000)
大
中
小
幼儿拥有良好的倾听能力有利于提高他们自主学习水平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良好的倾听能力是一种宝贵的学习品质,在一日生活中,许多孩子善于表达,但不会正确的倾听,因此,培养孩子积极倾听的能力,需要一些策略和方法支持。 一、教学活动是培养幼儿有意倾听的主渠道
一日活动中的集体教学活动是一种带有特定目的的倾听方式,教师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法,让幼儿有目的、辨析地倾听并进行回应与模仿。如音乐游戏《我开枪你躲闪》,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快慢和休止,模仿开枪和躲闪的动作,培养幼儿的倾听和反应能力,游戏帮助幼儿形成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倾听行为。
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色彩鲜艳,给幼儿独特的视觉冲击而受到幼儿的喜爱,在教学中使用视觉辅助工具,如图片、图表、图像等可以更好的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信息,并提高倾听的效果。
语言活动中教师有意识的选择适合幼儿的作品,包括故事、儿歌、谜语等,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倾听和回应的技巧,在体验不同的角色中引导幼儿学会倾听,幼儿兴致勃勃的参与活动,也是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倾听的能力也随之提高,良好的倾听习惯逐渐养成。
听说游戏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有意倾听,教师通过故事和游戏的形式模拟对话,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倾听。如和幼儿玩“说悄悄话”、“听音辨物”、“谁不见啦”、“我说你做”等游戏,以玩促听,幼儿的有意注意和主动倾听能力得到锻炼,观察能力和交往能力进一步提高,一日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传话”是一个任务意识较强的游戏,教师给幼儿布置一些小任务,如到隔壁班拿一本XX书,给阿姨转达一件事等,提升幼儿的倾听能力和任务意识。
二、一日生活各环节是培养幼儿倾听习惯的重要途径
倾听作为一种双向的行为,在一日活动中,如果幼儿拥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他们获取语言、信息的能力就较强。教师作为活动的引导者,以尊重、欣赏、开放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幼儿,开展多样化的游戏活动,让幼儿主动倾听,乐意倾听。
晨间谈话时间,教师和幼儿设置“早间播报”,在播报的过程中幼儿需要先进行听的输入,再把听的信息进行内化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这就需要他们有目的、有意识的关注相关内容,其他幼儿也需要认真地听同伴的播报并进行讨论,幼儿与幼儿之间的话题让他们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对养成专注倾听的好习惯更有意义。
区角游戏为提升幼儿倾听能力创造了适宜的条件,它可以让幼儿在自由、宽松、温馨的环境中倾听与表达。在活动室布置“倾听小屋”、“聊天室”等,让幼儿在与教师、同伴、材料的相互作用下,愉快地与同伴、教师交流,对幼儿来说,有人愿意认真地听他讲话是对他最大的尊重。教师与幼儿一对一的交流时应注视幼儿的眼睛,面带微笑,不插话,认同他们的感受和需求,在倾听时与幼儿共情,并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通过持续的指导和练习,促进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
户外活动时,适合开展一些指令性的规则游戏,教师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运用不同的音量和语速锻炼幼儿快速听指令做动作。如游戏《好玩的椅子》,教师由慢到快变换不同的指令:“快跑、慢慢走”、“把肚子放到椅子上”、“一只手在地上,一只脚在椅子上”等,幼儿练习准确、及时的做出相应的动作,既锻炼了幼儿的体能,也为幼儿专注倾听提供机会,让他们知道该如何去倾听和回应。
一日生活中的自由活动等碎片时间,是师幼、幼幼个别交流或游戏的最佳时间,进行的方式灵活,简便易行,是幼儿学会积极主动倾听的好时机。
在培养幼儿倾听时,教师支持幼儿的想法和看法,让他们对自身和周围环境发出自己的声音。教师观察、记录幼儿的表现,分析、反思自身的教育行为习惯,以参与者的角色对待幼儿的感受和观点,在提升倾听能力的基础上支持幼儿深度学习。
三、借助自然界的奇妙声音建构幼儿辨析性倾听习惯
一日生活皆教育。在一日生活中,应坚持以儿童为本,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创设良好的倾听情境,多和幼儿对话,引发幼儿的倾听兴趣,把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
大自然就是活教材。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声音无处不在,悦耳动听的、嘈杂刺耳的,这些声音为幼儿提供了倾听的机会。教师可利用节日、季节的不同开展主题活动,和幼儿一起走进公园、社区、马路边等,鼓励幼儿寻找自然界中独特的声音,风声、雨声、蛙叫、虫鸣、蝉唱、汽车声、喇叭声······幼儿分辨着各种各样的声音,除了倾听,孩子们也有了畅所欲言的机会,他们自由、自信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观点,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听到的声音,既增加他们在倾听的积极性,又促进了与他人的对话和互动的机会。在鲜活的环境刺激下,幼儿的辨析性倾听能力显著提高。
教师应及时肯定幼儿良好的倾听行为,并进行鼓励和赞扬,师幼关系是幼儿园教育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和谐融洽的师幼关系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
四、家园配合,共同提升
家园共育能更好的提升教育的效果,家长与孩子交流时,应注意提供相对安静的倾听环境,专注与孩子的对话,关掉电视、电脑、手机等,和孩子保持眼神接触,身体面向他们,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集中注意力倾听。倾听是一个需要耐心的过程,家长和孩子交流时可提出倾听的要求,布置一些小任务,让幼儿有目的倾听,玩一些倾听的亲子小游戏,开展亲子共读活动,“二十一天倾听习惯”的打卡活动······通过不断重复的行为,良好倾听习惯慢慢养成。
家长在与孩子的互动中,也学会读懂孩子,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为幼儿做好榜样示范作用,在与人交流时安静倾听,不随便插嘴。倾听不仅是接收信息,孩子还要理解、辨析这些信息,这将有助于他们的学习、社交和人际关系的发展。此外,家长应多肯定孩子的努力,发现他们的优势和长处,让幼儿体验倾听带来的成功喜悦,在亲子沟通时学会聆听孩子的心声,重视孩子的感受,让情感共鸣,远比说教和指责的效果更好。 倾听是修养、是尊重,是心灵的沟通,在一日活动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对话和倾听,保持开放的心态,乐意倾听他们的问题、疑惑和需求。培养孩子积极倾听的能力需要时间和耐心,持续的指导和实践可以帮助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倾听能力,提升他们的沟通水平和交往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