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用快乐教学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

浅谈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用快乐教学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

作 者:张青山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第一中学 021000)

[摘   要]快乐教学法在不同科目、不同专业有所开设,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当前教学体系当中。本文从高中体育教学的角度,来剖析快乐教学法的实施策略,旨在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关键词]快乐教学法  高中 体育教学 终身 意识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日益增强,体育健身将伴随每个人的日常生活。近年来学生身体素质被全社会关注!如何增强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在体育教学研讨中被提了出来。
一、培养高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学生体育意志薄弱。目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体育意志普遍薄弱,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缺乏长期进行体育锻炼的恒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缺乏,使其参加校内体育活动变得更加被动,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大大地降低。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未来能够主动的参与各种社会体育锻炼,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也阻碍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2. 受生理特点影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由于高中阶段的女同学,尤其是高年级的女生,在这一时期的性特征相比较男同学而言表现的相对明显,进而致使其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动作相对于以往而言变的较为拙笨,对一些技巧性较强的体育活动在思想上会产生些许的顾虑,在参加体育活动时惰性思想表现的尤其明显。
3. 学生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高中阶段的学生,不仅要面临紧张的课业学习,同时还要面对高考升学的巨大压力,学生为了能够在考试中获得理想的成绩,而不得不将大多数的课下时间放在对文化课的学习上,轻视甚至放弃参加体育锻炼,影响其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二、应用快乐教学法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
快乐教学法,是在高中体育教学当中融入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它将愉悦体育课堂、引发学生体育兴趣、确保学生全面掌握有关体育的知识与技能作为其主要教学目标。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当中实施快乐教学,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精选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内容不仅要兼顾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而且还要同其身心特点相结合,以满足学生现实体育所需。比如大众所熟知的篮球,其蕴藏了大量技战术,在短时间之内,不可能做到每样都教授,必须根据学生的需求与基础,选择具有实用性的内容进行体育教学。比如针对篮球运球技术,对大多数女生而言,可将重点放在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与运球急起急停之类,而背后运球、运球后转身与胯下运球相对来讲,动作难度稍偏大,可适当的简单介绍。另外,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具体体育项目的锻炼,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体育理论方面知识的教育,使学生在认识上对终身体育的理念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进而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 充分发挥学生在体育课程当中的主体性地位。快乐体育教学法重视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内因作用也即主体作用的发挥。重视学生主体性地位,维持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与兴趣是提高体育教学效率的必要手段,这是快乐体育理论的观点。从学生的发展情况来看,动机与兴趣是组成其人格特征的重要构成部分。除此之外,由于学生体育学习的学习方式、个体心理、追求目标与学习基础均存在着一定差异,因而教师必须最大程度上适应学生体育学习的需要,积极引导与鼓励学生,做到因材施材,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证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提供坚强的情感保障。
3. 追求学生个性发展,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体育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双向多边的活动。快乐教学法强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存在着信息双向交流的关系,必须构建和谐的生生、师生关系。快乐体育教学认为,体育教学的目标主要是促进学生个体呈现和谐发展。快乐体育教学可促进学生自身个性和谐发展,从而帮助广大学生提高参与体育运动乐趣与挖掘运动潜力,实现良性循环。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是相辅相成的,他们在增强学生体质基础之下,还可全面促进学生心理素质、智力水平等方面的发展。
4. 体育教师专业技能的不断更新与加强。 教师优美大方、规范化的示范性动作,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享受。合理安排课程内容、讲解通俗易懂、多样化的练习措施更能够吸引学生进行学习的兴趣。就高中体育教师而言,必须保持良好的运动水平与健康状态,经常锻炼身体,不断进行体育知识的学习与更新,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保持课程的趣味性,做到情景交融,确保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当中可以得到一定愉快的运动体验与情感体验,进而产生强烈体育学习欲望。在体育教学环节,教师必须注重因材施材,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对不同学生制订不同要求,最大程度上确保每个学生可以享受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如果学生在运动过程出现失误,教师也应该及时发现,并对其给予纠正,这种启发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体育学习效率,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参考文献
[1] 汪晓赞,季浏,秦海权,等.契约学习法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准实验研究——以上海市第一中学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
[2] 戴晶晶.分层式教学方式在新课改情况下高中体育教育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2(16).
[3] 沈日新.泰州市实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有感于“泰州市高中体育教学能手比赛”[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12).
[4] 方小梅,于玉军.江苏省普通高中体育教师年龄、性别现状及其对体操类项目教学的影响[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5] 王永胜, 刘建平, 商勇; 普通高校大学生对体育课学习态度的研究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2 年 05 期
[6] 朱性民; 在健美操教学中培养女大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探讨 [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7 年 0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