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浅谈“双减下的幼小衔接
作 者:王童鑫 刘建伟
(清华附小成志幼儿园,北京 100010)
大
中
小
摘 要: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它是幼儿能力发展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目的是帮助幼儿从幼儿教育阶段顺利地过渡到小学教育阶段,并且更好地适应小学的生活与学习。基于此,本文针对“双减"政策下幼小衔接进行探讨。 关键词:双减政策;幼小衔接;实践对策
一、认识幼小衔接,回归快乐童年“双减”政策中
小学阶段教师应坚持零起点原则,而幼儿教育应杜绝出现小学化的倾向。因此,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幼儿园与小学需要以此为基础,立足于零起点视角,构建合适的教育目标,找准幼小衔接的教育方向。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幼儿教师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在为其提供教学指导时,应杜绝拔苗助长的思想,不能过多地灌输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但同时,教师也要认识到,零起点教育并不代表什么都不做,只一味地带领幼儿开展游戏活动或者讲故事活动,而是要立足于小学学科知识的零起点,尽量为幼儿营造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幼儿在这一氛围下卸下身心负担,更加顺利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促进自身全面发展,为小学入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培养科学意识,明确教育定位
1.定位幼小衔接工作,奠定教育基础:自“双减”政策颁布以来,幼儿园方面出现的最大变化在于,大班幼儿的流失率出现了变化。由此可见,“双减”政策的推出,让很多教育工作者及幼儿家长都改变了对幼小衔接的认识。但从客观分析来看,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够意识到这一点,由于家庭观念与教育环境存在一定的区别,所以仍旧有部分家长没有认识到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也没有真正地配合幼儿园。比如,部分家长会过多地将重心转移到工作方面,将孩子的教育工作全盘交付给幼儿园;部分家长教育思想比较陈旧,会过多地重视智育,忽视了德育。针对这些问题,需要由幼儿教师着重解决。同时,幼儿教师应该找准自身在幼小衔接工作中的定位,明确自身需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对幼儿来说,教师并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思想的引导者。所以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多种不同的手段向家长传递与幼小衔接相关的信息,如开展家长讲座、建立家园宣传栏等,让家长认识到幼小衔接的价值。
2.小学搭建沟通桥梁,促进幼小衔接: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往往起到主要引导作用的都是幼儿园,幼儿园通常会主动地与小学搭建沟通的桥梁,如会带领幼儿进入小学校园,了解校园的风景,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幼小衔接工作的质量,小学教师需要积极主动地改变自身的认识,明确自身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小学方面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第一,要主动地与幼儿园沟通交流,通过实际考察调研的方式,了解幼儿园的活动内容、学习内容以及幼儿园所设定的一些作息时间,根据这些内容适当地调整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及作息安排,也可通过这一方式更加准确地把握幼儿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变化。第二,可以多联系幼儿园教师,保持稳定且密切的联系。比如,利用互联网工具构成社交关系,及时通过网络交流有关于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的一些政策或者信息。双方教师可以多与幼儿沟通,了解他们在幼儿园或者小学里的事情。对顺利过渡到一年级的小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并及时地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幼儿园教师,共同分析,拟定合适的幼小衔接方案,及时地解决幼儿入小学后的适应问题,缓解其压力。
三、家园形成合力,共同参与衔接在近年来的教育工作中
部分家长都存在一个教育误区,认为越早地引导孩子学习知识,就越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但某种程度上这种方式相当于揠苗助长。虽然在“双减”出台后,我国一直要求降低学生的课业负担与身心压力,但有部分幼儿园在教育工作中仍旧会存在小学化的发展趋势,部分家长也会因此而产生较高的压力。深入分析来看,导致家长产生焦虑和压力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对幼小衔接理念有错误认识。幼小衔接并不是要让幼儿提前掌握小学阶段的知识,所以作为新时代的家长一定要认真理解幼小衔接的内涵,多方面地培养幼儿的各项能力,使幼儿可以更好地进入小学生活,以良好的学习习惯、浓厚的学习兴趣与较高的身心素质,迎接小学对自己的挑战。此外,教育工作者以及幼儿家长应科学认识幼儿的大脑发育规律。比如,幼儿园阶段的幼儿均在3~6岁这一年龄段,幼儿的大脑正处于发育阶段,其思考问题的方法与所形成的思维与成年人之间有明显的区别。所以,教育工作者不能急于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比如,引导幼儿了解4+3这个算式,很多幼儿并不会掌握其内在的本质,只是通过数数、掰手指头的方式得到结果,这是其大脑发育所形成的规律。如果在这一阶段教师或者家长过度地设计一些难度偏高的任务,不仅不利于幼儿的成长,还会损伤其大脑。另外,教师也不能过度地扩大识字量,而要通过引导幼儿阅读绘本、阅读故事书的方式,循序渐进地使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慢慢地了解一些字词。
“双减"下的幼小衔接要结合幼儿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实施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远离过早接触小学化内容的危害,让幼儿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轻松、自主地获得健康、愉悦、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谷小平“.双减”背景下区域幼小衔接的再认识[J].今日教育,2022(Z1)
[2]黄冬玲,韦柳莹“.双减”背景下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教育观察,2022,1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