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感恩教育行动研究

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感恩教育行动研究

作 者:魏 昭 (甘肃省永登县武胜驿镇初级中学,甘肃 永登 730317)

 摘   要:经济快速发展进程中,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镇,大人外出务工,孩子留在老家成为留守儿童,常年缺少家长陪伴成为了普遍现象。农村留守儿童虽然不属于问题儿童,但是在其成长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品德与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加强对留守儿童思想教育一直是农村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思想教育中感恩教育为着眼点,深入探讨针对农村留守中学生群体开展感恩教育的实施策略,旨在提高农村留守中学生情感意识和道德修养,使留守儿童学会情感表达,学会感恩。

关键词:农村;留守中学生;感恩教育
农村留守中学生群体由于家长外出务工,并不能时常陪伴在身边,面对青春期情绪的波动与青春迷茫,很多留守学生滋生出强烈的叛逆心理,对父母、对他人缺乏感恩之心,无法在情感上形成认同,衍生出许多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农村学校要对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情况实施全程管理,加强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做好留守学生的感恩教育工作,促进农村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一、针对农村留守中学生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感恩教育是指通过感恩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爱的教育,使其能够对他人、社会、自然给予的帮助形成情感认同,从而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农村留守中学生长期与父母两地分居,无法与父母正常共同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由家中长辈代为监管或单亲抚养,导致留守中学生存在一定情感缺失,很容易在青春期阶段对父母、对生活、对社会、对他人滋生出怨怼,出现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严重扭曲。对留守中学生开展感恩教育,一方面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尊师重道、孝敬长辈,使学生树立起感恩意识,另一方面借助感恩教育对留守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来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以更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身边的事物,感恩父母与他人付出,积极将感恩思想最终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学会用行为表达情感,促进留守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农村留守中学生感恩教育开展策略
(一)创设教育情境,调动情感体验
感恩教育是以爱为核心的情感教育和思想教育。针对留守中学生群体开展感恩教育,要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与学习特点,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渴望,使学生结合自身的情感态度体验来理解感恩,学习感恩。老师可以在感恩教育中引入情境教学法,借助微课、多媒体课件等视频教育资源,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将学生代入家长的视角,直面生活中的无奈与心酸,使学生对家长外出务工将孩子留守在老家的行为予以理解,在了解家长外出务工的辛劳与回家后对孩子渴望亲近的心理拥有感同身受的体会。老师巧妙利用视频资源为学生呈现出真实的生活情境,父母背井离乡的外出务工是生活所迫,是无可奈何,是为了家庭和孩子,为了以后美好的生活,用父母的辛劳触动学生稚嫩的心灵,缓解学生对家庭情感缺失的怨怼,使学生感受到父母对子女深沉的爱,逐渐形成感恩意识。
(二)了解学生心理,给予专项指导
感恩意识形成不能一蹴而就,是一个持续渗透和引导的过程。农村老师不能采用教条的说教方式,需要从学生心理需求和心理特征出发,给予专业指导,针对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的学生可以考虑采取一对一心理辅导方式,结合学生实际心理诉求,有的放矢地渗透感恩教育,避免感恩教育流于形式和表面。比如有的留守中学生由家中长辈隔代监管,青春期有些迷茫长辈听不懂也未能给予帮助,在情感上觉得父母丢下了自己,自己觉得孤单无助,久而久之对家长就只剩下埋怨,觉得父母不陪在身边就是不爱自己的表现。老师了解到学生对家长、家庭教育存在负面情绪后,引导学生尝试换位思考,用做选择题的方式来代位选择。家长不外出务工结果会怎样,家长外出务工带着孩子一起会怎样,不带着孩子一起务工会怎样,家长节假日留在城里挣钱和回家探望老人孩子分别会怎样。老师用一对一的倾心指导,既最大限度支持学生的人文关怀诉求,同时也悄悄将感恩教育融入其中,使学生在拥有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进而从不理解父母,埋怨父母背井离乡的行为,到理解父母,感恩父母的辛劳付出,对父母外出务工造成的陪伴缺失和情感缺失予以理解。
(三)组织实践活动,渗透感恩思想
在农村留守中学生感恩教育实施过程中,老师既要提高学生情感认同,指导学生形成感恩意识,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将感恩思想落实在实际行动上,用生活行为表达对父母、对他人的感恩之情,形成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的良好德育效果。老师可以将“感恩”作为活动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动来提高感恩教育实效,将感恩思想扎根学生心里,推动学生从思想到行为积极践行感恩思想,发自内心表达出对家人、对他人、对老师、对社会的感恩之心。在“感恩”主题活动中,老师带领学生学习《感恩的心》这首曲目,用手语舞蹈和歌唱表演为主题活动做好开场,接着学生们讲述以演讲的方式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难忘的故事,用故事分享形式唤醒学生对父母的浓烈情感,使学生更深刻体会到人间最珍贵的爱莫过于父母对子女的爱,最无私的情感莫过于父母对子女的情感,对无私而伟大的就是父爱和母爱,将感恩主题活动推向了高潮。接着老师用快问快答来搭建孩子与家长的情感互动桥梁,用家长对孩子的了解与孩子与家长的了解做对比,强化学生对家长的情感依赖,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进一步增强了感恩意识,提高了留守中学生感恩教育实效。
总结
感恩教育以情感教育为抓手,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与情感诉求,积极探索多种感恩思想融入方式,通过持续、有效地感恩教育渗透,使留守学生逐渐学会感恩,并勇敢地去表达对他人的感恩之情,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实现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谢蕙丞.浅谈新形势下山区留守儿童的感恩教育[J].作家天地.2021(21):131-132.
[2]赵丽苑.农村留守儿童感恩教育研究[J].甘肃教育.2019(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