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减缓衔接坡度
作 者:马艳钰 刘建伟
(清华附小成志幼儿园,北京 100010)
大
中
小
摘 要: 3-6岁是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基的重要阶段,也是为幼儿做好入学准备的关键阶段。帮助幼儿科学做好入学准备,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时儿童早期成长过程中一次重要的转折,幼儿园要“送一程再送一程”,小学要“接一站再接一站”,实现幼小衔接,减缓衔接的坡度。 关键词:入学准备;学习特点;行为习惯;自理能力;时间观念;学习习惯
幼小衔接应该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要关注儿童发展的连续性、整体性、可持续性。《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准备为目标,围绕幼儿入学所需的关键素质,提出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四个方面的内容。身心准备包括向往入学、情绪良好、喜欢运动、动作协调四个方面,生活准备需要具备良好的生活习惯、基本的生活自理、安全防护、参与劳动的意识,其也是入学准备的基础,社会准备分别是交往合作、诚实守规、具备任务意识、热爱集体,其是指幼儿需要在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主要包括呵护幼儿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产生积极地学习兴趣、储备好基础的学习能力。
一、了解儿童的学习特点
常常能够听到家长们的对幼升小所面临的一些顾虑和疑问,比如进入小学后,如何调整孩子的心理状态?孩子没有接触过拼音,识字量也不多,进入小学后,会不会跟不上呢?我家孩子平时做事情不主动,到了小学之后,不会主动喝水怎么办?幼儿园老师每天都会提醒孩子,到了小学,老师还会经常提醒吗?首先要了解一年级孩子的学习特点:
(一)从玩中学到学中学
幼儿园是以健康、语言、艺术、科学、社会五大领域为主,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主要以游戏为基础,而在小学中要逐步转变为学习者,从玩中学变为学中学。
(二)思维处于具象思维方式
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均不相同,且思维方式也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逻辑性思维发展的阶段,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还是要培养幼儿的思维方式。
(三)专注力不持久
小学一节课是40分钟,我家孩子坐不住怎么办?这个问题困扰着很多的家长,担心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去学习更多知识,在幼儿园每个年龄段集体活动的时间都不一样,小班是15-20分钟,中班是20-25分钟,大班是25-30分钟,活动也是在游戏中进行的,而小学的课堂培养的更多的是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在理解中进行学习,因此,需要培养幼儿的专注力。
(四)自制力还没形成
在幼儿园中,有老师的提醒,在家中有家长的提醒,但到了小学之后,幼儿需要自己的事情自己的做,而这种习惯往往还没有达到,在家中也更加需要家长着重培养,制作小计划鼓励幼儿自己完成。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培养孩子倾听习惯
倾听是一种礼貌,也是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在生活中,帮助幼儿养成倾听的习惯,首先成人要以身作则,认真倾听孩子的话语,并积极作出回应,为孩子做好榜样;明确倾听的要求,无论老师还是小朋友说话都要放下手中的东西,眼睛看着对方,认真倾听。
(二)培养孩子承受习惯
现在孩子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教育方式,进入到小学,老师的教育方式方法肯定大有不同,孩子需要一个心理的过渡期,家长应有意识地给孩子进行心理教育,心理适应教育、挫折教育等,逐渐的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
三、培养孩子的任务习惯及自理能力
孩子入学后,许多事情要自己做,要更加独立自主,在学校的一天都将要自己完成所有的事情,比如:削铅笔、系鞋带、主动喝水、吃饭、整理书包等等,在家也要培养幼儿自主做事情,帮助幼儿做好过渡工作。
孩子在家中、学校中都会有一些作业任务,家长可以培养孩子自己独立完成,适当的时侯家长要积极鼓励孩子,使孩子更加爱上小学生活。
四、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与幼儿园有所不同,时间、形式等等都有所不同,带孩子梳理小学生的时间安排,建立时间安排表,包括起床、吃早餐、上幼儿园、午休、回家、吃晚餐、睡觉等,或者也可以写关于寒暑假的时间安排,总而言之,就是让孩子了解知道,他做的任何事情都能够用时间来做好安排,调整好作息习惯,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应该做的事情。
在小学的生活中,作业对孩子的挑战最大,他们要按时上学放学、按时完成作业,时间观念也越发重要,但小朋友还不具备遵守时间的自觉性,家长和教师通过恰当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孩子建立清晰的时间概念,提高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共同关注幼儿的时间观念发展,形成家园共育的合力。为幼儿的未来生活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按时完成作业开始,利用沙漏、计时器等工具,帮助小朋友建立时间观念。
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方法和兴趣
(一)激发调动“成为小学生”的愿望
在关心孩子入学准备是否充分的同时,也要调动孩子的成为小学生愿望,让孩子感受到升班的光荣和自豪感,不断欣赏和鼓励孩子“你长大了”“小学生真厉害”等等,带着孩子选选新学习用品和书包,增强些仪式感,带孩子进行倒计时将兴奋的情绪转化为憧憬。
(二)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加有利于孩子学习成效,形成孩子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孩子终生受益。
在幼小衔接三年的长程准备中,成志宝宝与“身心健康,经典阅读、良好习惯”为友,与“微笑,感谢,赞美”为伴,形成了“健康、阳光、乐学”的样态,伴随他们走向未来的小学生活!
参考文献
[1]李昌玉. 浅析幼小衔接中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策略[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六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2023:714-718.
[2]文家粉.家校合作背景下,幼儿园大班时间观念培养策略J].家长,2023(19):49-51.
[3]谢萌.基于幼小衔接阶段幼儿时间观念的培养策略[J].家长,2022(33):162-1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