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以剪纸为载体创新幼儿园艺术活动形式

以剪纸为载体创新幼儿园艺术活动形式

作 者:丁 瑜 (颍州区莲花路幼儿园,安徽 阜阳 236000)

 摘   要:剪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艺术的重要代表。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融入剪纸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幼儿的日常活动体验,还能给幼儿一定的艺术享受,促进其在园快乐度的提升。利用剪纸活动,满足幼儿的成长需求,传播民间艺术,有利于幼儿教育的优化升级。

关键词:剪纸;幼儿园;艺术;动手;活动
前言
剪纸,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民间传统艺术的重要代表,独具魅力和特色。将剪纸引入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不仅丰富了幼儿园的教学内容,还给幼儿各项潜能的开发提供了新的路径。剪纸活动,并不是让幼儿剪出大师级的作品,而是通过简单的图案激发幼儿对于剪纸艺术的热爱,通过对剪纸的欣赏,了解剪纸大师,从这里感受剪纸的美妙,从而爱上剪纸,感受剪纸的美好,甚至产生成为大师的梦想,实现人生的价值。幼儿细小的梦想,是对未来伟大梦想的铺垫,有助于幼儿更好地实现中国梦。开展多元化的剪纸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审美力,有利于幼儿园课程活动的系统化和现代化。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剪纸兴趣
幼儿年龄小,在剪纸活动初期因为动作能力受限,积极性不高,剪纸时有些束手无措。因此,教师要利用情境教学法,给幼儿足够的情境支撑,让幼儿借助个人生活经历,拉近自己与剪纸活动之间的距离,建立剪纸兴趣。当教师在活动场地创设生动的情境后,幼儿的剪纸积极性陡然提升,在解读剪纸任务和学习剪纸技能时,更加主动。在引导幼儿了解剪纸艺术和学习剪纸技巧之时,教师要对个人教学用语进行情境化处理,使课堂情境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
比如,在引导幼儿学习“对折”操作之时,教师可以这样表达:小朋友们,让你们手中的纸宝宝的头和脚碰到一起,再用小剪刀剪出一个大嘴巴。这样的表达能够激发幼儿的思维,促使幼儿一边听一边操作。又如在活动初期,教师会组织幼儿用不同颜色的卡纸剪出不同的形状,一边剪一边认识颜色和形状。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组织幼儿观看与颜色、形状相关的动画,从中获得丰富的信息和指导。在动手剪纸之时,便有更多的认知作为支撑。重视情境的打造,有利于剪纸活动成为幼儿园内常见的艺术活动形式,成为幼儿喜爱的实践活动。
二、加强引导,培养幼儿剪纸技能
自由剪纸,是尊重幼儿想法,促进幼儿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活动方法,然而前提是幼儿要具备一定的剪纸认知和剪纸技能,比如沿线剪、目测剪等基本技能,这样幼儿就可以将剪纸和自己熟悉的折纸活动结合在一起,剪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当教师允许幼儿自由发挥时,有人会自主裁剪出一块面包、一个碗、一个书包、一朵花,还有人会将纸剪碎,放在一起,说是雪花。在自由剪纸时,幼儿是快乐的,自由的,教师则需要通过适当的指导,让幼儿在自由的剪纸活动中收获一些技能。
教师可以将技术学习和自由创作结合在一起。当发现幼儿想要创作一幅画,用不同颜色的纸剪出画中不同的元素时,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剪纸贴画活动,让幼儿用剪纸、粘贴的方式完成一幅画作。有的幼儿选择动物园主题的画,在剪动物的笼子时,需要练习沿线剪技能,在剪小动物时,需要练习目测剪的技能。有的幼儿选择家为主题的画作,需要沿线剪下画作中的房子、太阳和篱笆,再将一个个元素贴到喜欢的卡纸上。有的幼儿提出“老师,我能不能在贴纸旁边画上自己喜欢的小花边”这样的想法,教师也要大方赞许,鼓励小朋友主动创作,促进幼儿将自己的情感和注意力放在剪纸活动上,帮助幼儿实现自我成长目标。
三、丰富形式,给予幼儿成功体验
幼儿教育方式多种多样,教师要不断设计新的学习活动形式,保持幼儿的学习兴趣。剪纸活动,不只是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载体,更是培养幼儿学习能力和交际能力的载体。教师可以组织合作学习活动,让幼儿与自己的小伙伴一起完成剪纸学习任务,共同商讨最佳的裁剪方案,在沟通中提高交际能力,丰富交际技巧。在剪纸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对幼儿做好剪刀的安全使用教育,时刻把幼儿的安全放在首位,给幼儿创设安全的环境,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教师要教导幼儿在使用剪刀时,要选择圆头的安全剪刀;在传递剪刀时,要自己握住剪刀头,把剪刀手柄递给同伴;在使用中不要打闹,更不要手持剪刀挥舞、打闹。在对幼儿做好安全教育之后,才能开展幼儿剪纸活动。
比如在母亲节,教师可以让幼儿以剪纸为手段,创作班级母亲节活动的装饰品,鼓励幼儿几人一组,设计具有独特风格和意义的装饰品。有的小组在商讨后以爱心为主要形状,有的小组商讨会尝试剪出长发人像。在剪纸过程中,幼儿们会遇到各种问题,有不同的想法。一起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决出最优方案,使幼儿成为独立的问题解决者,才能促进幼儿个人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教师在幼儿无法解决问题时,主动上前给予引导,并肯定幼儿之前的合作成果。
结语
剪纸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代表,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剪纸活动,可以让幼儿更好地了解民间剪纸艺术,激发幼儿动脑、动手的兴趣,让幼儿有更好的创造力,同时,幼儿也能够养成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良好习惯,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在教育创新发展的今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全面思考剪纸的教育价值,利用剪纸活动丰富幼儿园艺术活动类型,培养幼儿的活动参与积极性和动手实践能力,为幼儿的成长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汪敏. 传承中国民间艺术培养幼儿剪纸能力 ——幼儿剪纸活动初探[J]. 科教导刊,2019(3):154-155.
[2]史思瑶. 大班幼儿剪纸艺术活动的开展策略[J]. 新课程研究,2023(3):83-85.
[3]丁燕丽. 幼儿园剪纸艺术的渗透与教育活动实施策略[J]. 读与写,2021,18(27):252.
[4]谢静. 剪纸艺术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探讨[J]. 中外交流,2021,28(5):62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