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跨学科教学问题策略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跨学科教学问题策略

作 者:曹冬慧 (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第二中学,青海 德令哈 817009)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任务群”和“整合学习”等新概念的提出,使得跨学科教学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跨学科教学注重学科之间的横向连接,注重知识结构的综合,特别是在语言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方面,它的优势更加明显。然而,跨学科教学仅仅是众多教学模式中的一种,它是否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还有赖于跨学科课程的开发、教师的教学应用水平以及教师的教学观念的改变。基于此,本文就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跨学科教学问题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跨学科教学
引言
在“跨学科”教育思想的指引下,探索式学习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语文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更适合以跨学科的思想来建构和发展。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跨领域语文探究式教学具备了实践依据,在实践操作中,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选择教学内容、注重个别学生、掌握语言文字标准等都与跨学科探究教学密切相关,也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重点关注跨学科教学,寻找多样化的教学途径,将其他学科元素与语文教学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一、整合跨学科教育资源
在学科教学中,要充分挖掘主题资源的重要性。首先,要明确跨学科是对已有教科书的扩充,而不是单纯的解构或对基本教材的放弃。在大语文观的基础上,以教材文本为基础,运用发散式的思考方法,以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为中心,将学生的个人学习需要、知识背景和其他与课文有关的学科知识进行拓展。其次,在教学资源的整合上,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完成其提出的教学目标,同时又不能对教科书的内容系统进行改动。在跨学科教学中,“资源集成”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备课,但是在跨学科教学中 ,这种备课超越了一般的备课,更多地体现了创造性,摆脱了对语言教科书的束缚,采用“拿来主义”的方式,将其他学科、学科、网络、人文等知识进行整合,从而形成一个立体的知识网络。所以,要成功地进行跨学科教学,就要从对材料的把握、知识的全面性、情境的艺术性、课堂的科学性等方面考虑。
二、将艺术教学与语文教学融合在一起
语言的美不同于音乐和艺术,它是一种语言符号的抽象性美。在阅读时,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要在脑海中构建一幅美丽的图画。同样,在作文中,学生也要以文字形式来表现时间和空间的画面感,这是一种把“美”从抽象转换到具体的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可以在跨学科学习中形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引入音乐、艺术等方面的内容,有利于学生的这种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比如,在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中,文中描述了一幅人间仙境般的美景,但若没有丰富的想象空间,单凭文字中的抽象语言,学生很难直观想象到这一场景,也就无法理解诗词、韵律和意境,语言的美感体验自然会大打折扣。所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把音乐和美术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真实的感受和想象的感觉联系起来,创建一个新的艺术形象,配合适当的音乐,用绘画的方式使学生感到无限魅力。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熟练运用“通感”这种修辞手段,做到语言和音乐的有机统一。另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写作任务,使他们能够在音乐、美术等艺术领域中获得灵感,将这些直观的艺术表现为文字,培养一种审美欣赏和创造的核心素养。
三、将历史教学与语文教学融合在一起
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要继承和发扬中华的优秀传统、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了解并吸纳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扩大自己的文化眼界,增强自己的文化意识,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文化自信,从而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并掌握作品所处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弄清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动机,掌握作者的生活、情感体验等各个方面的知识,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更好地进行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例如学生在学习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这首古诗词时,为了深入挖掘本首诗的人文思想和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自信心,语文教师可以与历史学科相结合,为学生讲解当时候的历史背景,了解文天祥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条件中写下的这首诗,让学生在了解文天祥这个人的同时清楚地明白当时的历史情况,学习诗人的高尚品质,在此基础上,传承并发扬我国的优秀历史文化。
四、将地理学科与语文学科融合在一起
跨学科就是以学科为先导,以教学内容的扩展和教学策略的更新为特征,从教材的角度来看,不能仅限于课本上所列的教材,而应扩大阅读范围,进行多学科交叉的学习。语文教师可以参考 STEM课程对数学、物理等学科的运用思想,把地理学科的内容融合进去,并设计出一些探究任务,使学生能够运用语文学科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在任务情境中解决特定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所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一般能力都进行了综合和内化,进而发展成自己的核心素养[1]。
例如,在学习《愚公移山》时,在充分肯定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地理、交通等交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王屋太行山地区现代交通运输系统进行研究,让学生突破文本思维的限制,辩证地分析愚公是不是有更好更省力的办法来解决交通问题,认识到懒人经济也是促进科技创新、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重要力量。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交叉学科”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是对传统的分科教学进行综合和创新,体现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大语文观。实施跨学科的语言教学思想,可以很好地突破陈旧的分科、独立的教学观念,打破学科屏障,实现资源共享,既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又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提高了教材的开发能力,让语文的教学和科研取得了“入其内,不出其外”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单雪萍.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跨学科教学问题研究[J].甘肃教育.2023(04):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