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探析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探析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作 者:曹建峰 (泰兴师范附属小学教育集团大庆分校,江苏 泰兴 225400)

 摘   要:语文学科是思维基础,更是思维的载体,良好的语文素养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清晰地思考问题,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以当前小学高段语文教学现状来看,语文素养的培养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简要阐述了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深入探讨了如何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几点具体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段;语文教学;语文素养;培养策略
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课程,但过去语文教学过于关注学业成绩,忽视了语文的育人价值。新时期,语文教师应转变观念,发掘语文教材的人文元素,融入课外人文素材,将人文教育融入语文教学。随着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应认识到此举的重要意义,推动人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发掘人文元素,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发展。素质教育工作开展以来,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存在差异化。在小学高段阶段,学生的个体差异逐渐显现,有些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理解能力较弱、阅读能力不足等问题。同时,由于学习压力问题,学生除了语文课外还有其他学科的学习任务,导致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时间和精力有所分散。另一方面,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也会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造成影响,一些地区或学校的语文教育条件相对较好,而另一些地区或学校的语文教育条件相对较差。
一、培养小学高段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以及批判思维能力等。在小学高段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要能够准确、流畅、得体地进行语言表达。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训练,学生可以掌握正确的语言用法,丰富词汇量,提高语法水平,从而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其次,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只有通过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学生才能够真正领会作者的意图和思想。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阅读,如课外阅读、经典文本阅读等,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培养其对文本深入思考的能力。此外,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也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文学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欣赏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同时,通过分析文学作品的情节、人物形象、意象等,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批判思维能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评价和创造能力[1]。
二、如何培养小学高段学生语文素养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素质教育背景下,在小学语文高段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更加注重学生的语文素养,着重引导学生在价值理念方面的树立,充分关注其内在能力。其中,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同时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使其在满足感中积累更多的词汇和素材,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为此,教师需要。为小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读物选择,例如丰富多样的图书、故事书以及报纸杂志以及各种题材和难度的书籍等。为了提升学生课外阅读的规律性,教师可以建立一个每天专门用来阅读的固定时间段,例如大课间阅读、最后一节课阅读等,使学生养成每天坚持阅读的习惯。为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对文字的兴趣和热爱,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趣味性阅读活动,鼓励学生多读经典文学作品和优秀的非虚构作品,丰富课外阅读经验,检验学生阅读成果。教师可以组织一场“四大名著”阅读比赛,学生可以选取多种形式参赛,例如“四大名著经典故事讲解”、“四大名著读后感”、“最受欢迎的人物画”等等,学生分别以朗读、写作、绘画等形式展现自己的阅读成果[2]。
(二)采用层次化教学
由于年龄和心智的影响,小学生在理解、记忆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导致其语文学习效果参差不齐。为了提升整体学习效率、培养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可以采取层次化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能力,将学习目标分为基础目标和拓展目标。基础目标适合大部分学生,拓展目标则可以挑战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学习古诗词如《泊船瓜洲》时,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阅读任务,基础任务为熟读诗词并背诵、进阶任务为理解诗词内容并叙述诗中故事、拓展任务为了解诗词背后例如情感表达和写作背景等。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小组,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弱势学生可以从优势学生中得到指导和帮助,同时也可以提高优势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对学生完成知识的学习有重要意义。本着学科育人的现代化教学理念,小学高段教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灌输式教育,逐渐从成绩需求偏向素质需求,而是更加倾向于学生自身的能力水平教育和培养。语文学科是其余各大学科的基础,在小学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始,提升学生的词汇积累,锻炼其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情绪,采取层次化教学为不同学生提供不同指导,使全体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及时弥补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锻炼思维、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小燕.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策略[J].新教育,2023,(23):
[2]卢玉英.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启迪与智慧(上),20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