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舞蹈教学中融入音乐教学的意义研究
作 者:陈艳艳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第一中学264400
大
中
小
摘要:随着综合能力培养在教育领域的日益重视,高中舞蹈教学已逐渐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由于舞蹈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身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因此受到许多高中学生的喜爱。在高中舞蹈教学中,将音乐元素融入其中,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高效教学策略,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教育意义。将音乐教育与舞蹈教学结合起来可以让高中生感受到不同风格和流派的艺术魅力,进而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使其能够更加全面地发展自身的综合能力。本文旨在探讨将音乐教学融入高中舞蹈教学中的意义,以及其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影响,从而深入挖掘音乐教学在舞蹈教学中的价值。 关键词:舞蹈教学;音乐教学;高中教育
引言:高中舞蹈教育在现代艺术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对学生身体素质、审美能力和演示表达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该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重视对高中生进行舞蹈教育。然而,传统的舞蹈教学过于强调技巧和形式,而忽视了对艺术内涵的培养,这一点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将音乐元素与舞蹈相结合,不仅能丰富舞蹈教学内容,而且还能够有效提高高中生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热爱舞蹈。因此,将音乐教学融入高中舞蹈教学中,已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高中舞蹈教学中融入音乐教学的理论基础 1.1探讨融合理念在教育理论视角下的应用与实践讨 在高中舞蹈教学中融入音乐教学的理论基础之一,是以教育理论视角为基础的融合思想。音乐教育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对提升高中生学习兴趣有重要作用。融合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采用跨学科的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和培养其综合能力为目标。教师需要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对学生的发展方向以及未来走向有更为明确的认识。通过融合教学,学生可以在多个学科领域中进行联想、对比和综合,从而实现知识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在舞蹈课堂上运用音乐教学方法也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艺术之美和生活之乐。将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有机融合,以跨学科的方式为高中舞蹈教学注入更丰富、更综合的学习体验。 1.2 舞蹈教育与音乐教育的共性与差异 作为艺术教育的两个重要分支,舞蹈教育和音乐教育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之处,但在其他方面则存在差异。在对它们进行比较研究时,要注意两者的异同点。首要的是,舞蹈和音乐皆属于表演艺术范畴,二者共享着相同的表达方式和艺术表达方式。其次,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形式,而音乐则是通过声音来表现人的情绪与感情的一门综合艺术。这两个领域都致力于情感的传递、艺术形式的表达以及创造力的培养,这是它们共同的关注点。其次,舞蹈是一种肢体运动与音响结合在一起的表演形式,能够将动作之美展现出来,而音乐则是通过声音来表现感情、传达思想和抒发情绪。除了舞蹈和音乐,学生还需要接受身体和听觉方面的训练,以培养他们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然而,舞蹈教育与音乐教育在某些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舞蹈强调身体动作技巧和空间表达,而音乐则注重声音的旋律、节奏和和声,两者在内容上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在教学方式方面,舞蹈倾向于强调实践性和体验性,而音乐则更注重培高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听觉感知能力。
二、高中舞蹈教学中融入音乐教学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2.1根据所学学科的特性,确立教学的目标 为了将音乐教学有机地融入高中舞蹈教学中,必须根据舞蹈和音乐学科的独特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策略。舞蹈与音乐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艺术形式,但二者又存在一定的联系。舞蹈的目标涵盖了技巧训练、动作表达和身体协调等多个方面,而音乐的目标则包括对旋律的认知、对节奏的感知以及对音乐的理解。另外,在进行舞蹈教学时也要注意与其他科目之间的联系。教师应当综合考虑舞蹈和音乐学科的多个方面,以制定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具体教学目标为目标。 2.2营造具有音乐舞蹈氛围的场景 为了实现音乐与舞蹈的完美融合,教师可以构建音乐舞蹈的情境,即通过挑选适宜的音乐作品和舞蹈主题,将舞蹈和音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这种情境下,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舞蹈技巧,还要使其能够体会到舞蹈艺术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教师能够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感知舞蹈所传递的情感和表达方式,同时借助舞蹈来演绎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情感。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舞蹈情境的体验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课堂当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构建音乐舞蹈的情境,能够提升学生对于舞蹈和音乐之间相互关联的理解和认知水平。 2.3 设计综合性学习任务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将舞蹈和音乐的技能、知识和情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达到更全面、更深入的学习。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又能提高他们对舞蹈艺术的鉴赏力和创造力。要求学生对音乐中的旋律和节奏进行深入分析,以便运用舞蹈动作来表达其情感和思想;要求学生以音乐所蕴含的情感为媒介,深入挖掘舞蹈所蕴含的内在意义;要求学生以舞蹈为媒介,将音乐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舞蹈与音乐知识融合教学的主要方式,也就是将舞蹈和音乐相互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通过参与综合性学习任务,学生能够深刻领悟舞蹈和音乐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
三、高中舞蹈教学中融入音乐教学的意义 3.1 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将音乐教学融入高中舞蹈教学,其中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可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通过舞蹈与音乐的互相交融,学生在舞蹈作品的鉴赏与创作中,既要审美评价舞蹈的运动与造型,又要从中体会与领悟旋律,节奏与情感表达。这种跨界融合,培养学生综合审美能力和艺术作品欣赏能力。 3.2 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 融舞蹈与音乐教学于一体,能够培养学生艺术情感。音乐是一种表达感情的媒介,舞蹈可以通过肢体的运动与姿势抒发感情。通过让学生感受并表达舞蹈过程中音乐蕴含的情感,并将音乐情感融入舞蹈表演中将之中,能够提高学生对艺术情感的体验能力与表达能力。 3.3 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融合舞蹈与音乐的教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舞蹈与音乐的交融过程中学生需要舞伴,乐器演奏者等舞蹈团队成员密切合作与配合。他们之间不仅需要相互联系,在舞蹈动作和音乐节奏上保持统一,更需要相互理解和支持,共同完成艺术创作的目的。这种团队合作能力发展了学生交流,协调,领导等各方面的能力,也为其今后社交及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四、结论 高中舞蹈教学中融入音乐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教学有效融合,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促进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在高中舞蹈教学中积极推行音乐教学融合是非常必要而且可行的。
参考文献 【1】陈东云.“芦笙长鼓舞”融入高校舞蹈教学中的价值及音乐形态研究[J].音乐创作,2017 【2】李雪燕.中学音乐教学中融入舞蹈元素的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81. 【3】王冰心.音乐教学中融入舞蹈元素的意义与策略研究[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129,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