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办高校共青团基层团支部思想引领工作探索
作 者:刘晓迪
(天津天狮学院,天津 武清区 301700)
大
中
小
摘 要:民办高校共青团基层团支部在校园中担负着引领青年学生思想的重要职责。在民办高校这个特殊的教育环境中,其发挥的作用尤为关键。团支部不仅是实现党的青年政策、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力量,也是构建健康校园文化、推动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部门。团组织通过各类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能够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此外,作为青年学生的密切伙伴,团支部更能够了解到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困惑,为解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确保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平稳与健康。 关键词:民办高校;共青团基层团支部;思想引领
当前,民办高校已经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公立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具有更为灵活的管理体制和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的需求。但与此同时,由于受制于资金、师资和管理等多方面的限制,民办高校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和问题,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为此,深入探讨民办高校共青团基层团支部如何进行思想引领工作,不仅关乎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是保障我国高等教育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民办高校共青团的现状
在目前的社会背景下,民办高校共青团的现状展现出一些亮眼的成绩和显而易见的困境。在这个特殊的教育领域,民办高校通常拥有更大的灵活性与创新性,其共青团组织在服务学生、组织活动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诸多富有创意和针对性的活动让青年学生在学术、思想、道德和实践各个方面得到了全面的培养。然而,另一方面的现实是,由于资源相对有限,民办高校的共青团组织在开展工作时往往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例如,在师资力量、经费投入、活动空间和材料配备等方面常常不如公立高校来得充足和完善。此外,由于部分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和专业设置较为职业化和实用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引领工作亦面临着不小的挑战。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在民办高校中确保共青团组织的思想引领工作得以有序、有效地开展,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在此基础上,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交相辉映,共同为民办高校共青团的建设和发展指明方向。
二、思想引领的重要性
(一)思想引领在团组织中的核心地位
思想引领在团组织中占据核心地位,因为它直接关联到青年一代的价值观塑造和精神面貌的塑造。团组织作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其在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当前社会,面对价值观的多元化、社会观念的多变化,青年学生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因此,团组织的思想引领工作不仅能够为青年学生提供清晰的方向指引,帮助他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准则,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校园的思想安全和文化稳定。从而保证学生在一个健康向上的环境中成长,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进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从宏观角度看,团组织的思想引领工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思想引领对青年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作用
思想引领在青年学生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尤其在青春期这一关键的身心发展阶段,他们面临着身份认同的探寻和价值观的确立。在这一过程中,思想引领起到了明灯的角色,照亮前方的道路,协助青年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理解社会,并在众多的价值观中做出明智的选择。优秀的思想引领能够帮助青年学生在面对生活的多种诱惑和困扰时,保持坚定的信仰和正确的价值追求,促进其健康的人格发展。进一步来说,这一过程不仅塑造了学生的内在精神世界,也将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产生深远的影响。当青年学生在健康的思想引领下形成稳固的价值观后,这些价值观将成为他们判断是非、做决策的基石,并在一定程度上指引着他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向,进而积极地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三)思想引领在塑造校园文化中的重要性
思想引领在塑造校园文化中展现出极为关键的重要性。强有力的思想引领不仅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价值坐标,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品质。鲜明的校园文化在思想引领的熏陶下更加能够突显出其积极、健康和向上的特质。例如,通过举办各类文化、科技、体育等活动,积极推广先进文化和科学思想,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有益身心的文化实践中,从而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再比如,通过深入开展各类思想教育活动,可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些健康的校园文化在滋润着学生的心灵的同时,也将他们凝聚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共同的价值追求和文化认同,进一步强化了校园文化的内聚力。同时,积极的校园文化也会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展现学校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教育教学成果,为社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三、民办高校共青团基层团支部的思想引领工作实践
(一)思想引领工作的具体措施
在民办高校共青团基层团支部的思想引领工作实践中,多元化和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尤显关键。首先,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演讲比赛、主题团日活动和思想交流会等,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积极的文化环境,以激发青年学生的思想活力和创造热情。其次,实施严格的组织生活制度,定期开展团组织生活、集中学习和思想教育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确保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走样、不走偏。再者,强化团员的制度教育,将共青团的基本知识、发展历程和工作方法等内容纳入新团员入团教育的重要环节,使团员在明确团的性质和任务的基础上,增强“四有”新时代青年的肩负感和责任感。此外,深化团课建设,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团课活动,激发团员的学习兴趣,提高其政治理论水平。同时,积极推动团员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志愿服务、实践探究等形式,促使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行动中去,实现知行合一。再者,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通过职业发展讲座、职场体验等活动,引导团员明确个人发展目标,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后,加强与各类社会组织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拓宽团员的视野,提升其社会责任感。在这一系列的措施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拓展民办高校共青团基层团支部在思想引领工作中的深度和广度。
(二)创新的思想引领模式和途径
创新的思想引领模式和途径在民办高校共青团基层团支部的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信息化时代下,青年学生面临的外部环境日新月异,多渠道、多角度的创新模式变得尤为重要。一方面,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利用新媒体和互联网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利用社交媒体、线上论坛和网络课程等平台,传播正能量信息,开展线上互动交流,搭建起直接有效的沟通桥梁。另一方面,强化体验式、参与式的教育模式,如组织实践活动、社会调查、参访学习等,让学生在实际的社会实践中感悟、学习和成长,确保其在亲身体验中获取真知。同时,通过主题化、系列化的活动设计,如主题文化周、系列讲座、主题实践活动等,丰富团组织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吸引更多学生的参与和关注。此外,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学生关心的问题和实际需求,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引导,比如就学生普遍关心的就业问题、心理压力问题等,展开系列讨论和教育活动。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倡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营造宽松、民主、平等的组织氛围。
结束语
展望未来,民办高校共青团基层团支部的思想引领工作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在不断变革的社会环境中,如何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创新工作方式与方法,更精准地进行思想引领,无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将需要持续深化理论学习,不断优化工作模式,同时借助科技手段,拓宽工作平台,确保其在新时代下继续焕发出勃勃生机,引导青年一代肩负起建设现代化社会的重任,共同谱写新时代青年运动的辉煌篇章。
参考文献
[1]陈泽峰,何玮,喻凯.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基层团支部思想引领能力探析[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19(01):93-97.DOI:10.16350/j.cnki.cn12-1442/g4.2019.01.019.
[2]林蕾,刘瑾,周安盛.基于团支部的高校共青团在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中的作用及对策[J].才智,2018(24):97.
[3]李瑞静.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及工作路径探析[J].现代交际,2016(14):191-192.
作者简介:
姓名:刘晓迪,出生年月:1997年6月,性别:男,民族:汉,籍贯: 天津,职称:助理政工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单位:天津天狮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