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校管理育人实践探索研究 ——以高校的基层学生管理部门为例
作 者:孙 艳 李佳卿 陈 浩
(北京城市学院,北京 顺义区 100083)
大
中
小
摘 要:高校基层的管理育人实践对学生的影响直接且深远,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其重点在基层组织的管理育人实践。某高校高校基层学生管理部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深入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育人理念,遵循育人规律,探索科学管理模式治理有方、繁荣校园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氛围、提升学生管理队伍水平管理到位、打通全过程育人环节,不断优化管理育人体系,开展了生动的管理育人实践,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校基层;管理育人
“管理育人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方面, 也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1]管理育人的实践成效对学生的影响直接且深远,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需要在管理育人上下功夫,其中的重点问题就是高校基层的管理组织建设。[2]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管理育人是一个重要环节。提升高校管理育人成效,亟须把育人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广大师生提升思想道德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一、高校管理育人实践的开展
(一)探索科学的管理模式,保障管理育人实效
科学的管理育人制度能够对广大师生进行积极引导,让制度更好体现关怀温度、德育深度和育人高度,持续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是管理育人实效的保障。作为学生管理部门的负责同志最好有管理学、心理学和长期一线辅导员工作的经验,便于发挥管理专业的优势,有利于形成学生管理育人模式。某高校的学生基层管理部门,形成了134的管理模式。依托目标管理OKR这“1”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效能考核工具来激发团队动力,与团队成员充分讨论制定绩效考核目标,过程中进行跟踪指导,对于结果及时复盘和反馈。设立“3”个1管理机制:一是1横到边的职能模块负责制,因岗设人、因岗施策,编制业务模块的应知应会,压实责任,守好“责任田”;二是1纵到底的年级组长负责制,给大一到大四每个年级组长提供平台,增强激励,完善“责任链”,守好“一段渠”;三是1对到人的带班师父制:为该部门兼职带班辅导员和新入职辅导员配备带班师父,这一制度起到了很好的传帮带作用,加强了团队凝聚力,形成了互帮互助的团队氛围。形成“4”环节的管理闭环,重部署、落实、跟踪、反馈的四个环节闭环管理,各项工作落实、落细,成效突出。
(二)繁荣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管理育人的良好氛围
发挥党团组织的优势统筹推进大学生主题教育品牌建设,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做到入学教育有深度、毕业教育有温度、日常教育有广度。开展校园微旅行、新生杯篮球比赛、棋类大赛、荧光夜跑等特色鲜明的活动,繁荣了校园文化;精心设计主题党、团日活动:开展“争做模范带头 绽放美丽青春”团日活动,“ 改革开放葆初心 砥砺前行记使命 ”为主题的红色论坛等活动,创新管理育人工作的新方法,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为学生搭建多元化的成长平台,涵养向上向善的校园文化。通过网络平台推荐和展示优质学习活动和榜样,建立学风建设的“网络微阵地”发挥领学、促学作用。
(三)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提升管理育人实效
高效科学的学生管理团队,是提升管理育人实效的关键,高效科学的团队需要重视辅导员个人职业的发展和团队职业能力的提升,致力于打造专业。工作中需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辅导员职业发展调研和基层管理部门工作意见的评价,加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反馈。鼓励辅导员参与各项培训,组织工作研讨,提升专业化水平。聚焦管理实践中的真问题,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开展相应的课题研究。此为学生骨干参与高校管理服务的模式也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探索。加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服务的力度,激发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服务的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和群体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
(四)打通全过程育人环节,夯实管理育人实效
管理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齐抓共管、多环节相互配合。立足学生需求,加强多部门系统联动,多措并举开展管理育人工作。工作中需要紧紧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目标,使管理工作与教育教学同向同行,形成了良好的育人合力。学生管理办公室发挥育人合力,整合育人资源,有效实现内外部资源的统合。内部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发挥党学团就业各职能模块的作用,协同配合、合力攻关,形成了党建带团建促班建的生动教育实践。教务科和学工办通力合作,信息共享,学院建立的快速响应机制,辅导员与专业教师沟通紧密,配合默契,第一、二课程相互协同,家校联动,共同关注迟到缺勤学生、学困生、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等,有效实现了教育的合力。管理育人贯穿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内容融入学生“思想引导、学业指导、心理辅导、行为引导、就业指导”全环节。
二、高校管理育人实践思考
就该校的育人实践来看,经过几年的探索,已经凝聚了大量的共识,逐渐构建了管理与人的工作体质,在推进管理育人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解决。
管理育人的前进步调与学生需求不完全匹配,如信息化建设,一站式服务等,各部门落实管理育人的执行力不同,合力优势不够明显。当然这也是当前高校管理育人的普遍性问题。 如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
1、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所有管理者的认知“自觉”,从上到下,一以贯之,基层管理部门更好落好落细。
2、优化制度设计,加强制度保障。作为基层管理部门,一是落实好上级的各项制度,二是需要因地制宜,根据本部门实际,按照上级的各项制度细化优化,通过现实发现的问题,了解学生的需求,加强制度设计的“以人为本”。
3、优化部门联动机制,通过调研、座谈、交流会等形式强化部门协同,凝聚育人共识,强化育人合力。将好的联动机制固化下来,探索好的信息共享方式,如共享文档实时共享重要非保密信息。
4、找准管理和服务的平衡点,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以“服务”为核心摸准学生需求,提升管理服务质效。在一站式服务社区建设的大格局下,找准着力点,提升服务质量,回应学生关切,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和实际困难。
参考文献
[1]朱珠 , 庄森 . “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管理育人协同机制探究 [J]. 高等农业教育, 2021(3): 70-74.
[2]吴卉.高校基层管理育人实践研究 ——基于“支部建在连上”思想的融入 [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2(21):20-22
[3]王杨.加强高校管理育人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J].思想理论教育,2019(12):107-111.
作者简介:
孙艳(1983—),女,北京城市学院信息学工办主任,副教授,管理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