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小学思政课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挥育人功能
作 者:王金才
(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第三小学,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大
中
小
本文系:鄂尔多斯教育学科“十四五”规划课题:《 小学思政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育人功能研究 》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2022JGH037 摘 要:在小学思政教育地位不断提高的今天,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思政课堂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已经成为思政教学的重要目标。开拓全新的思政教学思路,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成为小学生头脑中的精神财富,才能提升当代小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中华儿女成为自强不息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关键词:小学;传统文化;思政;课堂;内容
前言
在社会文明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被更多人士所关注与认可。利用传统文化在小学思政课堂中的渗透,向思政教育工作中注入更多能量,有利于思政教学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全面开发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将思政教学实践活动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陶冶当代小学生的思想情操,是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的关键。
一、开发丰富课程资源,在思政课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一直都是思政课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从其近几年来的融合情况来看,传统文化的传承目标并没有完全达成。教师对传统文化内容的重视力度不足,教学方法过于单一,都影响了传统文化的渗透效果。作为课堂内容的组织者,教师是促成传统文化与思政学科内容、活动融合的主导者,在备课环节,教师要反复阅读思政教材,吃透教材上的内容,并明确传统文化的融合切入点,提高小学生对传统文化观念的认可度。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才能拓展传统文化的融入方式。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明确思政课的发展方向和传统文化的融入目标,是促成二者融会贯通的前提。
首先,教师要关注爱国主义课程资源的开发。在当前推行的小学思政教材中,有许多教学内容都与爱国主义相关,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思想也十分关键。教师可以从思政教学内容入手,搜集更为丰富的爱国主义传统文化内容。在讲解到爱国主义相关的单元时,可以给小学生们讲一讲中华民族发展不同阶段的民族英雄,让学生一边听故事一边理解爱国主义思想,并在听完故事后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给学生丰富的思政学习支撑,并重视学生个性化心得体会的分享,才能让小学生真正理念爱国主义的真正要义。
其次,教师要关注感恩思想课程资源的开发。尊师重道,感恩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感恩相关的内容,在思政教材中所占比例较大。在拓展课程资源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分享广为流传的孝亲故事,并让学生思考个人生活中的孝亲瞬间,促进学生从传统文化内容中得到思想上的启迪,在讲述自己受父母、老师、朋友关照的故事时,建立感恩观念,形成懂得感恩的品质。
二、创新课堂教学情境,在思政课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受到小学生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等因素的影响,传统文化在思政课堂中的渗透仍有较多困难。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较为表面,很多小学生看到、听到“传统”二字便会产生心理负担,无法通过自主思考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作为小学思政教育工作者,要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消化传统文化内涵,让情境成为一种教学资源,陪伴小学生进入到传统文化的世界。
像在讲解“团团圆圆过中秋”这一节内容时,二年级的小学生知道“中秋节”这一名词,也知道在中秋节大家要团聚一堂,吃月饼这些习俗。但小学生并不了解中秋的来源,实际意义和文化内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让小学生接触更为生动直观的内容,在情境中联系教材知识,对中秋节产生新的认知。透过传统文化现象,理解思政课本中的字字句句,在下一个中秋节,带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去庆祝。又如在讲解“传统游戏我会玩”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传统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度参与课堂活动,于游戏中收获合作、友善等品质,成为更好的自己。
三、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在思政课中结合优秀传统文化
生活,是思政教学内容的来源,也应当成为学生获取思政内容的实践基础。在小学思政课堂中,教师要关注生活化资源的使用,促进学生关注自己的家乡,利用个性化的乡土文化,拉近小学生与思政课程的距离,让每一位小学生都感受到传统文化就在身边,与每一个人生活、成长密切相关。在思政课堂中植入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可以从乡土文化自信的培养开始。
教师可以收集好乡土文化相关的资料,在思政课堂中展示给小学生,让小学生换个角度看待自己的家乡,发现家乡的美,不要总是觉得外国的月亮比较圆。像在讲解“我爱家乡的山与水”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下载乡土景观纪录片,在思政课堂中与小学生一起观看。面对漂亮的风景,小学生不禁发出一声声赞叹,在观看后,教师提出“今天看到的家乡与你心中的家乡有什么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发现家乡的美好,并发自内心地夸赞家乡,建立更为浓厚的乡土情绪。由乡土延伸至国家,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营造良好的思政课堂氛围,才能让小学生获得思想上的洗礼。
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小学思政教学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不仅能够拓展课程资源,还能激发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对传统文化有新的认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大胆创新,引入新的教学资源,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让小学生们透过思政学习关注社会生活。每一次创新,都是教育进步的契机。在新的教育环境下做出教学思想和行为上的转变,有利于思政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
参考文献
[1]梁德光. 传统文化背景下小学思政教育的开展探究[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11):234-235.
[2]曹颖. 关于传统文化在小学思政教育中融入的一些思考[J]. 新课程,2021(15):26.
[3]陈云燕. 浅谈小学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J]. 南北桥,2021(3):119.
[4]马玉萍. 小学思政课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J]. 家长(上旬刊),2021(12):97-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