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传统游戏在幼儿园中的教育价值
作 者:林 琳
(德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幼儿园,山东 德州 253029)
大
中
小
摘 要:将游戏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形式是新课改后幼儿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式的教学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加深其对所学内容的了解,且动手、动脑参与游戏的过程有助于新课标中促进幼儿学识、思维、能力、身心同步发展这一课程要求的实现。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应在明确幼儿游戏教学价值的同时精选游戏形式及内容,而传统游戏不只是一种游戏,更是文化、生活、思想的凝结,将其作为幼儿园游戏教学的素材,对幼儿的发展将大有裨益。本文以传统游戏在幼儿园中的教育价值为题展开讨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游戏;幼儿园;教育价值
引言
与现代游戏相比,传统游戏的流程和规则更加简单,对游戏道具、场地也没有特殊要求,就幼儿的认知水平、理解及接受能力而言,这样的游戏更加地通俗易懂,且游戏教学又是新课改后幼儿园中一种重要的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形式,开展游戏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增进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通过参与游戏的过程增强其身体素质,锻炼孩子的灵敏性、反应力、肢体协调能力等,因此,是否能够将传统游戏作为一种新的幼儿游戏教学素材,优化游戏教学方案设计成为新课改后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
一、传统游戏在幼儿园中的教育价值
(一)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团结互助精神
就幼儿的认知水平、身体素质、理解及接受能力而言,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其在完成某项任务时都需要与其他伙伴进行配合,而此时,是否具备良好的交流和沟通能力,是否具备协作意识,是否懂得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与现代游戏相比,传统游戏对道具的依赖性较小,在游戏过程中为了胜利幼儿不仅要在了解规则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同时也要寻求小伙伴的帮助,而在寻求帮助的过程中,其首先要向同伴说明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其次要与其共同寻求解决困难的办法,这一过程能够让其更好地感受“团队”与“合作”的魅力,从而达成培养其团队互助精神的目的。
以“老鹰抓小鸡”这一传统游戏为例,在游戏过程中,身为“老鹰”的幼儿需要思考如何才能抓住“小鸡”,而作为“母鸡”则要保护身后的“小鸡”,为了避免“老鹰”的抓捕,“母鸡”及“小鸡”会自行组成一个团体,主动思考“老鹰会从哪面袭来?怎样才能保护自己的伙伴不被其抓走?”,这样的传统游戏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更好的享受游戏的快乐,同样能够助力幼儿思维能力的提高,培养其团队互助精神、团队协作意识及能力。
(二)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应变能力
与现代游戏不同,传统游戏对游戏场地、道具等没有特殊要求,大多数传统游戏需要幼儿独立完成的,而此时对是否具备良好的动手能力,在游戏中是否能够灵活应变就显得更为重要。因而,在幼儿参与传统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其应变能力也会逐渐增强。
例如:作为一种传统游戏,“丢手绢”就需要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灵活应变,当小伙伴将手绢丢在某一名幼儿背后的时候,这名幼儿就需要立刻起身追赶丢手绢的人,而其他幼儿也需要提防追赶他人的幼儿突然将手绢丢在自己身后,在游戏过程中,幼儿需要时刻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这对于培养幼儿的应变能力,提升其肌肉的灵敏性和肢体协调能力都将大有裨益。
(三)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俗语有云“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幼儿漫长的人生旅程中,父母的陪伴是其积极面对各种艰难险阻,砥砺前行的动力源泉。为了让幼儿拥有快乐的童年,积极践行性爱课改促进幼儿学识、思维、能力、身心全面发展的要求,近年来幼儿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不仅采用了游戏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同时也提出了家校共育这一指导思想,希望家长能够在情感教育、思想教育等方面发挥其作用,保障幼儿的全面发展。而想要确保家庭教育价值的最大化,就需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当代家长大多是在传统游戏的陪伴下长大的,对传统游戏有着足够的了解,因此以传统游戏为媒介,搭建幼儿与家长互相沟通的桥梁,不仅可以让幼儿拥有快乐的童年,同时也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促进幼儿学识、思维、能力、身心的全面发展。
例如:鼓励幼儿家长与幼儿一起踢毽子、玩跳绳,不仅能够锻炼身体,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增强其肢体协调能力和肌肉灵敏度,同时也能提升幼儿与家长之间的亲密关系,填补过去因幼儿家长无法陪伴幼儿而造成其内心的“缺口”。
(四)有助于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
随着教改工作的持续深入,以游戏为媒介开展幼儿教学已经成为现阶段幼儿园中一种常见的教学活动组织形式,而与现代游戏相比,传统游戏的自由度更高,规则也更加简单,运动量较大且对幼儿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就幼儿的身体素质、理解和接受能力而言,在游戏过程中其可能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倘若幼儿教师能够给予其正确的引导,不仅能增强其体魄,同时也能促使其养成不怕困难、积极探索、敢于挑战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以“跳竹竿”这一传统游戏为例,该游戏规则简单,虽然有此种规定幼儿只需要从竹竿上有序地穿过即可,但想要完成这一游戏却并不简单,幼儿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同时在“跳”的过程中要克服心中对运动中竹竿的恐惧,要仔细观察竹竿“动”的规律,并要在掌握其规律的基础上大胆尝试,不能因一次的失败而气馁,要勇敢地挑战自己的“软肋”,直至掌握跳竹竿的技巧,在这一过程中,其在不断“跌倒”“爬起”的过程中养成了良好的心理品质。
(五)能够深化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严格意义上来说,传统游戏不仅是一种“游戏”,其同样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例如:关于“风筝”的记录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且风筝最开始并不是一种游戏刀具,其主要是用于军事侦察,而以风筝作为幼儿园游戏教学的素材,引导幼儿“做风筝”“放风筝”,不仅能够培养其动手能力,同样能够增进其对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了解,这与新课改后促进幼儿学识、身心、思维、能力全面发展的要求不谋而合。
二、新时期传统游戏融入幼儿园教育的创新方法
(一)创新游戏材料,带给幼儿新的游戏体验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与过去相比,新时代的幼儿教学不仅要确保幼儿能够拥有快乐的童年,同样要在增强幼儿体魄的同时培养其创新精神、创造力等,保障其全面发展。因此,在将传统游戏作为幼儿园游戏教学的素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幼儿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采用“创新型”的游戏材料来完成游戏,以此来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例如:棋类游戏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游戏,如“狼吃羊”“五子棋”等,这些传统的棋类游戏不仅趣味性十足,且为获取最终胜利,幼儿需要开动脑筋,“见招拆招”,在这一过程中其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会实现进一步的提高。在开展此类传统游戏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以身边的物品为游戏道具,如将瓶盖、小石子等作为棋盘上的棋子,在土地上、白纸上画出棋盘,因地制宜,随时随地的进行游戏,这样不仅能够利用传统游戏让幼儿快乐地玩耍,同时也能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创造力,保障其全面发展。
(二)精选游戏场地,让幼儿尽情地快乐游戏
一直以来,传统游戏都不会特别强调游戏场地,而基于新课改后优化游戏教学方案设计,助力幼儿学识、思维、能力、身心全面发展的要求,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精选游戏场地的方法提高游戏的难度,助力幼儿的全面发展。
例如;过去,“踢沙包”这一游戏没有场地的限制,幼儿可以自由发挥,而基于新课改幼儿教学标准的变化,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精选游戏场地,如以呼啦圈为踢沙包的范围,幼儿需要在圈内踢沙包,如若沙包落地或双脚出圈则游戏结束,这样游戏难度大大提高,幼儿需要在规则的约束下进行游戏,不仅能够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同时也能锻炼其思维能力,提高游戏的难度和趣味性。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小组合作游戏这样的方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保障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创新游戏形式和玩法
为了带给幼儿更加丰富的游戏体验,满足新时代幼儿的精神需求,幼儿教师可以对游戏形式及玩法进行创新,带给幼儿足够的新鲜感,吸引幼儿的注意,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在游戏中获得学识、思维、能力、身心的全面发展。
以“老狼老狼几点了”这一传统游戏创新为例,教师可以将某一地点划定为小羊的家,在“老狼”抓捕小羊时,小羊在“家”中可以短暂的躲避抓捕,但“家”中的小羊有个数和时间限制,此外,还可以增加“自救环节”,小羊需要通过表演节目等方式来进行自救,以此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助力幼儿的全面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传统游戏在幼儿园的教育价值的论述,作为新时期的幼儿教师应在掌握其教育价值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创新幼儿材料、场地、形式及方法,保障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明珠. 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实践探索[J]. 读写算, 2020(29).
[2]赵志娟.将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教育教学[J].天津教育, 2019(26).
[3]辛有宁.论传统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和应用[J]幼教论坛.2019(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