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玩中学科学,让一个游戏翘起你的科学世界 ——浅谈游戏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开发与应用
作 者:马嘉碧
(北滘镇马龙小学,广东 佛山 528399)
大
中
小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对学生科学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科学教师要重点围绕新课标进行课改和创新,例如设计出一系列情境游戏、闯关游戏、合作游戏、编程游戏、模拟游戏等游戏化教学的课改方案,进一步突出新课标对学生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和态度责任构建的需要,从而让课程教学的质量、效率实现实质性的提升。 一、游戏化教学融入课堂的意义
(一)什么是游戏化教学
在《新课程》指导下,游戏化教学是教师因材施教,依据学生特有的认知特点,设计出具有创造性、生活性、趣味性和情境性的教学游戏(如图1)。
(二)游戏化教学的意义
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在儿童的教育中,一直扮演着挖掘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角色。它不仅具有趣味性、形象性、互动性、开放性、人文性、科学性,更重要的还具有教育性。对学生而言,游戏化教学可以让他们“抗被动、抗懒惰、抗离群、抗厌烦、抗疑难”,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发展。对教师而言,丰富课堂、快乐课堂都是我们梦寐以求的,高效达到三维目标。游戏化科学教学的意义,如图2。
二、游戏化教学开发的方向
(一)从理论层面上开发
根据《新课标》要求,根据各年级各班级学生的特点,精选教育内容,设计游戏活动方案,整合与收集教学资源,整理出融入校情的科学游戏理论,还可以自编校本教材,如《玩中学科学》、《最好玩的科学游戏》等,深入研究游戏化教学,开展一系列的课题研究,使系统化的游戏化教学理念更有效地服务实践。
(二)从教师层面上开发
首先,应及时更新一线教师的教育观念,使观念与行动接轨;其次,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游戏开发能力与素养,最后,教师的研究力与行动力要保持平衡,形成一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力量。
(三)从课程评价层面上开发
在课程评价方式上应当建立激励性、发展性、诊断性、过程性的评价制度,游戏化教学的开发应该关注儿童的游戏需求,开发儿童的科学游戏生活世界。
(四)从技术层面上开发
1.开发STAEM和3D有关的课件与小游戏,让创客融入科学游戏化教学,使孩子们爱上科学。
2.开发并收集以微信、QQ等平台的科学游戏,如:开设公众号《科学游戏实验室》,定时发布科学游戏,师生或亲子可以利用微信、QQ等资源进行游戏化教学,还可以拍照、总结整理成文并分享智慧结晶到网络上。
3.开发有关科学游戏的手机APP软件,让孩子在手机上边玩游戏,边学习科学知识。
4.开发相关科学游戏的电脑软件,如:Scratch编程、3DONE设计等。
5.收集科学游戏并存于资源库:搜集资源的方式可以是网站(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一线教师可以共同合作建立小学科学游戏化教学专题资源网站,使小学科学游戏化教学得到更为广泛的推广和普及。)、书本(如:《让孩子着迷的科学游戏》)、综合电视节目(如:CCTV10的《我爱发明》)、网络媒体资源、向广大学生、家长搜集有意义的科学游戏等,搜集的游戏资源可以存放在云端(360云盘、百度网盘等),收集资源库后,还可以共享资源,有助于广大师生科学游戏化教学的践行。
(五)从内容层面开发
结合教材内容,创设适宜的科学游戏,游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一些会发光、发热、产生膨胀、有颜色变化、3D打印材料等来设计游戏,设计出形象、直观的科学游戏,易于被学生所感知与理解。
三、游戏化教学的应用实例与分析
科学游戏化教学可以渗透到科学活动课、观摩课、优质课、精品课、科学教师比赛、科学公开课、科学第二课堂兴趣小组、科技节、亲子科学活动、六一游园等活动。游戏化教学怎样才能成为教育的“利器”?如何使用它才能在教学中如鱼得水呢?
(一)以“情”动“情”,“玩”得开心
游戏中,教师需要创设丰富情境,再用适当的表情和真挚的感情激发学生参与游戏的热情,这就叫以“情”动“情”。我们可以通过展示图片、实物,通过讲故事、变魔术等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多种感官,促进他们主动地去观察事物的细微变化。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好奇心,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动真情”。
(二)洞破“人心”,“玩”得尽兴
“知彼”,才能“百胜”。例如,在磁铁的相关实验中,我给学生只提供了几种常规材料。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似乎“玩”得不够尽兴,于是,他们便提出:“老师,我们教室里的所有物体是不是都可以被磁铁吸引呢?”我说:“那你们可以试一试。”接着,学生便如火如荼地行动起来,只要能够触摸到的,他们都主动拿磁铁去吸一下,像女孩子的发卡、铅笔等。结果还发现了不少物体的效果比我事先提供的材料好得多。
(三)红娘搭线,“玩”出精彩
游戏要贴近生活,。如:游戏《捕捉色彩》,把光盘放进水里,调整和阳光的角度就可以看到“彩虹”,用画笔把它记录下来。学生在画出彩虹的游戏过程中,知道CD表面均匀分布的轨道可以将阳光分离,才能看到“彩虹”,该游戏充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使用3D版课件和3D打印材料,让学生玩一玩特别的材料,3D打印课件与材料可以成为“红娘”,3D打印材料像红娘搭线,课堂越搭越精彩,学生越玩越精彩。
(四)科技“创力”,“玩”得高级
游戏化教学中,可以开展一系列机器人教育游戏活动,可以开发一些机器人教育游戏,例如机器人迷宫、机器人拼图、机器人跳舞等。这可以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机器人技术和编程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空间认知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这些游戏可以通过在线平台或者机器人教育设备进行开发和使用,让孩子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游戏。
机器人趣味游戏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和娱乐体验,帮助他们了解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科技素养。
四、结论
在教学中,在游戏化教学应用的同时,不能拒绝其他教学形式的渗入,游戏化教学必须要有兼容性。只有这样,才能将游戏化教育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虽然在实际教学中开展与普及游戏化教学的难度较大,游戏化教学的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究与摸索,但是只要我们能勇于尝试,大胆改进,定会开辟出科学教学的新天地,让一个游戏翘起学生的科学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