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双减”下小学语文作业创新设计研究

“双减”下小学语文作业创新设计研究

作 者:程 军 (江苏省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江苏 兴化 225700)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双减政策的落实力度逐渐加大。在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了新的标准。改变语文教育工作者作业布置量大、质量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有更多收获。从题海战术的作业设计理念中走出来,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是实现高效教学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语文;作业;内容;质量;双减
前言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新课程标准的执行,双减政策的落地,规范了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和模式。在教学内容上追求多元化,在教学方法上追求灵活化,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学习感受,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是实现教书育人目标的关键。作业,是教学与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双减政策下做好作业设计工作,有效延伸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兴趣,能够转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现状。
一、创新作业形式,降低学习负担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部分教师依赖于教材的课后习题和配套的练习册,小学生也将抄写作业、单元练习等作为固定的作业内容。这样只有关注知识积累,不重视能力发展的作业形式,不利于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在创新作业形式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做尝试。
首先,教师可以尝试布置自主研究类的题目。在每堂课学习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总结课堂中所学习的内容,并结合自己认为的重难点设计作业题目。鼓励学生尝试自主设计问题,并回答问题,有利于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作业设计和作业完成活动中。教师也可以借助这样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反复学习课堂所学内容,巩固课本知识,发展个人主观能动性。比如在讲解《桂花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结束环节,尝试提出一个问题,为学生做好引导,像“《桂花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哪些角度描写桂花?”让学生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做出回答。以此为例,让学生想想自己是否可以提出几个这样的问题,并作为自己的个性化作业完成。
其次,教师可以设计课外拓展类型的作业。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但对于学生语文学科能力的发展来说仍是不够的。阅读量的提高,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要引导高年级的学生建立课外阅读理念,形成自主阅读和拓展的习惯。在设计语文作业时,要大胆超越教材,通过课后作业,让学生透过课堂看到更为广阔的文学世界。像在讲解《月是故乡明》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有许多以“月”“故乡”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与其相关的三篇文章,完成阅读,并评选出来最喜欢的一篇,回到课堂与大家分享。在这一作业的指导下,学生要从多篇阅读文章中选择几篇精读,也能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语文学习结合在一起,产生更加浓烈的语文学习情感。
二、开放作业空间,增强作业趣味
作业空间的开放,意味着学生语文作业单调性的逐渐消除。在布置小学语文作业时,教师要重视个人教学经验的总结,不再只重视复习、巩固等作业功能。双减政策下,教师要将学生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人,也是作业设计的主人。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设计语文作业,促进小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解决自己的学习问题。
首先,加强分层语文作业的设计。因材施教,是从孔子时代传承下来的优秀教学思想。每一位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不同,只有让每一位学生都在作业完成时发现与解决问题,拥有成功的学习体验,才能更客观地认识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像在讲解《将相和》这一课时,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教师可以让能力较为基础的学生在课后完成“流畅且有感悟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与作者传达的思想观念”这样的作业。让能力中等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课堂所学与个人理解,将文章复述出来。让能力较强的学生,根据《将相和》这篇文章传达的信息,完成个性写作任务。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获得相对应的发展,不仅彰显作业的个性特征,更具有公平性。
其次,加强生活化作业的设计。文字、语言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每时每刻被人们应用。在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与作业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更多的语言应用经验。像在学习“家乡的风俗”这一写作内容时,教师给学生一周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践调查,通过各类手段尽可能多地了解家乡风俗,为写作做准备,促进学生生活实践的丰富,以语文作业为媒介深入了解生活。
三、把握作业时间,感受学习轻松
减少作业完成的时间,是最直接的减负。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中,完成作业时间越少,心理感受就越轻松。教师可以将课后作业转换成为课堂互动,以课堂提问的形式帮助学生“消化”一些课后作业。
比如在讲解《故宫博物院》时,教师可以利用“故宫博物院常识大比拼”活动,在课堂中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和文化常识问题,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同时完成课后基础类练习题。这样一来,学生的课后作业便大幅度减少,他们可以高效利用个人时间,发展多项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带来的全新教育环境之下,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有效控制作业数量,提高作业质量。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开拓新的作业形式,逐渐开放作业空间,让学生在有效的作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收获学科知识和能力。越综合、多元、数量相当的作业,越能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快速成长起来。
参考文献
[1]田铮.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路径[J]. 林区教学,2023(3):108-112. 
[2]田小霞.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J]. 科普童话·原创,2023(2):68-70. D
[3]叶超轶.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J]. 新课程研究,2023(7):20-22.
[4]刘艳芳. "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高质量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J]. 课堂内外(初中版),2023(12):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