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高考化学复习建议

高考化学复习建议

作 者:惠俊虎 (陕西省安塞县高级中学 717400)

[摘   要]高考化学试题特点,“强化基础、结合实践、重视探究、注重思维”,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备考时努力做到强化学科基础,注意在应用中深化对概念和理论的理解,提高正确运用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能力;注重科学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引导培养学生观察、背景、分析、归纳等能力,训练学生通过分析处理题目所给信息,并综合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相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学科思想、归纳总结、知识主线、综合能力

高三复习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到了高三时,学生学习化学已经三、四年左右了,知识点都已经具备,但学生要整理知识却感到千头万绪无从入手。所以在复习时,如何指引学生“入门”,达到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提炼、迁移、探究等多方面的能力,以及必要的化学学习方法(比如对比法、模型法等)和学科学习思想(比如守衡思想、结构与性质思想等)等。使学生化学知识系统全面,解决问题得心应手。
化学教学应该是以知识构建为核心,以能力形成为目标,以教学支持为动力的教学过程。(一)教师方面,首先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讲解式课堂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对教材、学习资源的开发,注重对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师是学生探究活动的支持者以及学生遇到学习困惑时的帮助者。(二)学生方面,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和用多种方法通过不同的途径去探求知识,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决策能力大大增强。具体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1.分析高考化学试题的特点
1.1试题稳中有变,变中有新意。从整体上看,难度适中,更加贴近课改精神。试题不偏不怪,立足基础测试考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考点均为高中新课程核心知识和主干知识。选择题基础性强,主干知识覆盖面较广。
1.2主观题题目灵活新颖,凸显能力考查。新高考化学试题的导向对于新课程改革的影响有深远的意义,试题顺应了新课改对高中化学教学的要求,对今后的高中化学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高考化学试题保留了部分有生命力的传统题,没有出现“繁、难、偏、怪”的试题,体现了高考试题的连续性。
1.3体现基础性与综合性,考题体现学科内综合。根据新课程标准语考试大纲的精神,试题更多的是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计算、化学用语等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如26题集元素化合物知识、计算、化学用语等考核与一题,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要求学生能将化学信息按题设情景抽象归纳、总结出来,并能创造性的应用。27题综合考查学生化学反应原理知识,是综合程度很高的一道题对学生基本知识的广大有较高要求,题目处处体现新课程理念和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
1.4追求创新考查,突出潜能考查,体现时代性和探究性。高考化学主观题以能力立意,联系生活经验和社会、生产实际,运用新材料、营造新情景、设置新背景,设置题型较为新颖、情景陌生的试题,让考生在试题的背景下提取、分析信息,重新整合知识,获取解决问题的新思想和新方法,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复习无机物的建议
无机物在中学化学内容上占很大篇幅,无机物又比较零散,复习起来不是太容易。我们复习无机物要抓住主族元素的结构、性质和联系。我们在复习无机物时,可以请学生列举有关物质的知识点,如元素化合物中的典型物质——二氧化碳的复习,学生会提到有关二氧化碳的许多知识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知识点按结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用途、制备等进行分类,这样就微可以培养学生的收敛思维。使学生感悟到物质的许多知识点都可以归宿于结构、物性、化性、用途等等,它们之间是决定和反映的关系。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不仅熟悉二氧化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复习无机物的方法。举一反三学生也就可以按此归纳总结二氧化硫的知识,同时,学生又能找出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共性和特性,加深了对所复习内容的印象。
同时,在复习无机物时要特别注重四条主线,即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如物质变化包括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反应方程式、无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而能量变化主要包括化学能和热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化学能和电能之间的相互转化、能源的利用等等,而在能量变化过程中,又体现了物质的变化。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和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这两条主线。金属主线包括钠、(镁)、铝、铁、(铜)等,非金属主线包括氯、(溴、碘)氮、硫、及初中学习的氢、氧、(碳)。在复习无机物时注意这些主体知识,将会大大提高复习的效率。
高考对于元素化合物知识考核的比例下降,提升了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的考核,使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相互渗透、相互结合。重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数与形的结合能力、观察与思考并重。化学高考《考试说明》指出:要培养学生“将化学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工具,通过计算和推理(结合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高考化学试题中计算使用的数学思想主要有函数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其中数形结合思想,就是将复杂或抽象的数量关系与直观形象的图像在方法上互相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补充和转化的思想。考查学生的分析图像能力、计算能力、应用互相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充分体现了“考纲”对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能力的要求以及能将化学信息、化学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工具,通过计算和推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3.复习有机物的建议
有机化学的主要考点是:有机物分子式、结构式的确定;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官能团的性质与鉴别;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机反应的类型;有机合成等。有机化学复习要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同时找出各类官能团之间的相互转化 ,使各类有机物串成线,线连成网。建立官能团的转化关系使学生零星知识条理化、繁杂性质系统化、反应类型规律化、分析问题有序化。能容易识别有机物类别,顺利完成有机推断题、有机合成题。
对有机反应类型进行总结,有机反应多,反应复杂,但如果对反应进行分类,主要有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磺化、分子间脱水、水解、酯化等)、消去反应(卤代烃消去卤化氢和醇消去水)、氧化还原反应(去氢、加氧的氧化和加氢、去氧的还原)、聚合反应(加聚和缩聚)等。
在有机物的复习中,注重各类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即注重官能团之间的转化,是复习好有机物的关键。而《有机化学基础》模块考题(38题)没有出现前几年偏难的现象,也没有像往年一样出现较难理解的信息,所给信息明确,没有繁琐、庞杂的转化关系,考查有机合成最基本的合成思路。试题没有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结构式、复杂的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大大降低该模块考试的难度。
总之,结合高考化学试题特点、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要求,我们在高三化学复习中除了基本知识点的复习,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熟悉学科思想、观察与思考的能力。更要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创新精神和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善亮.复习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建议【J】.当代教育科学.2015,(2)37~40
[2]陆军.新课程化学教学的思考与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73~8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