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作 者:霍建秀
(德令哈市第一中学,青海 德令哈 817099)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现代教育不仅要求老师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注意对学生思想情感方面的引导。初中是学生思想和情感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比较敏感,情感价值还不完善,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情感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老师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把情感教育有效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也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价值观念
前言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还要注重对情感价值的培养和引导。和其他的科目相比,语文的情感体验相对来说更多一些,通过有效的情感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同时正确的情感教育也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老师对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不太重视,大多数老师更加注重对学生语文技能和知识的培养,有的老师虽然在教学中融入了情感教育但是由于方法不对,收效甚微,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把握初中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创造良好的情感教育氛围,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提高综合素养。
一、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情感素质
要做好情感教育,首先教师应该有良好的情感素养。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念,明白情感教育对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要善于研究和发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的元素,要善于创新教学方法,敢于采取新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活动,要对课文中的情感有深入的了解和感悟,刻苦钻研,只有这样才能利用好教材,找到发现作者蕴含的真正的情感价值,从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其次,老师要学会尊重和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学习情况,了解不同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只有这样才能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二、基于语文教材,明确情感目标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大多数文章都有深刻的情感因素,这些情感因素都可以作为情感教育的素材渗透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要仔细研究教材,从中挖掘有用的情感素材,从而明确情感教育的目标。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这一课时,老师可以把分析母亲对子女的爱作为情感教育的目标之一,引导学生去阅读课文,找出作者在文中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去描写母亲,文中哪些片段是表现母爱的,表现出母亲的哪些性格特点,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在阅读完成后,给学生留出时间去思考和体会文章所表现的情感。然后去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想想自己的母亲平时在生活中是什么样的,母亲的哪些行为体现出对子女、对家人的关心和关爱,面对母亲无私的付出,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如何回应等等?通过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思考,进一步加深对文章情感的理解,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三、利用网络条件,丰富情感体验
在语文教学中文字描述是占有大部分篇幅的,如果只靠文字描述,学生的情感可能很难共鸣,所以,老师可以多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创造一个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通过视频、图片等立体形象的感知,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雪”这一课时,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野草》中的一篇文章,通过对江南雪景和北方雪景不同的描写,表达了对北方的雪的爱好之情,表现了作者敢于直面惨淡人生、不屈不挠的精神。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感受江南雪景和北方雪景的不同,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江南雪景和北方雪景的场景和画面,让学生去比较两种雪景有何不同之处,结合当时作者所处的境遇,分析作者为什么更喜欢北方的雪,视频和图片相比文字的描述更加直观和生动,学生通过自己感受再去进行思考和讨论,就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态度,从而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四、从心理实际出发,开展情感教育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的他们心理和情感都比较敏感,容易叛逆,比较注重自我意识,喜欢表现自己。所以,老师在进行情感教育时,应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进行。首先,老师在教学中要学会换位思考,多关心学生的情绪发展,多站在他们的位置上思考问题,尊重学生,给他们的心里带来安全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信任老师,遇到问题才会向老师请教,同时也能更好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其次,初中生的情感还没有完全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老师要注意对他们情感和价值观方面的引导,注重对积极的情感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不断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老师要在教学中要结合教材中的情感教育目标要求,发现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情况出发,利用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情感教学氛围,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凌川.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研究[J]. 考试周刊,2023(23):55-58.
[2]刘国丽.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实施情感教育简析[J]. 现代农村科技,2022(4):89.
[3]段永会.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探讨[J]. 考试周刊,2021(55):29-30.
[4]王殿梅. 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探究[J]. 基础教育论坛,2022(10):55-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