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求知欲

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求知欲

作 者:孙成涛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高疃镇中心小学 265505)

加强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把问题作为主线贯穿于课堂教学中,是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促使学生由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探索的一条有效办法。因此教师要变记忆性教学为思考性教学,在教学中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触发学生产生弄清问题的迫切心情,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强烈欲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爱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这正道出了教学中激发兴趣的重要性。
所谓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引入身临其境的环境条件中去,使他们从内心产生情感和求知欲,从而自然地达到获取知识。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内心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无限的热爱,迸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对于创设什么样的问题情境,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联系生活实际,精心设计问题。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材料产生兴趣,才能以最佳的心态进入到学习中去。
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个数:“5、50、500”问这三个数大小相等吗?(不相等)谁能在这三个数的后面添上适当的单位名称,再用“=”将三个数连接起来?这个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惑,这时教师已经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上,同时,还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积极思考后得出:5米=50分米=500厘米,5元=50角=50分……教师充分肯定后又问:谁有办法用同一个单位名称后将这三个数用“=”连接起来。生答:5元=5.0元=5.00元……教师又问:像5元、5.0元、5.00元……这些数量是相等的,那么像5、5.0、5.00这样的数的大小是否也相等呢?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情绪高涨,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愉快地参与新知识的学习。
二、设置幽默趣味化情境,引发求知欲
在进行新知识教学中,学生对所学知识总有一种神秘的感觉,充满好奇心,教师可依据儿童心理的特点和教材特点把幽默的谜语引进课堂,将生动故事用于课堂,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形象化、具体化、趣味化,便于学生接受,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在教学“带有小括号的两步试题”时,新课前我先出示一则谜语:“一个圆分两半,左一半右一半,计算时常出现,只要看见它,必须把它先来算。”谜底是打一个符号。然后让学生猜,结果谁也猜不出来。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又不甘心,迫切要知道谜底,这时老师把话题一转,告诉大家谜底就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中,只要大家课上认真听,积极动脑思考加上老师有趣的引导,学生的学习情趣顿时倍增,迫不及待盼望新课开始。
三、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从生产和生活中选取一些与数学相关、生动形象的实例,能使课本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深奥的道理通俗化,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并很快地把学生的思想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起到触类旁通,引人入胜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行程问题之前先组织学生进行了有趣的表演。我让两个学生站在教室前后两个黑板前,准备相对而行。请另一学生喊口令。学生一说:“出发”,两个学生很快碰在一起,我立刻在黑板上画出他们行走示意图,告诉学生这就叫做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碰到一起就叫相遇。我再让两个学生背对背地站好,一声令下,他们便向相反的方向走去,一直走到前后两个黑板前。我又在黑板上画出他们行走的示意图,告诉大家这就叫做相背而行,到黑板前停下的地方叫做终点。我再让两个学生一个在前慢行,一个在后快走,做一次追赶表演。命令一下,快的很快追上慢的……这样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学生不知不觉理解了行程问题的概念和数量关系。
四、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通过设置一些令学生迷惑不解、好奇关切的悬念,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心中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和兴奋状态,从而主动参与学习。
例如在教学“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上课之前教师对学生说:“你们说出一个数,我能马上判断出这个数能被2、5还是3整除。”学生半信半疑,争先恐后说出一些数,教师马上说出能被几整除,学生用除法验证后,非常好奇,都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这时教师对学生说:“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大家认真听完这节课后就会像老师一样很快判断出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学生兴趣盎然,整堂课上听讲都很专心,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五、设置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把新知寓于游戏之中,让学习带着好奇心,探索精神,在玩中获取知识、巩固新知。例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在讲台上摆出汽水、笔盒、玩具汽车、钢笔、皮球等,并标上单价,模拟生活情景,让学生扮演顾客、服务员,进行买卖。通过游戏,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激发学好数学的欲望。
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儿童在学习中产生迫切的求知欲,使他们的创造力得到发挥,要想方设法点燃心中探求新知的火花,激发他们的创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内心产生一种学习的需求,自觉地、主动地探索问题,获取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