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基于深度教学的高中物理教学情景设计

基于深度教学的高中物理教学情景设计

作 者:叶太元 (上海市淞浦中学,上海 宝山 200941)

 摘   要:现代教育观认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同时也是一种珍贵的活性教育资源。而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巧设多元化的教学情景,是综合考量高中学生思维理解能力、逻辑认知规律、现实学习需要以及高中物理抽象复杂学科属性之后的教学创新,是对高中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充分尊重,更通过学习深度的进一步延展,带动了高中学生物理知识、实践能力、科学素养和自主学习习惯的提升和培养。因此,本文重点围绕深度教学视域下高中物理情景教学的主要思路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物理;深度教学;教学情景;设计思路
“深度教学”是以学习者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为前提,使学习者能够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教学方式,相较于以往教学方式所强调的丰富知识储备重点,深度教学更加侧重于学习者深度参与学习活动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提升的思维深度、情感深度以及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深度教学视域下组织高中物理情景教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实践:
一、巧妙设疑,搭建物理问题情景
波普尔认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作为实现深度教学目标的重要方法,在尊重和凸显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通过巧妙设疑来搭建物理问题情景,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物理知识和物理现象,从而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深刻掌握、旧知识的巩固,同时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综合素养。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物理问题情景中所设置的问题必须紧紧围绕高中物理教材和高中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与应用需要展开,同时要符合高中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和现有经验积累,只有这样,才能将传统的“教”变成“导”,才能引发高中学生的情感与思维共鸣,才能在这一前提下调动高中学生深度学习、深度思考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比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知识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们演示小车从斜坡运动,最终在斜坡下的平板上停下来的实验,并让学生们观察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而后为学生们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情景: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车速会怎样变化?②小车运动到平面后,车速会怎样变化?③同一小车在不同高度由静止状态开始由斜坡运动下来,在水平木板上的移动距离是否相同?④同一高度的同一小车分别以静止和运动的状态由斜坡运动下来,在水平木板上的移动距离是否相同?前两个问题考察的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后两个问题也是考察学生的思维延展能力,而由易到难问题情景的搭建,既启发了学生的深度学习与思考意识,又调动了学生物理学习的自主性,对于教学有效性提高具有双重保障作用。
二、依托技术,搭建物理抽象情景
现代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现代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物理知识,同时弱化高中物理抽象、复杂学科属性带给学生们的学习压力和理解难度,越来越多的高中物理教师开始了信息化物理教学的创新尝试。与传统板书式课堂教学不同,依托信息技术来构建高效物理课堂,最大限度拓宽了教师的教学空间,使得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不再受限于教材知识、课堂教学时间与空间,而是以一种形象化、直观化、具象化和近乎真实的物理教学情景来呈现晦涩的物理知识、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这样一来,就可以向高中学生们呈现一个无法看到的宏观或微观物理世界。同时,信息化、数字化物理教学情景的搭建,也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体会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有效帮助高中学生建立起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模型,这对于高中学生深度思考与探究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激活高中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增强高中学生的物理学习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在“行星的运动”内容教学时,由于这部分知识距离高中学生的生活较远,同时极为复杂和神秘,所以教学之初,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向学生们展示天体运动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感受由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天体所构成的浩瀚宇宙,从而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探知欲,同时集中学生们的课堂注意力,来开启对天体知识的深度学习与探究。
三、自制器械,搭建物理实验情景
深度教学视域下,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已经不再局限于以往的知识讲授和技能传授,而是将重点聚焦在高中学生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培养维度。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学科教育的基础和保障,同时也是物理现象被发现、物理规律被论证、物理知识与定理被提炼的重要途径,是切实推进高中物理深度教学与学习的重要平台。为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中物理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们提供自主制作物理实验器械的实验情景,让学生们利用自己制作的实验器械来完成物理知识的验证。另一方面,基于动手实践、实验论证的过程,学生们对高中物理抽象复杂知识的理解和接受难度也会大大降低,对物理学科的认识也会向更深层次迈进。
比如,在讲解“物体受力产生形变”知识时,为了论证“将力施加在固体上,是否也会出现形变”的问题,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利用一个圆锥形平底烧瓶、一根内径很细的长玻璃管和一个橡皮塞进行了实验论证。将玻璃管插入橡皮塞中,在烧瓶中装满深色的水,用橡皮塞塞住烧瓶口。用手指向上压瓶底,细玻璃管内液柱上升,表明烧瓶受力产生了形变。自制器械来搭建实验情景,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深度学习能力。
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情景,能够引导学生们围绕物理知识、物理现象展开深度思考与研究,是充分调动学生科研热情、有效拓宽学生思维深度,促进高中学生物理知识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全面提高的重要尝试。而这一教学创新的全面推进和高效进展,需要物理教师长时间的思考与实践、总结与优化。
参考文献
[1]卜彩丽,胡富珍,苏晨,沈霞娟.为深度学习而教:优质教学的内涵、框架与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21,(07):21-29.?
[2]张安诚.情景驱动效果下高中物理"单摆"问题教学案例研究[J].新课程,2021,(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