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作 者:石鸿雁 (北京市通州区中山街小学永顺校区,北京 101100)

 摘   要:读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审美胜利、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读;理解能力;审美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要学好语文就离不开会表达,即要会说,会写。而读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语文新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正如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要充分发挥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以读促理解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朗读,不是一味地要求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读得声音大或者声音高、语速慢或者快就行了,而是要让学生用心去朗读,边读边想,边读边体会,边读边感悟。学生朗读的过程也是理解文章内容的过程。理解内容又升华了朗读。读和理解是相辅相成的。例如,教学《麻雀》一课,在考虑怎样能让学生理解“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时,要让学生先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石头落地的样子:又重又快。就要安排学生采用语速快的朗读方法,在读到“石头似的”这句时,读的声音要重一点。再让学生体会父母在自己孩子面临危险时的心情,让学生从中感受救子心切的那种紧张心情。最后让学生带着理解再读。读帮助学生理解麻雀当时的心情,理解让读更有感情。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方式方法,先要进行示范读,再要求学生理解前后对比读;在学生朗读时,教师要及时进行提示和点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以读促思、读中悟情的作用,从而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课文内容,真正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
二、以读促审美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走月亮》中“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鲜花的地方”。老师用绘声绘色的朗读,让学生不但感受到文字的优美,同时也体会到在溪边走月亮的优美画面和愉快的心情。文中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和喜欢与阿妈走月亮的浓浓亲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和文字美。
三、以读促表达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而朗读能增强记忆,提高识字能力。朗读是检验学生是否读准字音的重要手段。字音读准了,才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所以只有反复朗读,才能训练学生再记,再认,才能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识字率。而识字能力和理解能力又是表达的所必须的。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让学生在朗读上下功夫,以多种方式让学生读,或提高音调读,或轻声默读,或抑扬顿挫读,或身临其境读,让学生通过熟读、深读、细读,在读中体会文章的精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文章内容,创设文章表达的情境,可让学生扮演文章中人物角色,生动而富有表情地进行朗读,锻炼学生的朗读水平;也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本,锻炼学生的理解和表演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中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魅力。比如,教学《军神》一课是,先让学生理解时代背景和课文内容。然后引导学生研读手术台重点语段,体会“军神”钢板般的意志和沃克医生情感变化。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和体会。也可以让学生改编成课本句,把刘伯承和沃克医生用语言和文字表演出来。
四、以读促写作
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朗读与写作训练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概况了朗读对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性。鲁迅也说过:“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作的文章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阅读无形中学习了所阅读文章的内容、结构、表达等。所以在阅读中汲取写作经验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捷径之一。老师应该重视学生的阅读,关注他们阅读的内容,方法等等。因为阅读可以无形中积累很多写作素材和经验,如精彩段落、优美语句、文章结构等。阅读写作素材是学生顺利进行作文训练的基础。
所以说,文章应该怎么写,不该怎么写,只有熟读、多读名人大家的作品,才能达到心领神会的程度,进而要激发孩子去写的欲望,需要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多样性的安排,去激发阅读的兴趣,去培养学生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这样在主动、大量的阅读中,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感染,产生了强烈的写作兴趣,课后或仿写,或写下自己的读后。大脑中潜在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
叶圣陶老先生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所以,在教学中,老师有意识地依据教材,重视并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与训练,不但能加快、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还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追求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A]. 宋晓玲.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十三),2017
[2]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管理和调控[A]. 许春贤.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2009
[3]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A]. 史文成.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2021
[4]焕发课堂生命活力,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A]. 杨闻婷.2016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2016
[5]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新[A]. 张琳辉;李青梅;李华.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 下卷(一),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