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中物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作 者:李萍林
(海西州德令哈市第二中学,青海 德令哈 817009)
大
中
小
摘 要: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于我国各学科教育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义,但本质上来讲,该学习理论带给学生的是升学考试应对能力的提高,而非实现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良好习惯、自主意识等方面的功能。而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普及,通过学校教育实现学生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成为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学校教育落实培育社会发展所需高知识、高技能、高素养人才职能的必要途径。基于这一核心思想与任务,本文以初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路径展开论述,以期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关键词:初中学生;物理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存在的一个概念,是在减少对他人帮助依赖性的前提下自主开展的一种学习活动,凸显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个人品质与能力体现,培养学生的物理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一、课前设疑,点燃自主学习热情
在列夫托尔斯泰看来,衡量教学活动是否成功的依据不在于强制学生学习,而在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得到有效调动,学生能否以积极主动的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以初中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故事为新知识导学切入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们进行自主思考与学习,从而确保学生在目的明确的氛围中展开自主学习,这样一来,既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物理课程的预习效率和质量,又可以点燃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为高质量课堂教学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比如,在“机械运动”知识讲解前,教师就可以首先向学生们分享一个小故事来调动学生们的好奇心、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一战期间,一名外国飞行员正在2000米的高中执行飞行任务,这时候,他发现脸上有一个黑影,开始时,他以为是一个小黑虫,于是顺手把它抓了起来。但当他张开双手时,才发现那个黑影竟然是一枚子弹。学生们在听到这个故事后,好奇心和注意力得到了有效调动和集中,这时候,物理教师就可以围绕这个故事和本节所学“机械运动”知识点并设置导学问题:飞行员为什么可以顺手抓住这个黑影呢?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也能徒手抓住飞行的子弹呢?在故事引导下,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激活,在这种状态下启发学生们自主思考和分析课前导学问题,就可以实现课外知识分享向课内知识教学的有效过渡,更能够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带动初中学生物理自主学习意识的启蒙和能力的培养。
二、课中实验: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课中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是学生知识增长、技能提升、习惯养成的关键过程,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课中教学能否有序、高效进行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和增强产生直接影响。作为一门抽象复杂的学科,物理学科的基础在于实验,对现实生活进行实验探究,并不断积累和沉淀实验结论,便构成了物理学科这门科学艺术。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与增强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物理实验,充分尊重学生实验探究的自主权利,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和组织物理实验,感受物理实验的趣味性,从而有效提升和增强学生物理学习的自主能力。
以实验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为例,如果是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物理教师常常会向学生们演示三者关系的论证实验过程,相较于主动探究、亲身感知,学生们只能被动地观看教师的演示实验、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既无法真正理解相关知识点,更无法真正养成物理学科学习与实验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而在学生物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向下,物理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们自主完成实验探究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可以自主连接电路,在对电路电压、电流、电阻进行反复测量的过程中,感受电阻变化对电压、电流的影响,学生们在实验过程中要详细记录每一次的电阻变化、电流数据,最终在观察和计算记录数据的前提下,探究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基于实验探究的方式,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得到显著增强,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
三、课后探究:搭建自主学习平台
新课改强调,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就是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采取一切有效方法来促进学生学习状态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不意味着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放任不管,而是要精心进行教学设计,要全面统筹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关键环节,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学生们的课后实践,为学生们搭建自主学习与实践的开放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从而帮助学生有效衔接新旧知识,在锻炼学生物理知识迁移能力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比如,在电学相关知识教学时,在设置课前导学问题以启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鼓励学生课中开展自主实验探究的基础之上,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布置课后探究活动,如让学生调研居住小区的楼区线路布置情况,总结线路布置的优点与不足,并落实到书面上,交由物理教师审核、点评。本质上来看,这种实践活动真正做到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同时也促进了初中学生物理学科素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双重提升。
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践行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要求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有效提升学生个人素养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初中学生升学压力过大、心理情绪缺乏稳定性、自控能力较为薄弱等原因,培养初中学生的物理自主学习能力并非易事,而是需要初中物理教师反复思考、不断实践、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林琦.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有效预习问题的设置——预习类微课设计探索[J].考试周刊,2018,(91):161.?
[2]韩俊峰,田青,贾舒青,关立梅.论物理实验教学中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1(12)58-59,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