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智慧课堂视域下初中生物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智慧课堂视域下初中生物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作 者:董建永 (颍上县第五中学,安徽 阜阳 236200)

 摘   要: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下,多种现代化教学工具出现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积极运用教学工具辅助教学,进而为构建智慧课堂创造有利条件。智慧课堂不同于传统课堂模式,教师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向学生展示多种教学资源,使学生和老师之间增加互动性。因此,初中生物老师要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根据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智慧课堂的研究,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而优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初中生物;智慧课堂;探究方法
在传统的教育观中,教师往往把教学过程看成是教学的过程,而忽略了学习的过程。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出现了被动化、机械化的特点,而在现代教育观念的不断深化下,教师应该以课堂内容为根本,教学成果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并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相结合,做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既可以将课堂教学的效果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又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教育领域提出了一种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可持续发展的生物知识体系。
一、现实生活相结合,引起感情的共鸣
在当今时代,人们对“复合型”“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生物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新一轮的《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我们也强调要注重“全面发展”。因此,要想创新生物智慧课堂,在生物老师设计和安排生物任务的时候,可以适当地给学生安排一些实践任务。生物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它来源于生活,又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在初中阶段,老师应该结合生活,把生活元素加入到生物教学之中,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自己所熟悉的情境中,从而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效率,提升他们的学习质量[1]。老师以讲解“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为例子,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在健康生活中的意义,树立起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观点,教师可以首先展示一系列的美食图片,利用图片中的食物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然后,根据所学内容,指导学生分组,围绕饮食卫生这个话题,让他们进行分析、思考和讨论。第一部分是“抵制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第二部分是“怎样进行合理的营养”。然后,教师可以以学生分享的观点为探究对象,从而引出“如何才能做到合理营养”这一教学主题,通过这种方式,还能激发每一位同学对学习的热情。课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设计一天食谱”的实践,使学生对“合理安排膳食,保证食品安全”有更清晰的概念。可以看出,学生根据自己熟知的生活场景,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中,还可以让他们感受到生物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为后续生物知识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巧用媒体技术,提升学习效率
在初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网络技术的辅助教育作用展现出来,将重要的生物概念形象化、生动化,激发学生积极深入的讨论,最终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生物概念体系。例如,在《人体免疫》这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利用智慧课堂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地构建重要的生物概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直观展示生物辅助学习资料,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学习进度,自主地选择学习资料,从而让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还可以对容易混淆的生物概念进行正确识别,让自身的生物概念体系变得更加完整、系统。初中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要进行初步培养。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把握好这个阶段,利用信息技术,把较为抽象的生物学知识用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现出来,在感官上带给学生不一样的体验,这种方式不但可以让学生积极地参加到学习活动中,还能让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给课堂带来新的生机,让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从而让教学活动变得更加有趣[2]。例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作进行讲解时,老师为了让学生可以对反射的概念与反射弧,组成和功能进行解释,教师首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生活中反射活动的影片进行播放,给学生产生一定的视听觉冲击,并让他们对“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有初步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膝跳反射”的实验过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对“这个动作是如何完成的,完成这个动作所需的时间是多长?”进行探究,从而促进他们对反射的理解。
三、进行课堂提问,培养逻辑思维
现代教育观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此,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在课堂上巧妙地设置问题,实现问题和学生之间的有效联系。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生物知识构建的过程,又可以让他们的学习活动更加活跃,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生物认知水平。就拿“动物的行为”来说,要想让学生说出“动物有哪些行为,并且解释动物的先天行为和后天行为,与所处的生存环境有什么关系”,老师先要问:说出哪种动物有先天的行为?动物的后天和所处的环境之间有何联系?举出一个例子,解释一下为什么蜘蛛天生会结网?通过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进行小组的头脑风暴,从而对动物行为方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可以看出,问题与学生的现有生物学认知水平相结合,来设计问题,让学生产生思维框架,从而更好的学习生物知识。
结束语
课堂作为学习新知识的主要场地,老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能变的丰富有趣,就要加快构建智慧课堂,运用多种辅助教学工具,进而优化课堂环境,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使学生喜欢上生物课堂,体会到学习生物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娜.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2(12):110-113.
[2]王伟.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2(34):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