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基于STEM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探究

基于STEM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探究

作 者:杨 姚 (芜湖市第二十四中学,安徽 芜湖 241002)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的快速发展,创新教育理论层出不穷。STEM思想指导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应当融合科学、数学、工程、技术等多方面知识,关注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用STEM理念更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逐渐建立信息技术学科学习信心和能力,才能成为信息技术的灵活应用者。
关键词:信息技术;合作;任务;STEM能力
前言
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学生信息意识形成和信息素养水平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科内容具有时代性和综合性,在STEM教育理念的引导下,融合多渠道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大胆开展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构建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信息技术学习体系,才能促进其信息技术能力的真正提升。
一、创设教学情境,渗透STEM课程理念
无论基于什么理念组织教学活动,教师都要考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学生具有信息技术学科学习兴趣,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最为重要的就是找到切入点,打开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促进学生主动接触信息技术知识,发自内心地想要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利用STEM课程理念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学习STEM课程理念的内涵和优势,分析其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初中学生对STEM课程理念的了解不足,他们对其表面所阐述的课程内容和形式并不感兴趣。教师要通过STEM课程理念的无形渗透,让学生成为创新教育理念的受益者。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创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情况,将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元素融入到课堂之中,换个视角看待信息技术学习内容,有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提升。
像在讲解“初识我的电脑”这一节内容时,大多数初中学生认为这一节内容无用且枯燥,因为他们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电脑查资料、玩游戏,对这样浅显的学习内容不以为然。在构建对应教学情境时,教师可以将初中学生电脑使用中的问题呈现于课堂之中,促进学生反观个人对计算机的了解。教师可以用口头陈述的方式,给学生描述这样一个情境:周日,小丽在用电脑查找学习资料时,电脑突显死机,无论按什么键都没有反应,即便拔掉电源,再次插上电源之后,电脑状态没有变化。求助他人时,同学告诉小丽要打开机箱,查看线路是否正常、内存条、硬盘等关键部分有无异常,如无异常,则需要处理系统问题。虽然得到了检查方案,但小丽却无从下手。再提出问题“你觉得小丽得到的帮助有用吗?小丽又为什么无从下手呢?”一来了解初中学生对计算机设备各部门的认知,再让初中学生将自己代入到小丽的角色,认识到本节内容学习的重要性。教师要主动突破教材的限制,结合当前的计算机构件升级成果和初中学生的水平组织综合性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丰富知识,发展信息技术学习意识和能力。
二、优化学习任务,渗透STEM课程理念
在了解和学习STEM课程理念内涵之后,教师可以明确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性。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动脑动手,以实践操作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极为重要。教师要转变个人学科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多学科知识去解决信息技术课堂中遇到的学习问题和操作问题。在实践操作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应用经历,更发展多学科知识融合与应用的能力。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从学生的学习水平出发设置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在任务驱动下,帮助学生明确信息技术的学科目标,有针对性地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在当前的初中学生群体中,许多学生的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能力不足,且缺少实践操作的经验。有效的学习任务,能够成为教师引导学生动起手来的媒介,发展学生的主动性。
比如在讲解“美化装饰照片”这一节内容时,这一部分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大。在课堂中,教师利用美图秀秀软件,引导学生学习美化装饰照片的方法,对照片进行艺术加工。再引导学生通过创意组合照片的方式完成拼图,再利用边框等工具优化拼图的效果。很多女生对这部分内容很感兴趣,跃跃欲试,但课堂中男生的反应平平。面对这样的学情,基于STEM课程理念,教师可以给男女生设置不同的任务,调用学生其他方面的经历与兴趣,促进其积极融入课堂。为女生安排这样的任务:每位同学美化装饰一张自己的生活照,要求阳光、积极、美观。为男生安排这样的任务:在网络平台上寻找一位自己喜欢的运动明星,对其进行美化装饰。或者将自己喜欢的运动相关素材美化装饰、拼组在一起。不同的学习任务能够给予学生探究动力,促进学生做信息技术技能学习任务,探究运动文化等。只有学生真正融入到学习任务中,不再以被动的身份在课堂中听讲,记忆,其学习过程便是灵动且高效的。
三、应用微课资源,渗透STEM课程理念
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学科内容,具有多学科特征,也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综合能力的重要资源。融合STEM课程教育理念,教师要重视学生信息技术理解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开拓学生的课程学习见识。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利用微课资源,是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让初中学生意识到随时随地可用的学习资源,拓展学习时间和空间,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全新手段。
像在讲解“建立家庭小账本”这一节内容时,学生会学习算计电子表格的结构,正确输入表格的标题与表头,完成表格结构的制作并结合实际情况录入表格数据等。这些操作十分精细,教师利用微课资源让学生全方位了解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具体的操作流程,有利于学生动手尝试,应用信息技术学习成果。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中应用STEM课程理念,需要教师全面阅读教学内容,深入了解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水平。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水平的前提下,融合多类教学资源,开创新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构建具有灵活性、创新性的信息技术课堂,促进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 耿佃征. STEM教育理念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分析[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3):36-37.
[2]何照灯. STEM教育理念下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模式探讨[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0(4):23.
[3]鞠晨阳. STEM理念下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研究[J]. 考试周刊,2021(8):114-115.
[4]张华. STEM理念下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研究[J]. 科学咨询,2021(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