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究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究

作 者:李 梅 (莱州市第一中学,山东 烟台 261400)

 摘   要:以群文阅读的方式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明确阅读主题,掌握基础知识,提升阅读能力。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要从核心素养角度出发,打造良好的群文阅读环境,总结相同体裁文章,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总结,扩大学生阅读范围,以此来达到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群文阅读
前言
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师开展高中语文群文阅读,要注重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阅读思维能力、文学审美和文化传承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要将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与群文阅读进行深度融合,以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模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全方位锻炼学生,引导学生深入感知文意,塑造学生高级的审美意识,丰富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将每个学生都培养成博学广知的智慧型学习者。
一、打造群文阅读环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良好的环境能够令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情绪,学生也会主动对学习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要注重阅读环境的创设,转变传统的阅读教学局面,将学生置于主动学习的地位,让学生对群文阅读产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群文阅读教学效率也能得到明显提升。在进行环境创设时,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打造视听结合的立体学习环境,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实现高效的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以《雷雨》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前,可以播放话剧《雷雨》相关影视片段,影视片段中,话剧演员对故事内容生动、精准的演绎,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学生理解了文本内在的深层涵义,就能够对整本书的阅读产生兴趣。教师随后设置小组合作任务,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使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探讨视频内容所表达的主旨思想和情感,并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个人感悟,在相互讨论和自由表达中,学生也深刻理解了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为学生推荐《茶馆》、《窦娥冤》等同类型的文章,与所学的《雷雨》相对比,请学生自主分析,不同文章内在的戏剧冲突有何不同,学生也能在群文阅读的课堂中收获更多。
二、总结相同体裁文章,归纳阅读文章技巧
教师开展群文阅读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自主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传授学生各种实用的阅读技巧,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效率,建立学生的阅读自信,令学生主动展开群文阅读,获得自主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为此,教师需要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挑选更多相同题材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自主对这些阅读材料进行对比分析,进而自主归纳出同类题材文章的写作手法、文章结构和情感表达,以及不同作者的写作特点,对文章进行更加全面的理解和把握,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增强。例如,在学习鲁迅的《祝福》时,教师选择同为现实批判小说的阅读文《装在套子里的人》,请学生从国民奴性心理的角度,对这两篇文章展开对比分析。学生主动从人物、环境、情节几个方面,对两篇文章展开对比分析,从而理解此类体裁文章中,作者所想要表达的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影响巨大这一观点,令学生的分析、总结、表达等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升,掌握更多实用的自主阅读技巧。
三、做好课堂阅读总结,提升学生概括能力
为避免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技巧遗忘,教师开展群文阅读教学,除了要指导学生阅读技巧以外,还要引导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运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总结能力和概括能力。学生在每次阅读以后,都能顺利梳理文章脉络,搜集和总结文章主要信息,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起来,就不会轻易将学到的内容遗忘。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教师在设计群文教学方案时,可以为学生设计三个探究任务。第一个任务,请学生找出本文中所有的伏笔与照应,作简要分析。结合《庖丁解牛》和《鸿门宴》,请学生谈一谈每篇文章都是如何设置伏笔的。第二个任务,烛之武是怎样仅用125个字劝退秦兵的,他退秦兵采取了怎样的语言技巧。第三个任务,请学生结合文本分析烛之武的形象。分别分析文中郑伯、秦伯和晋侯三位国君的形象。结合课外阅读材料《史记》,说说荆轲和烛之武二人形象上的不同点。学生通过探究三个任务,准确分析文本结构,深入品评文中的外交辞令,准确把握了文本中形态迥异的人物形象。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将整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深入、完整的总结回顾,概括能力和阅读分析能力都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升。
四、扩大群文阅读范围,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范围广泛,课本中收录的文章题材和类型多种多样。为更好地应对高考改革,提升学生的阅读解题能力和阅读思维能力,教师也要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不断扩大群文阅读范围,拓展学生阅读视野,让学生接触和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课外阅读材料,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微信平台,建立班级阅读群,每周的阅读课文学完以后,请每个小组的学生在阅读群内推荐相关阅读文。比如《赤壁赋》学完以后,教师请每组学生寻找与苏轼、宋词有关的课外阅读文,学生们能够找到《苏轼创造了一种文学风格》、《横绝百世苏东坡》等文章,并在群内推荐给其他同学。学生们在阅读这些文章后,对于苏轼有了更加立体、全面的了解。通过设置班级阅读群,教师也为学生自主构建群文提供了机会,学生在学习发现和学习生成的过程中,不断扩大自己的阅读范围,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
结语
阅读与学生核心素养的顺利形成息息相关,教师开展阅读教学,要谨遵现代化教育的核心思想,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不断探索更加高效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设计高质量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在对比、分析不同文本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形成清晰的阅读思路,掌握丰富的阅读技能,获得丰富的阅读情感,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欧阳怡.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 考试周刊,2023(15):9-13.
[2]丁俊. 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 甘肃教育,2023(11):111-114.
[3]施卫清. 立足新课改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 科普童话,2023(32):28-30.
[4]陈北. 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 中学语文,2023(18):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