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改革与创新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改革与创新

作 者:高 上 (安徽省颍上县耿棚中学,安徽 阜阳 236220)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实施,高中化学教学课程标准更加现代化。在构建高效、高质化学课堂的过程中,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中阶段,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课堂中的师生和生生交流,解决学生化学学习的实际困惑,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化学;高中;课堂;主体;能力
前言
教育改革的实施,对当代高中化学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教师要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教学模式的创新,促进高中化学课堂的现代化发展,深入研究新的教育理论,尝试新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才能保证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一、激发学习兴趣,加强化学课堂改革
在构建高效高中化学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课堂表现。只有学生具有充足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融入到化学现象的观察和化学定理的应用活动中。如何提升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是构建高效课堂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点,理解化学规律,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提高他们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教师不仅要提出化学基础知识方面的学习要求,还要利用化学实验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化学学科特色化的探究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在未来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高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重难点,有条理地安排课堂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保持下去。学生的个人学习水平不同,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新知识接受能力不同,将所习得的化学知识与个人生活联系起来的敏感度不同。在讲解不同内容时,教师要着眼于学习兴趣培养的目标组织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像在讲解“硫及其化合物”这一节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知化学生产中常见的非金属元素。通过本堂课教学,促进学生结合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去列举含硫元素的典型物质,更要从物质类别与元素价态的角度理解氧化还原反应。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环节,教师要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生活和化学生产中常见的含硫元素的物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相关的化学反应,引导学生了解不同价态含硫物质转化对生产与生活的具体影响,从而促进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引导高中学生认识到硫及其化合物的实际价值,明确个人化学学习行为的意义,找到发展学科能力的内在驱动力。
二、利用现代技术,开拓新的资源途径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发展,给高中化学教师创新课堂教学过程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配备多媒体设备,鼓励教师积极利用新的教学资源去开拓教学路径。作为新时期的高中化学教育工作者,应当认识到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现代化发展和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利用现代化设备,将更加直观与形象的信息展示与课堂中,引导高中学生感受化学学习内容的魅力。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才能消除学生的化学学习紧张感,让学生在化学学科独具的魅力之下,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以信息平台为载体,师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形式越来越多,学生的全面发展基础更加坚固。
像在学习“盐类的水解”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过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微观实验视频,让学生透过实验,以更加清晰的角度,观察盐类水解的过程和现象,归纳出盐类水解的规律,从而明确盐类水解的本质所在。形象资料的展示,远胜于教师的传统抽象语言阐述,能够吸引学生的视觉注意,更能促进课堂教学元素的多样化。又如在讲解“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用图片给学生展示生活中、生产中金属腐蚀的具体现象以及常用的防护措施,让学生透过具体的案例获取相关知识,而非单一地依靠高中化学教材获取静态化内容。
三、发挥主体作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让学生大胆提出质疑,分享自己的个性化看法。学校与课堂,是学生接受学科知识洗礼,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场所。在构建高质、高效的化学课堂实践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情绪去调动起来,认真聆听学生的质疑和想法,有效讲解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合理包容每一位学生在化学探索过程中展示出的问题,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
像在刚刚开始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初级阶段,很多学生存在书写错误,像配比不平衡等基础性错误。面对学生在初级阶段出现的基础性错误,教师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并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在主观能动性的推动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自我提升。在易混淆知识点讲解过程中,多引导学生发言,说出自己所认为的两者之间的异同,教师在学生发言后进行补充,充实学生的思维。
结语
综上所述,在构建高中化学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教育设备,要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要关注学习兴趣的培养。利用多方教育力量,促进高中化学课堂内容丰富,教学手段灵活,教学氛围开放,师生关系和谐化。使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在化学教育工作中得到开发,提高全体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邓普. 新课标视域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创新探讨[J]. 考试周刊,2023(5):119-123.
[2]何平平. 高中化学新课标的几点教学反思及教学方法探究[J]. 互动软件,2021(12):477-478. 
[3]嘎玛曲珍.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究[J]. 互动软件,2021(4):1326. 
[4]段晓妮.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J]. 互动软件,20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