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幼儿园劳动教育可行性的实践研究
作 者:蔡影红
(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曙光幼儿园,安徽 阜阳 236000)
大
中
小
摘 要:幼儿期是儿童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他们良好习惯和全面素质的关键时期。然而,当前许多幼儿园教育仍然偏重于知识灌输,忽视了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开展幼儿园劳动教育成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幼儿园;劳动教育;可行性;实践研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演变,幼儿教育正在向全面培养幼儿的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劳动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劳动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更能促进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因此,在幼儿园中开展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意义
(一)培养劳动观念和价值观
幼儿园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价值观。通过参与各种简单的劳动活动,幼儿可以亲身体验到劳动的意义和乐趣。他们将学会尊重劳动,理解劳动的不易,从而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在劳动中,他们能懂得珍惜劳动成果,体验到劳动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此外,幼儿还可以通过合作劳动,学会与他人分享劳动成果,培养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发展综合素养和技能
幼儿园劳动教育对于发展幼儿的综合素养和技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在各类劳动活动中,幼儿需要进行动手操作、思考解决问题,并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这样的活动能够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精细动作能力和大运动能力,提高其身体发展和运动协调能力。同时,幼儿还可以学习和掌握一些实用的生活技能,如穿衣整理、清洁卫生等。这些技能的培养不仅为幼儿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也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社会交往奠定基础[1]。
(三)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
幼儿园劳动教育对于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参与劳动活动,幼儿可以逐渐养成整理物品、保持环境整洁、卫生习惯良好等生活习惯。这些习惯对于幼儿的自主管理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自己动手,他们不仅能够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生活,还可以积极参与到日常家庭事务中,减轻父母的负担,从而培养其责任感和独立性。
二、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提供情境化的体验式教学
通过情境化的体验,幼儿能够亲身参与、感知和体验劳动的真实场景和乐趣。这种情境化的体验式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学习,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使劳动教育更加生动有趣且有实践意义[2]。
例如,幼儿园可以组织农田劳作主题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前往社区或者附近的农田,让他们亲身参与田间劳作。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向幼儿们介绍农田劳作的意义和重要性,接下来,教师可以向他们展示如何播种、浇水、除草等基本的农田劳作技巧,并鼓励幼儿们亲自动手尝试。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幼儿们合作完成特定的任务,例如分工合作进行除草工作。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们可以体验到劳动的辛苦和成果,也能够感受到合作所带来的成就感。除了实际劳作,幼儿园还可以设计一些与农田劳作相关的游戏和手工制作活动,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劳动的理解和体验。
(二)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和参与
通过主动选择和参与劳动活动,幼儿可以培养自我决策和问题解决能力。给予幼儿一定的选择权,让他们在不同的劳动项目中做出自己的选择,增加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幼儿园还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劳动项目,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和能力,让他们有机会发挥自己的特长,并且能够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和成就感。
例如,幼儿园可以在劳动教育中设置“劳动项目选择日”的活动。在这一天,幼儿园可以提前准备好多个劳动项目,如种花、清洁教室、整理图书及功能室等。当天,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每个劳动项目的内容和所需技能,并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做出选择。幼儿自由地选择其中一个项目,并加入到对应的小组中。在小组中,他们可以与同伴一起商讨具体的工作内容和任务分配,自主决定如何合作完成任务。比如,若选择种花项目,幼儿们可以自由选择种植的花种、规划花坛的设计,并讨论如何分工合作进行种植和浇水。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会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幼儿们解决遇到的问题。同时,教师也要及时关注每个小组的进展情况,鼓励幼儿们互相学习和交流经验,共同完成任务。在这样的活动中,锻炼了幼儿的自我决策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开展实施有序和循序渐进的计划
幼儿园劳动教育可以开展实施有序和循序渐进的计划,这样有助于逐步培养幼儿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意识。通过有序的计划,可以将劳动教育内容分解为一系列小步骤,确保每个阶段的活动合理有序,并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进行适度的调整。通过不断提高难度和复杂度,幼儿可以逐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巧,培养耐心和坚持的品质[3]。
例如,教师可以制定一个循序渐进的计划,以帮助幼儿逐步学习认识植物的种植。前期教师可以从简单的种植活动开始,比如将豆子或小麦种子放在湿纸巾中观察发芽。让幼儿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培养对植物的关注和照顾意识,然后教师可以引入更复杂的种植活动,例如种植小型蔬菜或花卉。幼儿可以参与整理土壤、选择合适的种子、浇水、施肥等活动,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和生命周期,以及怎么让植物更好成长。接着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实地观察和种植活动,在种植区或附近菜地,幼儿可以选择适合的地点,进行栽培植物、除草、浇水等工作。通过活动,幼儿能亲身体验到植物生长的全过程,并了解到更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另外幼儿园的值日生工作也是是劳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在园为集体服务的一种形式。?幼儿园前期在帮助孩子们了解值日生及其职责的基础上,让孩子们知道值日生就是为集体服务、为他人服务的,比如擦桌子、放垫子、浇花、发餐具等。小值日生们要每天认真的为大家服务:他们会早到幼儿园,和老师一起整理玩具柜,整理桌椅,整理游戏器材,给植物角的花草浇水,工作热情高涨,劳动技能逐步提升,他们在参与中收获了快乐,在劳动中获得了成长。当然?,良好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还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值日服务延伸到了家庭,向家长介绍家庭值日服务的意义和要求,联合家长共同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家长们能看到孩子因值日劳动带来的的快乐、变化与成长。
(四)各领域相互渗透,促进幼儿综合素养发展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可以融入各领域课程,促进幼儿综合素养发展,因为劳动教育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在劳动活动中,幼儿不仅可以学习到生活、科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还可以培养解决问题、沟通合作、创造性思维等综合素养。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劳动教育项目,让幼儿在植物种植活动中综合发展各方面的素养。在这个项目中,幼儿园可以结合科学、语言、艺术和数学等学科领域,让幼儿在种植植物的过程中获得不同的学习和发展机会。首先在科学方面,幼儿可以学习有关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例如土壤、水分与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其次在语言方面,幼儿可以通过描述和分享自己的种植经验,扩展词汇量、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的技能,另外还可以鼓励幼儿用口头或书面形式记录种植日记、观察记录等,培养他们的描述、观察和交流能力。此外在艺术方面,幼儿可以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对植物的观察和理解。他们可以绘制植物的草图、制作植物模型,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并培养审美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最后在数学方面,幼儿可以通过测量植物的生长速度、高度等数据,进行简单的统计和比较,还可以学习数字概念、数量关系和科学测量技巧。通过这样一个相互渗透的劳动教育项目,幼儿不仅能够获得植物种植所涉及的科学知识,还可以在语言、艺术和数学领域得到全面发展。这样的综合学习经验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思考和团队合作等。
三、结语
总之,幼儿园劳动教育在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和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情境化的体验式教学和鼓励幼儿自主参与,幼儿可以在实际的劳动实践中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有序和循序渐进的计划的实施,能够引导幼儿逐步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态度。同时,将劳动教育融入各领域课程,可以促进幼儿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因此,幼儿园应当积极推动劳动教育的开展,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培养他们健康、自信、独立的人格特质,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杨.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践价值与实践策略探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2(9):4.
[2]彭迎萍.劳动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2021(26):14-15.
[3]易潇琳,王彦峰.幼儿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和实践路径[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01):99-100
|